1.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有助于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和改革创新的生力军;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有助于大学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运行和体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和法治道路的精髓,增进法制意识,养成法治思维,更好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从而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人生目的表明,人的一生追求什么人生态度表示以怎样的心态实现人生目标,人生价值判断一个人,具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其中人生目的决定着人们对待实际生活的基本态度和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评判,人生价值制约着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我们要深刻理解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准确把握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如何培育正确的人生观?
一、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需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5.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
(一)正确评价人生价值
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在今天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评价方法:①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②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③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二)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①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人生的价值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人的发展要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生价值实现的客观条件也在不断改善,我们要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建立在正确把握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人的自身条件会有一定的差异,我们要学会针对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的实际,注重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的认识自己,准确把握影响人生价值实现的自身条件。
③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个人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人生价值实现的程度,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努力创造实现人生价值的良好条件。
6.如何辨证对待人生矛盾?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得失观,苦乐观,顺利观,生死观,荣辱观
7.反对错误人生观: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8.如何成就出彩人生?
①与历史同向②与祖国同行③与人民同在
要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尊重顺应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提升民族自信心,增强时代责任感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要正确认识国家和民族赋予的历史责任和使命,自觉与国家和民族共奋进同发展。要为人民群众服务,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向人民群众学习,做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
9.理想的内涵与特征是什么?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具有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
10.信念的内涵与特征是什么?
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合金,新年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11.理想信念的作用是什么?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12.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①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②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③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13.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①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理想与现实相互否认,另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说离线是空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②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理想越远大,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也就会越漫长。
③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奋斗,不断书写奉献青春的时代篇章。
14.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①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
②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15.如何实现中国梦?
①立志当高远②立志做大事③立志须躬行
16.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表现在哪?
中华民族崇高精神的优秀传统表现在哪?
1.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2.表现在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3.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4.表现为对理想人格的推崇
5.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重精神优秀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
17.(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表现在哪?
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二)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大力弘扬中国精神,继续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也需要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
18.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要弘扬中国精神?
①它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要想推进民族复兴的时代伟业,我们必须要有万众一心的强大精神凝聚力,弘扬中国精神,对于维系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发挥着重要的凝聚作用。
②它是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推进新时代的伟大事业,我们必须要有创新创造的强大精神,分发力,勇于创新,使全体人民都保持着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③它是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我们只有自觉弘扬中国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才能使人们拥有坚定的精神和信仰力量。
19.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①爱祖国的大好河山②爱自己的骨肉同胞③爱祖国的灿烂文化④爱自己的国家
20.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①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②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③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④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对世界
21.如何做忠诚爱国者?
①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②促进民族团结③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22.如何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一)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1.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2.富力勇于突破陈规的意识3.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
(二)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1.夯实创新基础 2.培养创新思维 3.投身创新实践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4.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的表现
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③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25.为什么要坚定价值观自信?价值观自信从何而来?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它赋予了中华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要求。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我们所积极弘扬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同我们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要同我们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和实践。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
我们要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要虚心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鲜明的民族性也可以是受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道义感召力。
26.如何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一)扣好人生的扣子
加强对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学会坚持,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27.道德是以善恶为评判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存在形式是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
28.道德的起源
①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②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③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29.道德的本质
①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
②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
③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30.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
31.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①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②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③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④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⑤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32.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
①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②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33.公民的公共道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34.从本质上说,网络交往人是人与人的现实交往,网络生活也是人的真实生活。
35.如何正确过网络生活?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4.加强网络道德自律5.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36.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家庭美德: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恋爱婚姻中的道德规范: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相互尊重,互帮互助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不能错之爱情的地位,不能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37.(一)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个人品德是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
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二)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
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知行合一,积善成德
(三)如何锤炼高尚道德品格?
①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
我们应该注重增强道德判断能力,学会理性的辨析,讲求道德,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观念,要客观的评价古代传统道德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②激发正向的道德认同和道德情感
要亲近镇上美帝之家恶臭体验道德的愉悦,追求高尚的快乐增强社会责任感,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
③强化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
要磨练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念,学会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与挫折,在砥砺中前行,在拼搏中进取,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
38.如何做到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①向道德模范学习
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③引领社会风尚(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
39.宪法
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我国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4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重大意义?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促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有效地推进了党国家社会等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有效地提高了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水平。
③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
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突出了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推进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化建设
4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主要内容
①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②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③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④有力的法制保障体系
⑤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42.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43.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两者不可分割,相互依存。首先,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相应的法律义务的履行为条件。同样,法律义务的设定和履行必须以法律权利的行使为依据,不存在没有权利根据的法律义务。其次,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最后,有些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具有复合性的关系及一个行为,可以同时是权利行为和义务行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