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能力就是孩子解决冲突和与人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动物,没有社会能力的孩子很难取得成功。
在《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一书中,舒尔博士提出的“我能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教给孩子解决冲突和与人相处的思考技巧为核心,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在全美各地以及许多其他国家,让家长和孩子们获益匪浅。
与其他的养育办法不同,“我能解决问题”法不是由家长或老师告诉孩子怎么想或者怎么做。而是通过对话、游戏和活动等独特的方式教给孩子自己学会怎样解决问题,如何处理与朋友、老师和家人之间的日常冲突,以及寻找各种解决办法并考虑后果,并且能够理解别人的感受,从而与人和谐相处,成长为一个社会能力强、充满自信的人。
首先,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思考习惯。
帮孩子建立思考习惯
作为父母,当孩子与小朋友发生争执或冲突时,想想我们通常会怎样做?直接告诉孩子不应该争吵?应该和小朋友说对不起?或者不要搭理爱发脾气的小朋友?
很多时候,父母更喜欢直接告诉孩子该怎样做,不是教孩子遇到问题思考什么,更不用说引导孩子如何思考了。
为什么教会孩子如何思考要比教他们思考什么或做什么更重要呢?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样,有了正确的思考方法,孩子们就能自己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那样做,他们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
让孩子想象冲突双方的感受,双方行为会造成哪些后果,想想有哪些不同的解决办法。这样的思维模式也被称为ICPS——我能解决问题(I Can Problem Solve)。
唯有建立良好的思考习惯,孩子才能在遇到冲突和矛盾时保持理性克制,用最优方式解决问题。
如何掌握思考方法
家长可以和孩子做一些判断游戏,比如:这本书是你的,不是我的;我们的橡皮看上去相同,但尺寸不同;你打算在吃饭之前玩积木,还是吃饭之后玩积木……这些对成人而言很普通的字词表示,事实上都与“我能解决问题”相关联。
通过这些字词在游戏中不断重复使用,孩子会把一些特殊词与玩耍联系起来,在解决与小朋友争端时,他们会更有可能使用这些字词。而这些词都能促进孩子在发生冲突时快速接受问题,理解问题。
熟练之后,我们可以升级游戏,加入情绪词汇,比如:开心、生气、愤怒、失望、沮丧……
“这本书是XX的,还是你的?”
“是XX的”
“XX不给你看书,你是什么感受?”
“我很失望”
“你抢了XX的书,她会有什么感受?”
“她会生气”
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很多时候,孩子只是不知道别人的感受是怎样的,如果他理解了别人的感受,就会采取和冲动为之不一样的方法。
最后,我们进一步扩大字词练习,加入更加丰富的细节描述,比如:合适的时间/不合适的时间、如果/那么、可能/或许、为什么/因为、公平/不公平……等等。
“我能解决问题”
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事业成功,30%取决于才能,而70%取决于人际关系。可见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将是受用一生的智慧与财富。”
很多孩子表达情绪的方法只有哭,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引导,帮助孩子识别和表达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情绪。这样当孩子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通过描述情绪情绪和需求,大人们才能准确的帮助到他们。
可以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游戏不断的练习,让孩子不断提出解决办法,孩子也会提出与问题无关的解决方法。
父母要向孩子解释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回答,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可行的,什么是不行的,这也就涉及到我们后面要教会孩子学会考虑后果。
在孩子说出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后,我们鼓励孩子说出后果,可以继续引导孩子说出更多后果,把这些后果都记录下来。
在孩子说出的后果当中,会有意思不明确和不相关的回答,父母明确告诉孩子这不是咱们要解决问题的后果,让孩子继续尝试思考。这中间孩子会没有耐心,父母不要急躁,要鼓励多给孩子信心。
当孩子学会运用“我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在今后遇到任何问题都会思考解决方法,而不是选择极端的行为方式。给孩子打开一扇人际关系的大门,不要让孩子在门口止步,我们要经常运用,在生活中可以不断练习,这样也能增进我们的亲子关系。
最后要和大家说的是,教养的过程是缓慢的,进展可能不会一蹴而就,我们需要足够的坚持、耐心和等待。社交能力发展对于孩子的性格形成、人生发展等很多方面都会产生影响作用。
家长越早意识到社交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孩子越能从中受益!
End
内容来自网络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一书,作者舒尔、迪吉若尼。部分删改,仅供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家长大学诚意推荐,欢迎分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