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到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青年的价值观形成时,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从青少年抓起,从群众工作入手,把基础工作做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就是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聚人心。只有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家的重要课题。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必将创造出比以往社会形态条件下更为发达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为迈向共产主义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的基本主张。在当代中国,实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符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始终是一个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价值理想,是一个能够凝聚起亿万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宏伟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将其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做出不懈奋斗,在实践上极大发展了人民的自由和平等,极大发展了社会的公正和法治。十七大以来,我们党的重要会议和重要文件,多次强调这一价值目标。可以说,我们党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国,最终的目标都是服务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崇高理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2001年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来,中央在多次重要会议和重要文件中论及公民道德规范方面的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具有很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如何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给大学生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点要求,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宣传和践行活动。当前,各级宣传部门正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宣传方式上还要采取一些更具体的创新举措。
从小抓起,实施全教育链管理
润物细无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全方位的工作。一方面要覆盖到各个年龄段,另一方面要抓好整个教育链上的每一个环节。
从娃娃抓起,发挥校园文化作用。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的思想最纯洁。从孩子一踏进校园,就要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强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和周边环境整治,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从小到大,实施全程教育。活到老,学到老。从小抓起,从不间断;从小孩开始,到各个年龄段,都要加强教育宣传,并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源头入手,形成长效机制。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名师才能出高徒。因此,应从教育者入手,从源头起步,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坚持师德为上,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健全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全局规划,完善教育体系。要有全局意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加强对新型文化业态、文化样式的引导,让不同类型文化产品都成为弘扬社会主流价值的生动载体。加大对优秀文化产品的推广力度,开展优秀文化产品展演展映展播活动、经典作品阅读观看活动。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坚持文艺评论评奖的正确价值取向。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均等优质的文化产品,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践行,落地的基础在群众,因此要走好群众路线。24个字包含三个层面,要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群众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多倾听群众呼声,尊重群众首创,在群众创造的基础上,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上求实效。积极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走到群众身旁。在百姓出入最多的场所,如写字楼、社区单位、住宅区等出入口,在显著位置以简明扼要的方式进行宣传。可直接采用24个字宣传,也可以按照一组8字的方式,还可以围绕这个中心根据场合细化成其他内容,如在小区道路上张贴“礼让出行、方便你我”,小区电梯里“友善互助、平安回家”,楼道里张贴“邻里和睦、胜于亲人”等。
渗透到各个环节。社区宣传栏、马路边宣传牌、广告牌等都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领地。细化对24字内容的宣传:城市道路口显著位置在进行商业宣传广告的同时,留出时间和空间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限制、减少电梯里的频繁的噪音广告和垃圾广告,尤其是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广告,并规定电梯内商业广告不能多于2处(2项),取而代之以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这样既正面宣传了核心价值观,又抑制了负面的广告,起到双重效果。
媒体引导,增强正能量
应充分运用公益广告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引领文明风尚。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益广告的选题规划和内容创意,形成公益广告传播先进文化、传扬新风正气的强大声势。
广播电视、报纸期刊要拿出黄金时段、重要版面和显著位置,持续刊播公益广告。
互联网和手机媒体要发挥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优势,运用多种方式扩大公益广告的影响力。
社会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要在适当位置悬挂张贴公益广告。各类公益广告要注重导向鲜明、富有内涵、引人向上,注重形式多样、品位高雅、创意新颖,体现时代感厚重感,增强传播力感染力。
做大做强重点新闻网站,发挥主要商业网站建设性作用,形成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集聚网上舆论引导合力。
要积极传播正能量,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内容健康向上刚,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形势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强化传播媒介管理,不为错误观点提供传播渠道。要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领导带头践行,上下同欲者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践行,既要采取多种形式,更要注重具体实效。既要加强理论指导,更要注重实现检验。更重要的是,领导带了好头,以身作则。
理论引导,实践检验。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各级党委讲师团经常性宣讲内容。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实践发展提供学理支撑。反过来还要通过实践检验实施的效果。
入脑入心,心行合一。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入脑入心;坚持联系实际,加强分类指导,找准思想的共鸣点、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做到心动还要行动,心与行合一;坚持改进创新,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
领导带头,树立标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考察、调研以及各类活动)带头践行,是所有其他领导学习的榜样。各级领导没有任何理由不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人的一言一行是对年轻人最好的教育。在北大,习总书记讲起15岁时从北京到陕北插队,和同去插队的知青换书看的经历,以及“30里借书30里还书”的故事让“90后”们颇为震动。谈到当年面临出国、工作的选择,但最终“想做点事”的想法让他留在了国内工作,习总书记说,“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这些都为年轻人树立了榜样。其他的还有,如何当好秘书、如何当好县委书记等具体事例,既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也是所有各级干部的人生标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