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一、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一)人类需要的含义(二)人类需要的层次1

一、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

(一)人类需要的含义

(二)人类需要的层次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只有基本满足了低级需要后才会产生高级需要最占优势的需求将支配一个人的意识和行为,高级需求出现之后,低级需要仍然存在,但对行为的需要减弱。马斯洛看到了人与动物在需要方面的区别:低级需要是人与动物共有的,而高级需要则是人类所特有的

(1)生理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

(2)安全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解除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归属的需要指的是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

(4)尊重的需要:人人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希望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

(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的层次需要,他是指个人的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会死一种创造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

2.阿尔德弗儿的ERG理论

(1)生存的需要:人的机体的存在或生存

(2)关系的需要: 发展人际关心的需要

(3)成长的需要: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ERG理论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较高层次的理论受到挫折时,可能会降而求其次;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可能会增强

3.莱恩 多亚儿和伊恩 高夫的需要理论

(1)基本需要:包括身体健康和自主两方面的需要

(2)中介需要:促进身体健康和人的自主的产品、服务、活动和关系的特性

(三)人类徐啊哟的类型

1.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按起源来划分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按内容的角度来划分

3.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按人们对需要的迫切程度来划分

二、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一)人类行为的含义

S-R S指的是外在刺激,R指反应行为

B=f(S*A) 托尔曼提出“中介变因”的概念。B为行为变因,S为情境变因,A为前提变因(包括遗传、年龄和经验等)

B=f(P*E)B代表行为,P代表个人,E代表环境

(二)人类行为的类型

1.本能行为和习的行为:本能行为来自遗传,是一类不需要学习就可以出现的定型的行为模式,如吮吸、爬行等

习得行为是人类后天与环境的互动中逐渐学习而形成的,也可以叫学习行为,如工作,交往等

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先天本能加上后天的结果

2.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根据人类行为对社会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3.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按照行为是否符合正常模式和社会规范来划分

(1)统计学标准:大多数人相似或一致的行为在统计学上被认为是正常的,如果偏离统计上的正常值则被认为是偏差的行为

(2)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如果个人的行为符合当地社会规范和价值观,该行为就是正常的,否则就被视为是有偏差的行为

(3)个人主观体验:即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某种行为是正常还是偏差的判断

(三)人类行为特点

(1)适应性:人类行为的根本目的是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及种族的繁衍,并在适应环境 的同时不断的改变自身的生存、生活环境

(2)多样性:人类行为是一个复杂系统,存在着各个不同的侧面,有外显和内隐的,有来自遗传的,和后天习得的,有生理范畴和社会范畴的,多种多样,十分复杂

(3)发展性:人类行为是连续不断的发展的过程,现在行为是过去行为的继续,而现在行为是未来行为的基础

(4)可控性:人类行为是人发出的行为,人类能有意识的控制和调节自身的行为使其向这目标发展

(5)整合性:人类行为是有统一的,不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关的。人类的个体行为是与自身的生理状况、心理发展和社会环境紧密联系的,是各特征协调一致活动的结果

(四)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

1.生理因素:主要是通过遗传基因影响人类的行为

2.心理因素:心理动机的需要影响人类行为的变化

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家庭、群体、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社会事件与文化等,社会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节 社会环境

一、社会环境的含义和特点

(一)社会环境的含义

社会环境是指与人的生存相关的社会因素以及与人的生物遗传、心理状态相互作用而行成的社会系统

(二)社会环境的特点

1.多样性:社会环境包括影响人类行为的众多因素,小到家庭、学校、群体和组织,大到社区和国家。社会环境可能是实体性的社会群体或组织,也可能是客观存在的舆论、文化、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涵盖了影响人类行为的不同层次和方方面面的因素

2.复杂性:首先,社会环境要素中的每一个子系统都是复杂的,其次,社会环境中各个子系统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各子系统即行对独立,又相互影响,他们相互做用的机制非常复杂,这也决定了社会环境的复杂性

3.层次性:从对人的生存影响程度的角度来看,社会环境有其层次性。有的因素直接影响着人的行为,有的则比较间接;有的因素对人的谁给你存状态有巨大影响,有的则影响微弱。于是,对人的具体生存或具体行为而言,社会环境就有了层次性

4.稳定性:社会环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微观来讲,如果一个人所生活的具体家庭环境、所在社区的文化观念、风俗习惯等在一定时期是相对稳定的;从宏观来讲,一个时代的制度、社会结构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正是这种环境的稳定性特征使得人类正常有序的生活称为可能

5.变动性:社会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说社会环境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他是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相对统一

二、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

(一)家庭

1.家庭的含义:家庭是以婚姻、血缘或是收养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初级群体,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人最原始、最根本的环境,也是人接触社会生活的基础

2.家庭的类型

根据家庭结构的不同可以划分为

(1)核心家庭:核心家庭指的是由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类型,这种家庭类型规模比较小家庭关系较简单,是现代家庭最主要的家庭形式

(2)主干家庭:是指由父母与一对已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类型,主干家庭是核心家庭在纵向的延伸

(3)联合家庭:联指的是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类型。在联合家庭中,至少有两对同代的夫妇,除直系直属亲属外还存在着旁系亲属关系,如妯娌关系,比较容易产生家庭矛盾

(4)单亲家庭:指的是父母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类型。造成单亲家庭的因素很多,如离婚、丧偶、未婚生育等

(5)丁克家庭:夫妇双方都有收入而没有孩子的家庭类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丁克家庭也成为了年轻人的一种选择

3.家庭教养模式

(1)娇纵行:父母盲目的溺爱和疏于管束,构成娇纵型教养模式。在这种溺爱浇灌的家庭环境中,容易使孩子养成自我为中心、娇纵跋扈、疏懒散漫、贪婪无度的“霸王心态”。这种“霸王心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矫正,很容易发展为反社会人格

(2)支配型:家长过分溺爱与严加管束结束,构成支配支配型教养模式。在这种家庭模式中,家长在生活方面对子女无微不至,在学习 上严加管理。一方面是过度保护,包揽生活中的一切;另一方面又期望过高。这种方式容易使孩子形成懦弱胆小、意志薄弱、即娇且傲、清高孤高等个性心理特征。

(3)专制型:家长缺少爱心或耐心管理方式粗暴,构成专制型教养模式。在这种家庭中,孩子的人格、自尊、意志、权利等不被尊重,家庭亲子关系是一种命令与服从关习。这种教养方式易使孩子产生不信任感、戒备心理严重、自卑、消极、暴躁懦弱、依赖或反抗权威等特征。

(4)放任型:家长缺少耐心、爱心,也缺乏责任感,对孩子放人任自流,构成放任型家庭教养模式。在放任型家庭教养模式下,孩子由于得不到必要指导和正常约束,会形成缺乏自信、自制力差、不负责、情绪波动异常、待人处事具有攻击性、易受诱惑哦、做事权宜敷衍、缺乏理想等心理倾向

(5)冲突型:家庭成员间人际关系紧张、不和谐,家庭气氛失调,价值导向不一致,构成冲突型家庭教养模式。冲突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也容易行成缺乏安全感、意志力薄弱、残忍冷酷、撒谎等心理特征,且大多数有激烈的反抗性,可能出现反社会的倾向。

(6)民主型: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的尊重、平等交流,对子女既有约束又有鼓励,构成民主型家庭教养模式。这种民主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容易形成自尊、自信、自律性强、具有创造性、社交能力强、具有成就动机等良好社会适应性的个性特征

4.家庭的功能

指的是家庭对其成员所起的积极作用。

(1)情感支持:家庭作为初级社会群体,成员之间日常互动频繁,情感交流充分,彼此之间容易相互理解和支持。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家庭可以帮助其成员缓解家庭之外社会生活带来的挫折和压力,获得情感的慰藉

(2)性爱满足:家庭是为法律和社会习俗所认可的性生活场所,性爱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家庭中的性爱一方面保证了性爱的排他性,促进夫妇之间情感的交流,能够充分满足彼此相爱的需要;另一方面可防止因性的需要而引起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繁衍后代:家庭通过建立双系抚育、确立婚姻、夫妇配合等一系列制度来实现繁衍后代,维持人类种族的延续。

(4)社会化:家庭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可以提供角色模型供孩子模仿学习,为其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进步社会化打下良好基础

(5)经济功能:指家庭作为生产经营和消费所发挥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经济功能主要是指家庭作为生产经营的功能逐渐弱化,而消费功能却日益增强

5.家庭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是通过家庭成员关系和家庭内互动发生的。家庭成员关系指家庭成员的关系类型和这些关系的性质

(二)同辈群体

1.同辈群体的含义:同辈群体是由年龄、性别、志趣、职业、社会地位及行为方式大体相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同辈群体的行程大部分出于偶然性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同辈群体形成的主动选择性边的原来越多

2.同辈群体的特征

(1)平等性同辈群体成员的年龄、知识、能力等方面比较相近,他们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2)开放性:同辈群体内部不存在特别严格的规章制度,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在语言、方式、话题等方面都没有限制特定的形式

(3)认同性:同辈群体是个人自由选择结合的结果,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是在自然随意的过程中进行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对群体有较高的心里归属感和交强的认同性

(4)独特性:每个同辈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亚文化,这种群体的亚文化为群体成员提供了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群体成员的言语、服饰、行为方式甚发型等方面都体现出自己的独特性

3.同辈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同辈群体的正向功能开展服务工作

(三)学校

1.学校的含义:学校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结构。是个社会化的场所

2.学校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再学校的时间逐渐延长,学校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也有所增强。学生的行为受到校园文化、班级规模、教学模式以及师生个关系的影响

(1)校园文化:反应了学校的精神风貌。具有强烈的凝聚作用和激励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培养集体观念和协作意识。

(2)班级规模:指一位特定的老师指导下的一个特定班级或一个教学团体的学生人数

(3)教学模式:应试教育模式和素质教育模式

(4)师生关系:学生在学习环境中与教师建立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联系

(四)工作单位

1.工作单位及其类型:工作单位是个人在社会中从事一定职业时所归属的正式社会组织。人们在工作单位的时间有30-40年,仅次于人们在家庭中的生活时间,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环境。

2.工作单位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促使个人学习和实践专门的职业知识、技能和道德规范;二是指建立各种社会关系,正确调试自我行为,以适应相应的工作需求与社会需求

(五)社区

1.社区的含义:是指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社区的类型

(1)地狱性社区和功能(精神)性社区:地域性的区域指的是聚居再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农村社区还是由从事非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成员组成的地域性社区。城市社区是由从事非农业劳动的成员组织的地域性社区

(3)传统社区和现代社区:传统社区成员的生活节奏缓慢,生产方式主要以人力和蓄力为主

3.社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社区成员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如相似的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文化和风俗习惯等;第二,社区成员之间存在这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在社交中彼此发生影响。第三,社区本身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本身的社会规范,对社区成员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第四,社区成员对社区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认同感也会影响社区成员的行为

(六)文化

1.文化的含义: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精神体系,是所有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2.文化的类型

(1)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主流文化是在社会占统治地位,并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文化。亚文化是被社会成员或某一社会群体接受的文化,亚文化是一个社会主流问哈u之下的次一级文化,它既有自身的特征,又不与主流文化冲突

(2)传统文化和亚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物质、思想和观念的总和,如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是工业社会以新产生的文化,是与传统文化相对应的概念。现代文化产生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又与之并存。每个民族的文化中既有传统的成分,又有现代的成分

(3)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指经过人类加工、创造的物品,这些物品凝结了人类的思想和文化,如兵马俑、长城等。非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各种思想、观念、制度和规范等精神产品

3.文化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作为共享的价值和生活方式,文化对人类的行为是影响主要通过确立行为标准,从而达到规范、控制人的行为目的。个体的行为深受其认同文化中的行为模式的影响,如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就受到其认同的助人文化的影响。人类在深受文化影响的同时又创造着文化,人类在接受文化的影响时也进行着文化

(七)大众传媒

处于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媒介体,包括复制、传递信息的设备、传播组织、团体及其出版物和影视、广播节目。大众传媒主要是指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大众传媒具有五项功能,即宣传功能、新闻传播功能、舆论功能、实用功能和文化积累功能

2.大众传媒的类型

新传媒:印刷传媒(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子传媒(广播、电影、电视)

旧传媒:有线电视、电脑报刊、互联网、卫星电视

3.大众传媒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第一,可以为受众提供其固有立场、观点和行为的有关情况,从而增强受众的固有观念和行为;第二,在争议不大且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的情况下,大众传媒只要重复传播内容,就能直接诶改变受众的行为;第三,大众传媒可以使受众改变其原有立场;第四,可以提供信息引导人们的行;第五,为受众提供行为规范,供他们选择。

积极作用:实现目标

消极作用:误导受众

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

1.人的行为要适应社会环境

2.社会环境影响人的行为

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4.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非平衡性

第三节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心理学知识)

一、人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

(一)生物进化理论与进化心理学

1.生物进化论

达尔文 ,生物进化论,优胜劣汰

2.进化心理学:其主要观点有:过去是理解心理机制的钥匙;功能分解是探究心里机制的重要途径;心理就是一系列的适应器;心里机制具有模块性;人的行为表现是心理机制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基因理论

1.基因的特点:DNA

2.四种遗传异常:单一遗传、多重因素遗传、染色体错乱、环境引起的遗传异常

二、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

(一)佛罗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的发展即是本能的发展

(二)埃里克森的人类发展阶段论:人格的发展即考虑到了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是儿童主动寻求了解环境的过程

(四)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0~9岁)

2.习俗水平(9~15岁)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五)行为主义理论

1.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2.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理论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六)依恋伦理

1.婴儿依恋关系的行程阶段

(1)前依恋关系阶段

(2)形成中的关系依恋阶段

(3)鲜明清晰的依恋关系阶段

(4)纠正目标的依恋关系阶段

2.依恋的类型

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社会学理论

(一)符号互动论

1.米德关于自我的理论

2.托马斯的情境定义

(二)标签理论

第四节 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一、婴幼儿阶段

(一)婴幼儿阶段的主要特征

1.生理发展

2.心里发展

3.社会性发展

(二)婴幼儿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1.哺乳问题

2.母爱剥夺

3.弃婴问题

二、学龄阶段

(一)学龄阶段的主要问题

1.生理发展

2.心理发展

3.社会性发展

(二)学龄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1.挑食阶段

2.攻击行为

3.电子产品依赖

三、学龄阶段

(一)学龄阶段的主要发展

1.胜利发展

2.心理发展

3.社会性发展

(二)学龄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1.儿童意外伤害

2.校园欺凌

3.儿童性侵害

四、青少年发展阶段

(一)青少年阶段的主要特征

1.生理发展

2.心理发展

3.社会性发展

(二)青少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1.网络成瘾

2.青少年犯罪

3.青少年性行为

4.神经性厌食症

五、青年阶段

(一)青年阶段的主要特征

1.生理发展

2.心理发展

3.社会性发展

(二)青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1.婚恋问题

2.性别歧视问题

3.就业问题

六 、中年阶段

(一)中年阶段的主要特征

1.生理发展

2.心理发展

3.社会性发展

(二)中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1.早衰综合症

2.更年期综合症

3.婚外恋

4.家庭暴力

七、老年阶段

(一)老年阶段的主要特征

1.生理发展

2.心理发展

3.社会性发展

(二)老年阶段面临的主要角色

1.失智和失能

2.精神健康问题

3.死亡问题

4.老年人被歧视和被虐待

上一篇: 现在社会上有多少混日子的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分析一下
下一篇: 社会保障学(简答题)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