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23版《马原》 | 第三章 ——名词解释

23版《马原》 | 第三章 ——名词解释

23版《马原》 | 第三章 ——名词解释23版《马原》 | 第三章 ——名词解释

一定社会形态经济基础_形态基础经济社会是指什么_一定是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名词解释

1.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生产方式。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分歧所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但社会意识并非消极被动地受制于社会存在,它既依赖于社会存在,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2.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自然条件的总和,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自然地理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离开一定的自然条件,人们就不可能进行生活和生产。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要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特别是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

3.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人口是一个包含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分布、迁移、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范畴,是由人类社会的一切有生命的个人构成的总和。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因素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适度的人口对社会发展起加速作用,过密或过疏的人口则对社会发展起延缓作用。人口因素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4.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划分。根据不同的主体,社会意识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根据不同的层次,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和派生物。

5.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意识形式有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意识形态是指反映一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以及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通常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自然科学和语言学、形式逻辑等一部分社会科学不具有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性质,不反映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不服务于特定经济政治制度和特定阶级,因而属于非意识形态。

6.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物质生产方式,即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通常简称为生产方式,是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7.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力的水平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生产力的性质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生产力的状况是这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生产力上述三方面的规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指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二是劳动对象;三是劳动者。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

8.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时所必备的因素或条件,即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前者是人的因素,后者是物的因素。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期的变化,当过程结束时,形成适合人们需要的物质材料。各个生产要素的结合是人类生产的一般条件,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它们实际结合的形式也不一样。

9.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

10.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要把握两点:其一,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往往存在多种生产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具体,在实践中它总是与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

11.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由意识形态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两部分构成。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12.社会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

社会意识形态也称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全部社会精神生活及其过程的总概括。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伴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或早或退地发生变化。同时社会意识形态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13.国家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它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以保障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阶级。国家是一种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有组织的力量。

14.国体

马克思主义依据国家的性质和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应地将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国体也称国家性质,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主要反映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所处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地位以及各阶级、阶层在统治集团内部所处的领导与被领导地位。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导致社会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时,国体也会或早或退地发生变化。

15.政体

马克思主义依据国家的性质和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应地将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政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由国体决定,并且与国体相适应。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一般来说,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

16.政党

政党是阶级组织最集中、最严密、最高级的形式。一般而言,作为阶级的政党,是由本阶级中最有觉悟、最积极的分子组成的,它有集中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政治纲领,是本阶级的实际组织者和领导者。政党一般都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以及一整套为实现这些目标而设计的政治纲领。政党的各种活动是直接指向政权的,政是一种制度化的组织,有系统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原则。

17.社会进步

社会进步作为对社会前进发展的总概括,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每一次新旧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进步。二是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发展。社会进步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曲折发展的,有时甚至包含着某些停滞和倒退,但终究改变不了社会进步的总趋势,阻挡不住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发展,推动人类解放。

18.人类解放

人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既包括人类整体的发展,也包括人类个体的发展。人的发展指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等的发展,其中最根本的是人的自由程度的提高。唯物史观从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出发,把人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概括为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自由个性的阶段。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人的自由和发展问题不可能得到彻底的解决;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才能真正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进步推动人类解放。人类解放从根本上讲是社会长期发展进步的结果。

19.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则是社会形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呈现出来,社会制度能够集中体现社会形态的性质,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用社会制度来指代社会形态。

20.社会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结构从本质上反映的是生产关系、经济关系,体现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从它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说,称之为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从它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说,称之为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社会形态。社会的经济结构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系统,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21.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规定和制约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

22.社会主要矛盾

在社会发展过程的矛盾系统中,各种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存在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区别。社会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在社会发展过程一定阶段上起主导作用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社会非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社会基本矛盾规定和制约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

23.阶级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阶级产生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剩余产品的出现;二是私有制的形成。阶级的本质在于它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

24.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客观存在的必然现象,并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全部发展过程。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阶级斗争及其作用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25.社会革命

社会革命,其本义是先进阶级用革命手段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以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腐朽的社会制度。社会革命既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是新社会取代旧社会的决定性手段和重要环节。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尤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26.改革

改革是一定社会为了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而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的深刻的改变和革新,它是社会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部分质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27.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作为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因素相结合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28.文化

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其产物,即人类在物质、精神和制度等方面的创造性活动及其结果,包括人们在实践中创造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生产活动及其结果,是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观念形态的文化,是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29.交往

交往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的个人、群体、阶级、民族、国家之间在物质和精神上相互往来、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交往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伴随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交往的水平。根据交往内容和交往方式不同,人们把交往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总体来说,可以将交往划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30.世界历史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世界历史”是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打破孤立隔绝的状态,进入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世界整体化的历史。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交往的普遍化推动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和向世界扩张的结果。世界历史的形成又反过来促进了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人类的普遍交往,推动了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1.文明

文明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标志社会进步程度的范畴,反映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成果。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文明发展的程度,体现了一个民族、国家、社会发展的水平。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过程。社会形态的更替,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文明形态的更替。

32.文明形态

人类文明的存在与发展有其相应的形态,可以用“文明形态”来概括。文明形态是文明的存在形式或呈现样态,它作为人类文明的类别划分及基本单位,既可以在时间维度上描述人类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文明样态,也可以在空间维度上描述不同地域或民族的文明样态。从总体上讲,人类文明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在这个总趋势中包含着不同地域或民族文明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33.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但其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

34.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也称“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认识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同历史唯心主义完全对立的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真正找到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科学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和最一般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35.唯心史观

历史唯心主义也称“唯心史观”。同历史唯物主义相对立,历史唯心主义把社会现象及其发展的终极原因归结为精神因素。历史唯心主义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否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否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历史唯心主义歪曲了社会发展的真相,通常代表剥削阶级的利益,是一种非科学的历史观。

36.英雄史观

英雄史观也叫天才史观,它绝对夸大个别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宣扬所谓的个别“英雄”可以凭着他的主观意志,随心所欲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进程。这是一种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根本对立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英雄史观是剥削制度的产物,其荒谬之处在于:它否认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上的决定作用,把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歪曲为帝王将相、英雄伟人创造的历史。

37.现实的人

现实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使用的概念。指有生命的、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考察现实的人,不仅要把他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且还要从人们的社会关系以及人们以实践活动改造过的现实环境来考察现实的人。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的问题上区别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根本点。

38.人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的本质总是各种现实社会关系交互作用的结果,并总是综合地体现着当时各种现实社会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在阶级社会,人的社会性包含着人的阶级性,从而人的本质中也包含着阶级性。

39.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从其发挥作用的性质来看,有些历史人物起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作用,有些起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作用。对历史人物起作用的情况应作具体分析。在分析或评价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时,要坚持具体的、历史的观点,不应简单化。

40.杰出人物

杰出人物是历史人物中对推动历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或起重要作用的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新的历史任务往往是由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人物首先发现或提出来的。他们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解决历史任务的愿望也更强烈。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特别是无产阶级的领袖人物,所提出的思想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他们为群众指明革命斗争的方向,在革命斗争中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有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政治代表,在特定的条件下运用其权力满足了社会某些方面的需要,对历史发展也会起到某种作用甚至是重大的促进作用。

41.群众观点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形成和实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首要前提和基础。其基本内容包括一切为了群众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中国共产党把群众观点运用于对党的全部工作的指导,有力推动了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顺利发展。

42.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包括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本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不断取得胜利的不可须臾离开的重要法宝。

43.阶级分析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准确把握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力量的对比及其变化,把握社会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脉搏。在认识和处理阶级矛盾时,要严防阶级斗争扩大化和阶级斗争熄灭论。

44.历史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要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反映历史人物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如实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无视历史人物的历史局限性,对其过分夸大、美化或拔高是不对的;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用现代人的标准苛求前人也是不可取的。判断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要看历史人物与其前辈相比提供了什么新的东西。历史人物本身是变化发展的,应当用发展的观点给予如实的评价。

上一篇: 人民日报人民要论:共产主义理想的科学性
下一篇: 社会风气日渐败坏的原因?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