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社会
(S&S)
53
ST S 的前沿进展
风险社会: 概念的提出及研究进展
张文霞
赵延东
(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摘要: 本文回顾了
风险社会
概念的提出和理论研究的进展。风险社
会研究是反思性现代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从贝克提出
风险社会
概念以
来, 催生了丰富多彩的理论和经验研究成果, 促进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知识和
实践、对人类理性和现代社会更为深入的反思。风险问题也逐渐进入公共
领域, 并成为重要的政治议题。相对西方发达国家,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
比较薄弱, 需大力加强相关研究。
关键词: 现代风险, 风险社会, 现代性
一、从传统风险到现代风险
风险
( r isk) 是一种危险( danger) 和灾难( disaster) 发生的可能性, 风
险与危险、灾难相关联, 但它本身并不是危险或灾难。风险古已有之, 几千
年来, 洪水、地震、干旱、饥馑、瘟疫、战争等各种各样的灾难和风险一直伴随
着人类的生活, 带给人们极大的不安全感, 以至于在古代中国就出现了
杞
人忧天
的故事。从现代观点看,
杞人忧天
恰恰反映出古代人们其实已经
有了清醒的风险防范意识。所以, 不能说风险和风险意识是现代独有的现
象, 也很难说现代社会比古代社会的风险究竟是多了还是少了。唯一可以
作者简介: 张文霞,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
科技政策、科学社会学。
54
科学与社会
( S&S)
确定的是, 风险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伴生物, 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未来。
那么, 为什么现在人们会如此热衷讨论和研究风险呢? 现代社会中, 人
们一度自信地认为凭借科学和理性就可以有效地控制风险。然而自 20 世
纪以来, 西方不断加剧的环境污染及其引发的生态主义运动、前苏联切尔诺
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及其引发的核恐惧、英国疯牛病事件及其引发的对食
品安全的怀疑等一系列事件促使人们惊醒, 对现代社会中的风险进行深刻
全面的反思。其中,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
贝克特别指出, 对现代风险的
研究是现代性反思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在人类社会中一直存在, 但它在
现代社会中的表现与过去已经有本质的不同[ 1] :
首先, 现代风险具有更高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感知性。现代风险如放射
性物质、水和空气中的污染物等对人和自然界的影响是潜在的、不确定的,
它们不再是人们通过感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直接风险, 所以很难充分、科学
地估计和把握它们的危害发生时间和伤害的大小。现代风险往往会造成系
统的、不可见、不可逆的伤害, 人们以往应对危险的经验将不再灵验。所以
在某种意义上, 现代风险是不可预测、不可计算的, 没有任何专家或专家系
统可以将这种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
其次, 现代风险具有整体性、全球性和平等性。传统风险影响的主要是
某些特定的个人和群体, 而现代风险则往往是对某些区域的整体性威胁, 并
且日益表现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比如环境污染、核辐射、金融危机等都是
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人群的, 它们不仅表现在民族国家内部, 而且会迅
速扩展到全世界, 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如果说在传统社会, 财富或权力还可
以帮助某些社会群体绕过一些风险( 如饥荒) , 那么当面对这些现代风险的
灾难性后果时, 没有哪个群体或个人可以独善其身。现代风险的这种
平
等
分配逻辑使得阶级社会中基于财富的不平等模式开始失效, 等级制、贫
富差距等在现代风险面前都失去了效力。
第三, 现代风险具有更强的主观性和建构性。现代风险既是现实的, 又
是非现实的, 既是客观的, 又是主观的, 它主要是一种社会定义的
构想
( co nceptio n) , 是一种想象的现实。人们对于风险的感知、情绪和行动在相
当程度上受制于他们对风险后果的想象, 只要人们在主观上相信风险的存
在, 风险就是真实而有效的。因此, 决定人们的风险意识和恐惧情绪的核心
并不是现在, 而是将来。如贝克所说, 风险陈述既非纯粹的事实主张, 亦非
第 1 卷第 2 期 2011 年 55
完全的价值主张; 风险既是
实在的
( realistic) , 又是由社会感知和结构
建
构起来的
( constructive) ; 风险概念扭转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 过去
已经无力决定现在, 其作为决定现代的经验和行动的原因的地位已经被未
来所取代, 被一些尚不存在的、建构的和虚构的东西所取代。[ 2] 玛丽
道格
拉斯和阿隆
维达夫斯基在
风险和文化
一书中也曾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