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觉得什么活动最难组织活动?是的,就是社会活动。而分享行为就是一种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我想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更加的重要,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幼儿品质的建立和性格完善。然而在实践中很多的分享行为是伪分享,并不是建立在幼儿自愿和愉悦的情绪体验基础上,而是强迫或者道德绑架。这段话怎么理解呢?用场景来说明:A有一个他最爱的玩具,他正玩得很开心的时候,B走了过来说:你这个给我玩一下。A说:我不要,这是我的玩具。B这时说了一句:你要分享,妈妈说要分享的。从这个场景来进行分析,你觉得A应该分享吗?而B会脱口而出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就好比,宝宝的手上仅有一颗糖,你要他分享出来,他就没有了。我觉得幼儿“护食”是很正常的行为,就如我们成年人,如果手上是日夜辛苦找回来的参考资料,别人看见了,说一句:资料分享一下,给我看看吧。我们是否愿意给呢?以上种种,属于强制性的分享,导致错误的认知,就会抵触心理,并且会让幼儿觉得无权支配物权。
因此,要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首先要让幼儿懂得分享行为的意义,建立分享意识,真正能达到自愿、自主的进行分享而不是成人的强迫或道德绑架。幼儿的分享行为不是自愿、自主产生的时候,是需要老师和家长有效的干预。敲重点:运用有效的途径对于幼儿分享行为的提高是非常有必要的。那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帮助幼儿了解呢?三个字,专业性。建立班级相关的主题活动,还可以建立一周一次的玩具分享日来进行观察和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幼儿也能在这方面得到提高,是共同成长的机会哦。
总结。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也是社会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师和家长要先做好榜样,养成良好的分享行为,因为这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注意树立良好的榜样,渐渐形成良好的分享习惯,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