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事关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发展进程和人民利益福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系列最新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重大课题,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强国建设重要地位及其规律认识的深化发展,是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和切实贯彻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全新局面提供强大正能量。
1.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真正有前途、有力量的民族,必然有辉煌的文化,必然对自身的文化充满信心;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也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只有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维系好共同的精神纽带,才能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精神支撑与推动力量,才能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一意志,使全民族同心同德朝着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发前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文化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政治和社会等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如何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如何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快慢、质量高低、实现与否。只有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才能实现在高楼大厦遍地林立的同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巍然耸立,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仅是人民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人们时时刻刻都存在的、不会因第一位的物质需求而湮灭的高层次需求。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多样化、立体化、个性化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越发明显,对文化产品质量、品位和风格的需求越加提高。只有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才能更好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迈上新台阶。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作为凝结着中华文化智慧和澎湃着中华文化力量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深入人心和更好向前发展,必然离不开中国文化话语权的拱卫,离不开中国文化因文明交流互鉴而兴盛进步的反哺。特别是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抬头蔓延,文明冲突、文明优越论调的沉渣泛起,“中国威胁论”“中国称霸论”的甚嚣尘上,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成为全球引领共识、广泛认同的理念,成为中国同各方共同推进、携手共建的实践,迫切需要激发出中国文化活力、构建好中国话语叙事体系、传播好中国价值观念、讲清楚中华民族特性。这就必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让中国文化以更加强健且丰满的姿态,参与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全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正能量。
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错综复杂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破并举、激浊扬清,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全党动手抓宣传思想工作,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文艺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以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理论是非,校正工作导向。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这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思想文化领域向上向好态势不断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这项立心塑人的工作,坚持久久为功、聚沙成塔,以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转化为人们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扎实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人们树立正确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志愿服务建设、诚信社会建设、网络文明建设,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持续提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随着人民收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朝着高品质多样化方向转变。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今天,我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主要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文化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彰显,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高度重视考古工作,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用事实回击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各种歪曲污蔑,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新时代的中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了脚跟,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加鲜亮。衡量一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弱,不仅要看该国文化“形于中”的凝聚力、感召力,而且要看“发于外”的吸引力、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有效开展国际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初步构建起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旗,依托我国发展的生动实践,立足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天下太平”的价值追求,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为世人所知晓所认同,可信、可爱、可敬的新时代中国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铸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新辉煌
踏上新征程,接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指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创新,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持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感召力,为实现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新时代中国,我们致力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致力建成的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因此,必须牢牢把握当代中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不断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根本的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人民,引导人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在方向明、主义真的前提下深刻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努力推动全社会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文化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创新不是隔断血脉、凭空虚造,而是要在文化的传承与守护中顺时应势、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推动当代中国文化的创新创造,必须以高度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做好历史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做好中华文明历史起源、精神特质、发展形态的研究阐释工作,深刻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引导人们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铸牢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追本溯源的目的不是要因循守旧,而是为了在当下的时代与实践中有新的发明和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磅礴动力和坚实支撑。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我国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于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义在于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文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制度,健全引导新型文化业态健康发展机制,注重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守人民立场、实现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要求。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等原则,积极培育和规范文化类社会组织,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切实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实现农村、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着力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引导人们提升精神境界、增强精神力量。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全面开放背景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尤其要注重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推动中国文化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在论述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在谈及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使命时,他强调要“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在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交锋、彼此激荡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就要立足中国实践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用中国理论、中国话语深刻诠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用活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阐释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中,展现社会主义中国作为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鲜明道义形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