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自己平常练手,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马克思在1851年的一部著作《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形态”一词,这个来源于地质学术语用来表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的岩层被马克思运用在他的唯物史观的研究中,以此来表达历史的各个阶段中社会的状况。社会形态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运用社会形态理论,马克思拨开了覆盖在社会历史上的层层迷雾,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原貌。
社会形态理论的内涵和发展
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社会形态的内涵是指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历史的、具体的统一,而在这之中经济形态又是社会形态的基础。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中,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就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形式和质态的论述不止一次,也不仅是一个观点,而是随着人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变化,进行了多种多样的论述。社会形态也在以历史为主体的基础上,有着不同的发展。
在1846年的《德意识意志形态》中,马克思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并第一次完整地以分工和所有制的情况对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社会形态进行划分。“它分为四种:第一种是部落所有制.....私有制,就它在劳动的范围内同劳动相对立来说,是从积累的必然性发展起来的。”,在文中,马克思按所有制将社会形态分成了:部落所有制、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所有制和资本主义社会四种,再加上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谈到的:“要消灭这种异己力量或对抗形式,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世界历史性即普遍交往为基础,这一切只有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加上共产主义,这就是社会发展”五形态“的雏形。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超越了以所有制为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以人的发展状态阐述了社会”三形态“理论。即将整个人类社会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和”自由个性“三大历史阶段。五形态和三形态的划分并非是割裂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要把它们看成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社会形态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以世界历史的发展变化为基础的,在马克思的理论中,社会从来不是一个单面体,而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虽然“五形态”和“三形态”的划分方式不同,但两种社会发展理论构建的基础是一致的,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对中国道路的理论支撑作用是以总体社会形态理论呈现的。
一、指引中国道路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最初是立足于西欧历史发展而提出的,是以资本主义实践分析和考察为背景和基础的。马克思认为在西欧的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短暂的“亚细亚社会形态”,但这种形态很快就消失不见了,到资本主义建立时,西欧已经具备了完备的私有制形态,私有制形态带来的是以交换为基础的商品经济,而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社会就是资本主义制度。而在中国的历史上,完全意义上的私有制形态未曾出现。中国长期处于自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形态中,这样的基础决定着中国是不可能走西欧的资本主义道路的。
二、有助于科学地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三形态社会理论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三大社会形态,同时三大形态由低到高能依次为下一个社会形态打下基础,不同的国家和民族能够根据历史条件和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社会制度,甚至能跨越社会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但是没有一个民族能够从“自然经济社会”跨过“商品经济社会形态”直接到达“产品经济社会形态”。这就要求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并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有机的结合,走出中国特色道路。
三、人的“自由”是历史发展的终极
三形态社会理论启示我们,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历史发展的终极追求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解放。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走出了独属于中国的特色道路:毛泽东思想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依靠群众,为了群众;邓小平理论中的使人民群众共同富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是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
当代中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堆自身关注意识的提高,人的问题会成为社会的核心问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提高生产力和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提高人的道德素养。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人的道德素养不断提高,终将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