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篇作者的逻辑梳理:
作者以乡土社会本色与文字下乡为引入,逐步介绍了乡土社会的特点,社会的稳定性和传统性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序格局,形成了推崇传统道德的礼治秩序,衍生出以教化为手段的长老统治,达到了欲望与生存条件印合的状态,而这些又反过来巩固并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文章中作者多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式来讲述中国乡土社会。
开篇《乡土本色》,作者通过乡下人土气的特点发现乡下人对土地的亲切和依赖,进而发现乡下人聚村而居的生活方式,并提炼出乡下人以村落为基本单位所形成的熟悉的社会形态,村里的人、物因熟悉而依赖,可以凭借老一辈的经验所传承下去来维持生活,一切都在经验的范围内传承
乡土本色 乡土社会的特点
1.中国的基层社会是由乡下人组成的社会,乡下人是主体
2.乡下人身上的土气是因为不流动产生的,他们离不开泥土,因为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3.中国人的乡土本色典型表现:他们守着向土里讨生活的传统、世代以农为主、依赖和崇拜土地(土地庙、土地公)
4.乡土社会最常见的社区单位就是村落,乡下人基于合作的需要、安保的需要在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上世代相传,形成更大的村落
5.乡土社会中世代居住是常态,而迁移是变态
6.乡土社会富有地方性,即村里熟悉,村间隔膜
7.由于乡土社会中人们世代居住依靠种地谋生,所以对村里的人、物都非常熟悉从而产生依赖,因此下一辈可以靠上一辈的经验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生活。
因此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
关于第二《文字下乡》和第三篇《再论文字下乡》作者通过乡下人表现出来的愚笨发现他们不识字,进而发现乡下人不识字的原因在于不需要文字。并通过空间阻隔和时间阻隔两个维度来论证
《文字下乡》中作者首先反驳“乡下人比城里人愚、笨蛋”,并提出“愚不等于文盲”
乡下人和城里人不是智力上的问题,而是知识上的问题。
《再论文字下乡》中论述乡下人不需要文字的原因:空间阻隔和时间阻隔
空间阻隔:乡下人聚村而居,对村里的人、物非常熟悉,因此可以面对面交流不需要通过文字沟通,甚至由于熟悉而产生的高度默契也要优先于语言沟通和文字沟通
时间阻隔:作者首先提出文化、学习与记忆的概念
文化:是指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社会共同经验,社会共同经验即上一辈传下来的办法
学习:学,是指在出生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而学的方法就是习;习,指的就是反复地做,靠时间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
记忆:人在记忆上发展的程度取决于生活需要的决定。记,是指在当前为了将来有用而加以认可,忆,是指为了当前有关而回想到过去的经验。
时间阻隔:乡土社会中乡下人通过语言足够传递传统文化即世代间的经验来维持生活,于是不需要文字
《差距格局》和《差序格局的表现: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中作者通过乡村工作者对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自私”这一典型现象进行深度探究。
作者发现关于“私”的问题主要是群己和人我界限划分的问题,于是从社会结构的格局来考虑中国的亲属关系,并以西方社会结构的团体格局作为参照物,提出中国乡土社会结构特有的“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是指一种以自己为中心的,并像波纹一样向外推出的,和自己发生亲属、地缘等社会关系的那种有亲疏、远近之别的,并且能够伸放收缩的中国社会结构的格局
形成差序格局的原因在于:
1.中国没有现代国家观念,没有宪法和法律,只有“天下”、“国只是皇帝之家”等人伦概念,从个人推出的社会结构的圈,每个人都有一个网,自己在中央。人伦就是从自己推出的差等、次序的基本概念,界限模糊只有中心可以确定。
2.中国乡土社会属于农业经济,相比游牧民族部落形态的团体格局,他们可以自食其力地生活,只有偶然的和临时的非常状态才感觉到伙伴的需要,因此并不需要一个经常和广被的团体。
由于中国乡土社会的社会结构格局属于差序格局,因此它表现出来就是一种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1.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作为社会关系网络中心的自己,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2.差序格局中没有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传统文化中的“仁”字不清晰,没有概念,只有逻辑上的总和,超己的观念只有在团体格局中才能发生
3.差序格局中没有不分差序的“兼爱”观念,在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中很难找到个人对团体的道德要素,“忠”也不是,所有道德标准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
4.差序格局中道德都因所施对象和“自己”的关系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普遍的标准不发生作用,标准会因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不同
因为中国乡土社会初期属于农业经济形态,它不需要一个经常和广被的团体,于是他们的社会采用了“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而道德观念是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即俗称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范。因此在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中,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个网络的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找不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即一个可以应用于任何人的道德观念,于是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
《家族》和《男女有别》两篇作者通过中西社会的对比,以西方社会基础社群的“家”来衬托我们乡土社会基本社群“家族”的概念和特点
西方社会“家”的界限严格明确,由父母、小孩组成,社群功能单一,只有生育功能,在“家”的关系中父母为主轴,子女为配轴,时限非常短,孩子长大便会离开,因此夫妻感情凝合,注重夫妻情感
而在乡土社会的“家族” 中没有明确的界限,由父系单向扩沿组成一个长期经营的事业社群,在这样一个“家族”关系中父子为主轴,夫妇为配轴,因为事业社群讲究纪律和效率,于是排斥私情,夫妻情淡,这种情淡并不是陌生,而是一种高度熟习的了解和默契。原因是因为男女之间由于生理构造的不同导致充分了解非常困难,而求同了解是一种探险,具有破坏性,但是两性恋爱不是事业,同时还会影响稳定的社会关系,恰恰乡土社会是一个事业社群,要求纪律效率稳定,因此要扼杀一切不稳定因素。于是必须人为的安排两者的关系,固形成了男女有别 授受不亲的传统
《礼治秩序》一篇论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社会日常秩序属于礼治秩序,而非单纯的法治或人治。
作者首先通过对法治的推敲,提出法治并非法律本身能够维持社会秩序。
法治是指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治中包含人且离不开人,法律需要靠权力来支持,还要靠人来治,人依法而治。
而人治也并非是依照统治者的喜好制定,从而引出礼治社会的观点。
作者认为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维持礼的是传统即社会所积累的经验,为的是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即满足各分子的生活需要
西方社会的“法”和乡土社会的“礼”都是一种行为习惯,而不同的则是法律是依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而礼则是依靠传统道德即社会舆论来推行。因此法治注重责权和强制,而礼治注重传统和教化。
因为推行礼就是靠教化所养成的个人敬畏感,是主动之举。如果我们对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指看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的仪式。
中国乡土社会形成礼治秩序的原因主要是:乡土社会,世代定居人员流动小,人员相对稳定,加以看重家族存续,人际关系遵照差序格局进行安排。因此要想维持社会秩序平稳有序,就必须考虑到每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差序格局所扩散开去的波浪彼此相撞时,如何避免激起过大的震荡与浪花,于是就需要借助礼治这一广受认可的行为规范,从而消除人与人、家与家、家族与家族以及村落和村落之间的矛盾。
礼治秩序的弊端:注重社会稳定,保守缺乏探究精神、科学精神,导致浅薄的实用主义大行其道,而讲究真理、崇尚科学的现代意识始终未能占据社会主导
《无讼》一篇作者通过以往和现在人们对待诉讼观念的不一致发现中国社会形态的转变,正在从乡土社会蜕变为现代社会。
“律师”是现代社会中一份受人尊重的职业,他们身处法治社会,注重人们的权利和安全,而在古代却被称为“讼师”,是受人鄙夷、不耻的身份。
而背后的原因恰恰是因为两种社会形态所依附的社会秩序不同而导致的。法治社会依照统一规则和采用个人平等主义,而礼治社会遵循差序格局和礼仪传统,在传统的差序格局中不承认有可以实行于一切人的统一规则,以个人为中心的利益分配和关系安排
法治社会中社会形态发展与时而变,由律师和法官执行法律,礼治社会中社会形态发展相对稳定,由尊者权威执行教化。
在乡土礼治社会中追求无讼,是因为打官司有损名誉、关系破裂、后患不断且成本极高。
而回归到现实社会中,普通百姓尤其是乡土中人怕打官司,因为他们不明白、不理解更不会使用现代法律,现代法律常为狡猾败类利用,因此需要继续推行、普及、完善现代司法制度和执行手段,同时改革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
《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三篇通过对三种权力的诠释来辨别社会日常秩序所依靠的规则和力量,人治和法治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法律可依据,而在于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依据的规范的性质。
横暴权力:即上下之别一种源于社会冲突的具有压迫性质的权力,横暴权力的产生源自于一方的生产量必须超过他的消耗品,然后有一些剩余去引诱另一方去征服它,而一个只能生产它生存必需的消耗品的人是没有资格做奴隶的,常常出现于奴隶社会制度。
同意权力:即社会分工的权利和义务,源自于社会契约,常见于现代社会制度。
教化权利:即一种爸爸式的权利,代替社会去陶冶出合于在一定的文化方式中经营群体生活的分子,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
文中作者提到无为政治:
农业经济的帝国是虚弱的,因为皇权不能够滋长壮健,能够支配强大的横暴权力的基础不足,农业的剩余跟着人口增加而日减,而和平又给人口增长的机会
而像秦始皇、隋炀帝等有为的政治或皇权,由于缺乏储蓄的农业经济受不住这种工程的费用,没有足够的剩余,于是皇权消亡。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因为乱久之后又会形成一个没有比休息更能引诱人的局面,皇权力求无为即养民。当积累到一定力量时便又会刺激到皇帝的雄图大略,而皇权为了自身的维持,便找到了无为的生存价值,确立了无为政治的理想。
同意权力是分工体系的产物,只有分工体系发达的社会这种权力才有存在价值,小农经济的乡土社会是可以关门自给的。
教化权利中被教化者是没有选择的权力,因为他所要学习的一套文化是先于他存在的,因此在教化的过程中不存在个人意志。不仅仅限于亲子,凡是比自己年长的,他必定先发生过我现在才发生的问题,因为稳定的文化传统是一张生活谱,乡土社会没有成年的界限,却一定要分清楚长幼次序也是这一因素。
而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人却并不能靠经验作指导,能依靠的是超于个别情况的原则,这种能力与能力、年龄无关,重要的是智力和专业,机会年幼的不怕变,好奇肯试验
教化权利从家庭推广到社会形成了长老统治,而长老统治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引出血缘社会即人和人的权力与义务是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的,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作用、发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常见的继承规则
当社会生产力不足时会形成血缘社会,人与人之间以人情交易,而当生产力提高后血缘社会会结合商业发展出来的地缘形成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完成的事是血缘社会无法完成的权力义务的清算。
《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两篇作者提出了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第四种权力即时势权力
总结作者所提到四种权力:
横暴权力:是在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权力;
同意权力:是在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权力;
教化权利:是在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权利;
时势权力:是在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力。
社会继替指的是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而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这两种过程并不是冲突的,而是同时存在的。而社会结构自身并没有要变动的需要,社会结构的变动是人要它变的,本质原因在于它已经不能满足人的需要。
好比我们用笔写字,笔和字都是工具,目的在于想要把我们的意思传递给别人,可当我们要传递的对象是英国人时,中文和毛笔便不再是有效的工具了,我们需要英文和打字机这些工具。
社会变迁常常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当新的环境发生了,人们最初遭遇的就是旧的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效果,生活上发现了困难。当旧的方法不在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时,它终究会失去人们对他的信仰,守着一个没有效力的工具是没有意义的。而新的方法却又不是现存的,必须要有人发明,或是有人向别种文化学习输入,并且还要经过试验,才能被人接受,完成社会变迁的过程。
而在新旧交替之际不免有一个惶惑无所适从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心理上充满着紧张、犹豫和不安,这时发生了“文化英雄”,它提得出办法,有能力组织新的试验,能获取别人的信任。这种人能够支配跟从他的群众,这种权力是由时势所造成的,因此叫做时势权力。
社会变迁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从欲望到需要。
欲望就是合乎于人类生存条件的,
乡土社会中人可以依靠欲望去行事,而欲望的背后不是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即人造下来叫人这样想的,比如“北方人有吃蒜的欲望,并不是遗传的,而是从小养成的”
而在现代社会人已经具有科学和理性,会根据已知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去计划他的行为。
比如现代社会的人会为了营养而选择食料,而乡土社会的人会根据欲望想吃辣椒而吃辣椒
心得体会:
人是一种文化的产物,高等教育的背后就是培养和训练自己思考的能力,去客观地看待事物、社会、世界,避免以往传统文化中的实用主义。
所谓思考即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其背后的本质,从本质中找寻其规律,从而更好的理解它并运用它去造就更好的世界
当我们身处在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中,对这个新环境的认知十分重要,跟随社会的发展趋势从而培养自身应有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是宇宙间不可违背的法则
所谓强者无非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做事的人,而俗世间所谓的天道个人理解:
强者为尊 照顾弱者 强者为傲 欺凌弱者 弱者不服 以弱胜强 强弱转换 天道轮回
由乡土社会变迁为现代社会的我们需要面对、解决很多问题,于是我们需要阅读方法论的书籍;从熟人社会转变为陌生环境时,我们需要沟通交流和文字书写;为了更好的追求爱情和组织家庭,我们需要对两性关系和生理需求进行了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