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新创世纪》(其三十)之“新民主主义原理”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殊性”(1)

《新创世纪》(其三十)之“新民主主义原理”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殊性”(1)

《新创世纪》(其三十)之“新民主主义原理”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殊性”(1)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殊性如前文所述,笔者认为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原理以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

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殊性

如前文所述,笔者认为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原理以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当长的、很可能会持续上百年甚至数百年之久的人类社会形态转换的过渡时期,可以称之为前社会主义时期。具体来看,我们现在正身处其间的这一过渡时期是从九十多年前的俄国“十月革命”开始的。也就是说,以前苏联和中国为代表的各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其实都并非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当前的社会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而应算做是前社会主义社会;我们既不是自己此前一直认定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不是我们的敌人称呼我们的所谓的“集权的共产主义国家”;我们并没有处于社会主义社会时期而是正处于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或曰过渡的前社会主义时期,更确切地讲,我们目前正处于特殊的前社会主义时期——新民主主义时期,我们的社会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此处采用“新民主主义”的名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只是因为在我国的近代史研究中,习惯于把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运动,如辛亥革命,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而把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为目的的革命运动,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仅此而已。

那么,“前社会主义时期”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从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方面来看,前社会主义时期是特指人类社会在资本主义社会灭亡以后和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之前所经历的过渡时期,就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预言的在资本主义社会灭亡以后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须经历的“短暂的,有些艰苦的,但无论如何在道义上很有益的过渡时期”。(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所谓“短暂”是相对于人类社会成千上万年的发展历史而言的,其绝对时间可能并不“短暂”。)因此,前社会主义社会是在经历了从产生、发展、成熟到最后灭亡的完整的演变过程的资本主义社会覆灭后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其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于资本主义制度所能容纳的生产力水平;而新民主主义时期则是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国家和民族从落后的半资本主义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甚至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所必须经历的过渡时期。同样作为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过渡形态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本质上跟前社会主义社会是相同的,可以看做是特殊的前社会主义社会;而仅就其初始阶段来看,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远比前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因而其所持续的时间远比前社会主义社会的要长。另外,如果从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持续时间长短两个方面考察的话,我们会发现前社会主义社会跟新民主主义社会后一阶段的情形大致相当,但是,决不应因此就认为新民主主义时期包括前社会主义时期或者认为前社会主义社会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后一阶段。因为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前社会主义社会是将会普遍存在的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过渡阶段,而我们当前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出现则体现了人们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体选择性,同时也是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社会发展的客观性_社会形态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_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

对于上述的观点,有些持怀疑态度的人可能会感到难以接受。因为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原理,如果当前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已经足够发达的话,那我们就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如果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不够发达,那么就应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就算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真的存在一个作为过渡阶段的前社会主义社会,那也是当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从而人类社会冲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藩篱以后的事情。因此,在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当前阶段,我们就应该直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干嘛非要别出心裁地发明一个所谓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呢?这是否只是你的主观臆断和自欺欺人的幻想呢?

平心而论,上面的这些疑虑确实不无道理。在当前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下,就全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据着无可否认的主体地位并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不会马上消亡。如果仅仅从理论上来考虑,那么新民主主义时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确既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也没有存在的可能性。然而,人类社会是在现实的世界里而非理论的真空中发展演变的,历史从来都不是以直线的方式前进的,其产生的结果往往会有多种可能性。以我们中国为例,如果仅仅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来看,我国社会当前的生产力水平所对应的生产关系应该是资本主义制度,而不是别的更落后的或者更先进的社会制度。要我们承认这一点,无疑是很困难的但却是必须的,因为这是事实。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原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要求。而就现实情况来看,在全球各主要国家里,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应算做是中等或中上等,同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较我国更加先进和更为落后的国家,如美国和印度,都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而且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远未达到日暮途穷、行将灭亡的地步。那么,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居中的国家,从理论上讲,我国同样应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而不应有其他的可能性。然而,事实上我们国家绝对不是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我们的朋友还是敌人都一致认定这一点。难道我们国家真的是处在所谓的“新民主主义时期”吗,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上述看似矛盾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偶然因素在客观规律作用下所呈现出来的必然结果。我们知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其在阶级社会里具体表现为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间的阶级矛盾。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范围内,某种生产关系或者社会制度建立以后并非一成不变的。相反,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起初具有极大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并跟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因而曾对生产力产生过巨大推动作用的生产关系,渐渐地开始在很多方面显露出与发展了的社会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应的情形。这在现实生活中具体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就必须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以适应发展了的新的社会生产力状况的要求。但是,在阶级社会里,这种调整只能在统治阶级利益允许的限度内进行,其根本目的也并不是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而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阶级统治。因此,当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要求生产关系做出进一步的实质性的调整时,统治阶级必然会运用各种方法阻止其实现,从而它所代表的旧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就成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到障碍。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旧有的、落后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并最终使得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矛盾全面爆发,导致社会革命产生。于是,代表新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先进阶级,领导人民群众通过暴力革命消灭了过时的生产关系以及作为其代表的没落的统治阶级,建立起与高级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从而人类社会得以进入新的、更高级的发展阶段。由此可见,在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过程中,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产生社会革命的根本动力,而在某种社会形态末期无法调和的社会矛盾则是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再加上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所产生的先进阶级发挥的政治领导作用,这样,一场导致更高级的生产关系诞生的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就此拉开了帷幕。

社会发展的客观性_社会形态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_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

上一篇: 社会责任感的意义
下一篇: 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