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是以群体为对象,运用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与卫生科学、社会和行为科学以及卫生管理学等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影响人群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评价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制定疾病防治的科学对策。预防医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呢?通过研究环境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生物遗传因素等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分布规律,及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演变规律,以制定维护健康,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举措的一门科学。预防医学主要包含的内容医学模式、健康观与三级预防的策略和措施。群体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生物、物理、化学和社会等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常用医学统计学方法。人群健康研究的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健康状况评价,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和生命质量评社区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及预防。本学科的特点预防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基本理论观点包括:以预防为主的观点大卫生观点生态平衡观点疾病的因果多元性观点量化研究观点依法治理观点本学科的特点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重点为影响健康的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采取的对策更具积极意义。研究方法更具宏观与微观结合。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整个人群受益三级预防措施仅病人受益治疗潜在疾病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对人群健康影响的比较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对人群健康作用的比较第二节医学模式与健康观一、医学模式解释和处理医学问题的方法。是医学临床实践活动和医学科学研究的治理思想和理论框架。什么是医学模101.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3.机械论医学模式4.生物医学模式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1生物医学模式概念:用生物学的方法研究和解释医学,对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及生理、病理状态下的各种生命现象进行深入研究,致力于寻找每一种疾病特点,生理病理变化,发展相应的生物治疗方法。12生物医学发挥的积极作用生物医学在保护人类的健康以及对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保护作用,是长期以来在医学科学界占统治地位的思维方式,也是大多数专科医生用以观察、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13生物医学发挥的积极作用随着自然科学各个领域不断取得进展,医学家广泛地采用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对人体进行步步深入的研究。人们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从整体到系统、器官,直至现在的亚细胞和分子水平。
在这几百年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人们对病原的认识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在防治某些生物源性疾病诸如消灭长期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方面,成绩尤为巨大。14注重生物医学方面的诊治已形成思维定式难以改变用静态的观点考察人体导致医患关系疏远15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疾病谱发生了很大改变,用生物医学模式已不能充分解释现代卫生保健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1979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导致疾病的原因是生物、心理、社会诸方面的,因此,也应该从这几个方面来寻找对抗和治疗疾病的方法。16bio-psycho-socialmedicalmodel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并非简单否定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而是对生物医学模式的完善和超越。综合研究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综合影响。更能全面、客观地指导人们认识和解决现代社会的卫生保健问题。18卫生服务饮水卫生垃圾处营养住宅、交通生活方20为医学发展指出更明确的方向,拓宽了医学研究领域。揭示了医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示了医疗保健事业改革的必然性22Healthcompletephysical,mentalsocialwellbeing,23WHO宪章:“健康是整个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健康是动态的。健康关注的应当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不仅是生物人,而且是具有复杂心理行为过程的社会人,这使医学的着眼点扩大了,也使医学研究的领域扩大了。24什么是健康观:对健康的看法。共经历了消积健康观—积极健康观的两个阶消极健康观“无病就是健康”,忽视了生理、病理和心理方面更复杂的过程,属于生物医学模式。积极健康观–整个身体、精神和社会活动的完好状态,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包括综合性保健观念的三级预防。261974年加拿大卫生与福利部前部长MarcLalonde发表了一篇题为ANewPerspectiveCanadians的著名报告,把影响健康的因素归纳为四大类:人类生物学、生活方式、环境及卫生服务的可能性。在4大因素基础上,社会经济环境和个人因素所占比重最大。27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社会环境(社会经济、职业、教育、文化等因素);行为生活方式-消费类型、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医疗卫生服务-包括医疗、预防、康复等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等医疗卫生设施的分配和利用,医疗制度等。生物遗传因素-造成先天性缺陷或伤残。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29健康决定因素(determinantshealth):决定个体和人群健康的因素,即影响健康的因素。
社会经济环境: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社会福利与医疗保险制度、文化背景与人际关系、教育与工作环境。个人因素:生长发育状态、生活行为、生物学特征、遗传因素等。30功能达最高状态的曲32第三节疾病三级预防策略与公共卫生措施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以及健康决定因素的特点,把预防策略按等级分类,统称为三级预防(threelevels33第一级预防(primary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或根本性预防。第二级预防(secondaryprevention)也称临床前期预防。在疾病潜伏期,为阻止或延缓疾病而采取的措施。第三级预防(tertiaryprevention)即临床预防,在疾病期为减少其危害而采取的措施。个体预防群体预防全球预防34概念:病因预防或根本性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采取的预防措施,是预防和控制的根本措施。主要包括: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两个方面。健康促进:促进环境的健康,使人群避免或减少对病因的暴露,改变机体的易感性,是健康人免于发病。健康保护:对易感人群实施特殊的保护,避免疾病的发生。35制定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政策和策略,如全民健身运动计划、预防高血压纲要、居民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等;采取具体措施保护环境;面向大众推行保健措施和开展健康教育,如预防接种、定期体检、慎重使用抗菌36概念:在疾病潜伏期,为阻止或延缓疾病而采取的措施。
搞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37需要做好如下工作:(1)定期开展健康检查,疾病普查及筛查以及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2)宣传教育群众,认识疾病,有病早治。(3)提高医务人员诊断水平,发展适宜的敏感性高的诊断方法和技术。概念:也称临床期预防,即预防病情恶化,防止并发症、病残和死亡、促进康复,努 力恢复患者的劳动和生活能力,延长寿命。 39主要工作内容: (1)对已患某些病者,及时治疗,防止恶化。 (2)对慢性病患者通过医学监护,减少疾病 的不良作用,预防并发症和伤残; (3)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废者通过康复医疗, 使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 第一级预防:防止疾病发生,降低发病率,促进健康 第二级预防:防止疾病发展,降低病死率,保护健康 第三级预防:防止病残及康复提高生存率,恢复健康 42“未来的医学是预防医学”,并不是指不需要治 疗,要实现“人人健康”,还须要个体医学和群体 医学的同时发展,以及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每一个个体的治疗,无不包含着预防的成分。所以 应用三级预防的观念作为卫生工作的策略,才能符 合以健康为目标的医学。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尽管 近代医学的分科越来越细,每个分科中所存在的预 防成分不会改变或削弱,而且越来越互相渗透、融 合和加强。
公共卫生(publichealth):通过有组织的 社区力量,高效率地预防疾病、延长寿命、 促进健康的科学和艺术。 441、公共卫生的使命 2、公共卫生必需的职能 3、公共卫生体系 451.公共卫生的使命 预防疾病;保护环境;预防意外伤害; 健康促进;灾难事故的应急处理;保证卫 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 监测、评价和分析卫生状况; 公共卫生的监护、研究和控制; 公共卫生制度和政策的制定; 评估和促进公平的卫生服务; 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 保障个体和群体卫生服务的质量; 减轻突发事件和灾难对健康的危害。 47公共卫生机构:代表政府提供服务; 卫生保健提供者:医院等提供技术服务; 公共安全组织:预防和处理紧急情况; 环保、劳动保护和食品安全机构; 教育、体育促进机构和组织; 娱乐和文艺组织; 民政、慈善机构、社区及与健康有关的组织 48社区 医疗保健服务提 供体系 企业 政府公共卫 生机构 学术机构 媒体 保障人群健康 公共卫生体系:政府和有关的合作伙伴 49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 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 全社民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50《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曰:“不治 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中医学院蕴含丰富的预防医学思想和 观点。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51一、强调整体观念。 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在预防 中注重“天人相应”,同时注重“形神统 一”,因此中医的预防医学思想认为:疾 病的发生与内、外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内经》提出“避其毒气”、“虚邪贼 风,避之有时” 52二、提出“治未病”的预防为主。 “治未病”是指在疾病的防治上,应该未病 先防,提高强调人体正气,以增加抗病能 顺时调养饮食调养 精神调养 药物调养 针灸调养 保养和维护正气 强壮体质 预防疾病 53两者从医学模式来看:中医学强调 “整体观”,讲“天人合一”。“形神统 一”重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 与现代医学的“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的观点一致。两者有相似的医学模式和疾 病预防思想,两者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 54目的: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成功胜任医务工 作,奠定理论和方法学基础。 1.有益于完全理解医学目标、内涵。按照“三级预 防”的原则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2.有益于树立预防为主的医学观念,掌握预防知识 的概念,运用预防医学手段进行社区卫生服务。 3.改善医学思维方法,培养理性、逻辑性和因果推 断的思维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