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应激性心理障碍.doc

应激性心理障碍.doc

应激性心理障碍.doc应激性心理障碍人在生活、工作和学习时需要适度的精神紧张。但是影响人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紧张是有害于健康的。任何人在生活中都难免遇到不幸事件,每个人也都可以..

应激性心理障碍人在生活、工作和学习时需要适度的精神紧张。但是影响人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紧张;是有害于健康的。任何人在生活中都难免遇到不幸事件,每个人也都可以学会对付应激、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的方法。克服应激性心理障碍可以用下面六种方法予以解决:之一:精神胜利法。在你的事业、爱情、婚姻不尽人意时,在你因经济上得不到合理对待而伤感时,在你无端遇到人身攻击或不公正的评价而气恼时,在你因生理缺陷遭到嘲笑而郁郁寡欢时,你不妨用阿精神调适一下失衡的心理。之二:难得糊涂法。这是心理环境免遭侵蚀的保护膜。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糊涂"一下,以恬淡平和的心境对待各种生活紧张事件。之三:随遇而安法。生活中,每个人总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件,生老病死、天灾人祸都会不期而至,用恬淡的、随遇而安的心境去对待生活,你将拥有一片宁静清新的心灵天地。之四:幽默人生法。当人受到挫折或处于尴尬紧张的境况时,可用幽默来化解困境,维持心态平衡。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使沉重的心境变得豁达、开朗。之五:宣泄积郁法。宣泄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悲伤忧郁时不妨与亲人朋友倾诉,或进行一项你所喜爱的运动,也可以作一次旅行来改变心境。

之六:音乐冥想法。当你出现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时,不妨试看去做一次"心理按摩"音乐冥想。社会发展到今天,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DuBois教授所说:“现代人已经不那么需要抵御毒蛇、猛兽的袭击,也不太需要去对抗饥寒交迫的窘境及其他有伤身体的危险,但他们必须对付排得满满的日程表、交通、噪声、拥挤、竞争以及其他人为的紧张情境。与主要是操心狩猎和采集食物的原始时代相比,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与社会需求要复杂得多,因此,处在现代社会的人也要紧张得多。”从健康和疾病的角度看,人们的心理状态、社会文化背景等导致的过度精神紧张与适应不良,成为现代人的主要病因。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和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突发性应激事件也日趋增多,应激性心理障碍的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精神卫生和公共卫生工作者加入到应激性心理障碍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中,尤其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已成为灾害精神病学的研究热点。威胁到个体的生命、身体或是精神世界的完整,带来异乎寻常痛苦的人生遭遇称为创伤性事件。创伤性事件并非罕见,我国仅各类自然灾害平均每年就使2亿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上人为事故、交通意外、暴力事件的受害者,构成不容忽视的巨大群体。

巨大的灾难一下子就把人推向了绝境,很少有人能够承受应付灾难的足够力量。在死亡、损伤、失去面前,抚平人们心灵伤口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心理救治。美国“911”后立即成立了心理创伤救治小组,对爆炸案的受害者进行跟踪式的专业心理疏导。研究表明,对经历创伤性应激事件的人们进行心理疏导的理想状态是:当不可逆转的灾难降临时,以临床医生、心理医生、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们组成的救援人员能够形成一个有力的心理支持体系,使得灾后人们的应激性心理障碍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虽然我国目前尚没有一个机制上的保障能使这些理想的做法得以实现,但可喜的是,在《中国精神卫生规划2002-2010》中,有专门涉及精神卫生救援的预案,规定今后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突发的人为事故发生,都需要精神卫生工作者直接参与现场救援工作。因此,应激性心理障碍是现场流行病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同时,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造成的损失惨重,应激性心理障碍作为灾害的严重影响之一值得引起更多的注意和更加深入的研究。应激,其英文“stress”一词的意义是指我们通常所感受到的紧张或压力。医学心理学将应激定义为:个体在事件或环境刺激下通过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

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以下几层涵义:应激是个体对环境威胁和挑战的一种适应和应对过程;应激源可以是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应激反应可以是生理的、心理的和行为的;应激过程受个体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近十几年来,以现代应激学说的代表人物佛克曼(Folkman)为首的研究者越来越强调认知评价在应激作用过程中所起的核心作用,将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和心身症状等应激有关变量,分别从“应激源”(刺激物)、“中间(介)变量”和“应激反应”这三个方面进行认识(图16-1)。并进一步指出,中间变量按其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又可分为内部资源(认知、应对以及个性等)和外部资源(社会支持等)。(二)应激源应激源(stressor)是指引起机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广义的应激源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躯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性的应激源。(1)躯体性应激源:是直接作用于躯体而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包括理化因素和生物学因素,如温度、湿度、噪音、毒物、振动、微生物和躯体疾病等。(2)心理性应激源:是指各种心理冲突、挫折情境、人际关系的紧张不和睦、焦虑、恐惧和抑郁等各种消极情绪以及不切实际的凶事预感等。

(3)社会性应激源:人们生活在自然界又活动在社会环境中,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动荡都可以成为应激源,如战争、动乱、天灾人祸、重大的政治经济制度变革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负性生活事件。(4)文化性应激源:是指当一个人从一种熟悉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语言环境以及风俗习惯迁移到陌生的环境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时,需要人们去适应和应对生活中文化方面的变化。(三)应激反应应激反应(stressreaction)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个体在生物、心理、社会方面的变化,常称为应激的心身反应(psychosomaticresponse)。一般性应激反应可以分为躯体性、心理性和行为性三类,这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从各个侧面去探讨的。实际上在强烈的应激源的作用下,三者是共同发生的,而这三种反应又是相互影响的。在我们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应激反应,是一种综合反应。近年研究的综合性应激反应有以下几种。1、亚健康状态(sub-health)亚健康又称第三健康状态(thethirdhealthsituation)。是指人处于完全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现代社会随着竞争和冲突的加剧,人们常感到“生活得很累”。这种慢性疲劳和精力低下的表现就是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精神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可导致崩溃的发生。这个过程是渐进性的,虽然每人的时程不同,但形式基本相似,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应激唤醒阶段(stressarousalstage),主要是失眠、不安和焦虑;能量储备阶段(energyconservationstage),有慢性的疏懒,持久的疲劳,烟、酒消耗增多,淡漠;耗竭阶段(exhaustionstage),慢性的有抑郁、心身疲惫、社会孤独,极端的可产生自杀念头等。2、崩溃(burnout)是指一种心身耗竭状态,通常是指由于强烈的心理应激而带来的一种无助、绝望的情感体验。崩溃的出现通常是长期超负荷的运转导致的体力与精神的极度耗损,在此基础上再遭遇一些重大的生活事件而造成的。崩溃具有以下特点:表现为体力耗竭,常有频繁头痛、恶心、疲劳、睡眠不良 等;体验情绪耗竭,有抑郁、绝望情感;呈现精神衰竭或变态,对人、对己、 对周围的一切都持消极态度;自暴自弃的情感。一些从事“助人职业”的人们 (如教师、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家及咨询师等)比较从事其他职业 者更易有此体验崩溃。一些重点中学的毕业班学生在家长、学校、社会的舆论压 力下会有此体验,许多体育竞技者在训练和竞赛后也常有此体验。

不过,对多数患者来说,崩溃是可逆的,也是可以预防的,应激前的有氧运 动、注意营养、劳逸结合,有助于预防崩溃的进展。 3、创伤后应激障碍 有时人们处于高度应激情境时并不表现应激现象,只 是在事件过去后一段时间才体验到应激反应。重大生活事件除了对健康造成即时 损害以外,还会产生“余波”效应,也就是原发事件所引起的后续影响。这种在 创伤经历一段时间后再发生的应激综合征称之为延缓应激障碍,中国精神障碍与 分类标准第3 版(CCMD-3)用创伤后应激障碍代替之。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焦虑障碍,常常发生于强烈应激和长期处在下列情境 时:个体的必须的基本需求受到威胁;基本是无法控制的事件;由于其它 应对方法不能利用或无效而被迫使用防御机制。创伤后应激障碍常见于自然灾害 如洪水、台风、地震,或者是突发的灾难性事故如火灾、飞机失事及爆炸、恐怖 活动等。灾难的研究表明,只有少数人在事件发生时立即体验应激,而多数人均 呈现延缓应激反应,出现在威胁过去后数天或数月之后,Erikson 对西维琴尼亚 洲水灾的两年后随访调查发现,每一个受灾者都在事件后有焦虑、激惹、夜惊、 记忆损害及内脏不适的复合症状。 延缓应激反应也常见于被强暴的受害者,如战俘以及被绑架的人质。

有研究 称,目睹越南战争时严重轰炸的幸存者约有1/3 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由于该病 发病率较高,加之往往病程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故成为近年 的应激性心理障碍的研究热点。在本章第二节将详细对其进行阐述。 (四)应激性心理障碍 现代心身医学理论认为,机体在任何时候,只要有心理活动,就会有生理反 应,也就是说,应激反应无时不在。但一般而言,应激反应并非都是坏事,心理 学研究表明,应激与工作、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 形曲线关系,即只有在适度应激 反应的状态下,人才能取得最大业绩,过高或过低的应激反应均会使得业绩减退。 因此,早在20 世纪30 年代,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Selye)就提出过积极应激 和消极应激概念,认为只要是适度和正常的应激反应,就不会对个体产生危害。 因此,有应激反应并不一定就有应激性心理障碍的发生。 只有在应激反应过度时,才会导致个体功能障碍或器质性病变,即发生应激 性心理障碍(stress mental disorder)。应激性心理障碍主要是指应激造成的个 体精神神经反应和心理功能障碍,具有如下特征:发病因素与应激源有时间相 关;机体有神经或心理功能障碍;多数与某种特殊个性类型相联系;疾病 经常有缓解或复发倾向;不符合躯体疾病诊断标准。

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两个疾病诊断系统,即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DSM-IV)及国际疾病分类第 10 版(ICD-10)均在分类中将应激性心理障碍归 纳为急性应激障碍(ICD-10 中称急性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三 种类型。 二、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 人们面对同样的生活事件时,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应激状态。其影响因素有: 个体的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人格等。 (一)认知评价 认知评价(Cognitive appraisal)是指个体对遇到的生活事件性质、程度和意 义做出推断。事件的认知评价直接影响个体的应对活动和心身反应。 1、认知评价过程 拉扎罗斯(L.Lazarus)和他的工作小组将个体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过程 分为三级: (1)初级评价 是指个体在某一事件发生时,立即对其进行的最初估计, 判断情境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即回答“我是不是有麻烦?”等类似问题。 (2)次级评价 是判断个体的应对能力是否与情境的要求相匹配,即要回 答“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做?”这类问题。伴随着次级评价,个体会同时进行相 应的应对活动。 (3)再评价 是建立在前两级评价引起的反馈基础上,对情境意义及应对 结果进行的再次评价,将导致初级评价的改变,以及相应的应对技巧的调整。

2、影响认知评价的因素 人们将一个事件评定为应激性事件,至少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与事件 相联系的情绪、事件的不确定性及事件对个人的意义。 (1)情绪 相互作用理论认为情绪与认知相互依赖,情绪可以从四个方面影 响个体所采用的处理方式和应对过程:当环境中存在异常时,情绪是一种早期 的警告信号,使人们停止正在进行的事物,而注意更重要的事情;记忆系统可 将情绪和相应的事件细节储存起来,当碰到相同或相似的事时,人们对该事件的

上一篇: 培养孩子的宽容和包容心,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
下一篇: 应激可表理为2种状态分为()哪2种?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