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课标与考题,明确复习要求
材料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关于本课学习内容的规定
选修Ⅰ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必修Ⅱ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必修Ⅲ
(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知道诗经、楚辞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材料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本课学习内容的规定
1.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材料三:2012——2019年全国卷考核要点分析
题号
主要知识点
能力或素养要求
13国Ⅰ24
墓葬反映的秦国集权统治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19国Ⅱ24
秦国修造大型水利工程原因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18国Ⅲ24
战国时期的铁器分布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15国Ⅰ24
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水平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17国Ⅱ24
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条件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18国24
墨子科技成就的基础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17国Ⅲ24
文字由繁到简的原因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15国Ⅱ24
儒家学者称颂三代的内涵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15国Ⅱ40
孟子的法治思想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17国Ⅰ47
季札称贤原因及出使南方意义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17国Ⅱ47
颜回的思想主张及其受重视原因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结论:
(1)通过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的形式考查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大变化及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如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及影响、生产工具的进步、农业和商业发展条件及状况、儒家思想的内涵及意义、政治、经济及文化逐渐走向统一的趋势等。
(2)注重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尤其渗透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和运用,如中央集权的上层建筑对兴修水利的积极影响、思想观念、文字变化和科技成果的现实基础等。
复习要求:
(1)通过知识梳理和问题解答的形式掌握春秋战国大变革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方面的重大表现,理解各方面变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改革变法的历史必然性。
(2)通过真题训练的方式,提升学科能力与素养,理解唯物史观的内涵,提高史料信息的获取与历史解释的能力与素养。
二、依据教材与资料,整理必备知识
(一)用列表、板书或思维导图形式整理知识
1、宏观知识梳理
时期
政治
经济
文化
阶段特征
春秋战国
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争霸、战国争雄、列国变法、由分封体制向集权体制转变。郡县制逐步取代分封制,官僚制逐步取代世官制。争霸中民族融合加速。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典型。
铁犁牛耕和兴修水利,税制改革加速井田制瓦解,列国变法逐步确立了土地私有,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共同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
家庭手工业兴起,私营工商业兴起。
出现大都会,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1、百家争鸣(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基本主张)
2、哈雷慧星、《甘石星经》、《石氏星表》、司南、九九乘法表、筹算等
3、《诗经》、楚辞《离骚》《人物龙凤图》等
社会大变革(转型)时代
2、商鞅变法
A.变法背景:
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
(1)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2)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形成且力量壮大,试图通过变法掌握政权,发展封建经济。
(3)军事上:春秋争霸,战国兼并,诸侯割据混战,各国希望通过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
(4)思想文化上:文化繁荣,“百家争鸣”,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武器。
具体背景:
(1)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2)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
(3)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B.主要内容与影响
经济
措 施
影 响
1、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正式废除井田制,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为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提供了保证;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3、统一度量衡
便利了经济文化交流,是经济领域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
政治
1、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秦国的兵源得到了可靠的保证。
2、推行县制
强化了中央集权。
3、制定秦律,轻罪重罚
有利于变法的彻底执行,加强统治;但过于严苛。
军事
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增强了士兵作战的勇气,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扩大了统治基础。
思想
焚诗书
加强了思想控制;但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是一种摧残。实质是文化专制。
D.变法成功的原因
(1)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符合地主阶级的要求。
(2)商鞅变法的措施全面彻底。
(3)“商君之法”已经深入民心。
(4)法家思想奠定了变法的理论基础。
(5)商鞅同守旧派贵族的论战,扫除了变法的思想障碍。
(6)秦孝公的支持。
(7)商鞅个人的改革精神,不畏权贵,执法如山,讲求诚信,取信于民。
3、思维导图(学生作业)
(二)创设问题情境,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1、阅读下列材料,概括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革表现在哪些方面?
周平王东迁后,王畿的土地日益缩小,政治、经济实力大大衰落。从此,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朝聘和述职,当时的各大国诸侯均被连绵不断的战争消耗得筋疲力尽,这为诸侯国内部的卿大夫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会,他们在经济上掌握了大量私田和隐民,在政治上有了自己的独立行政机构和所属的官吏“家臣”或“家宰”,在军事上有自己的车队,甲兵和徒兵。这些有势力的私门,宛如一个个独立王国。综观战国七雄,哪一国变法主动和彻底、措施得力,哪一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就迅速增强,在当时军事兼并战争中就占有主动地位,就能较好地完成古代文明向中世纪文明的历史性转变。春秋时代,职官制度经历了从世卿制到任官制的发展过程,战国时期,各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变法运动,剥夺了旧贵族的特权,建立了一整套官僚制度,开创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新局面。春秋前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野”之间的疆界有所淡化,个别国家如晋、楚等开始出现郡县制,至战国时代,各国普遍推行了郡县制,以此作为一种强化中央集权的有效体制。——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知识 新视野》(引自《三维设计》)
参考答案:
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国卿大夫崛起;各国变法推动社会转型;职官制度逐渐从世卿制到任官制转变。郡县制逐步取代分封制,中央集权加强。
2、阅读下列材料,概括指出春秋战国转型时期文化发展具有什么特征?
史料 到了春秋时期,“礼仪文化渐渐转化,形式化的仪典文明渐渐转变为理性的政治思考和道德思考”,说明春秋时期理性思潮的泛起,是文化发展的一种现象。与此同时,春秋文化的另一大特点就是人本思潮的兴起,“与春秋时代同时期的其他文化相比,中国思想文化在春秋时代的特色却是神本观念的明显衰落和人本思潮的兴起。”由于各家各派进行文化重建时的角度、方法和途径都有所差异,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转型模式:儒家从历史文献的经验中去找寻解决问题方法;道家从“天”和“自然”的规律中去找寻社会和人生的规律;法家从政治法律层面去分析解决时代的课题,这几乎就是纯粹的政治革新派的主张。诸子其他各家也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研究解决问题,为着解决相同的时代课题,却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切入点和学术路径,最终又都落脚于对社会人生的论述上。诸子百家在构筑其思想体系时对于前诸子时代的文化,几乎都采取了“述”与“作”相结合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方法。孟子在稷下学宫,受法家影响。《孟子·尽心上》说:“舜为天子,皋陶为士(法官),瞽瞍(舜的父亲)杀人”,该怎么办呢?孟子认为,法官应该把瞽瞍逮捕起来,舜不能去禁止,因为这是依法办事。仅从这一点看,说明孟子也有法治思想。——摘编自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引自《三维设计》)
参考答案:
理性思潮泛起;人本思潮兴起;文化转型模式多样;诸子百家的论述都落脚于社会人生;诸子百家的治学态度都是述与作(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儒家学说受到法家思想影响(各派学说相互影响)。
3、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史料 “三晋攻夺我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郡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史记·秦本记》
(1)从这段史料中可以看出哪些信息?
秦国僻居西方,比较落后,在争霸中处于劣势。秦孝公颁布求贤令,急于改变秦国落后局面。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商鞅变法具有历史必然性?
铁犁牛耕出现并逐步推,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形成且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发展封建经济,纷纷进行改革变法。
春秋争霸,战国兼并,诸侯割据混战。实力落后的秦国要在争霸中生存下去必须变法图强,秦孝公对此深有认识。
法家学说的传播为改革变法提供思想武器。
4、(2015·山东高考·47)(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问题: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10分)
参考答案:
变化: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2分)
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变法的产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8分)
5、阅读下列材料,说明商鞅变法取得怎样的成效?又有什么局限性?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四 (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五 太史公日: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参考答案:
打击了旧贵族,发展了地主经济,壮大了军事力量,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增强了国力,实现富国强兵,收复了失地,为秦的统一创造条件。
但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是后世土地兼并、贫富分化严重的根源。变法措施严酷,焚诗书,废礼乐,导致暴政统治,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
附一: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转型的原因与特征
(1)原因
诸子学术兴起和春秋战国文化转型的根本原因在于“礼乐”文化的失范,即“礼乐”文化丧失了它应有的社会和文化功能,它已不再适应这个变化了的社会。旧有的文化不再能解决时代所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处理自然、社会、个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治理社会、国家,如何安顿人生等课题。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正是在重重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之下,围绕着解决上述问题而展开他们的思考和理论探索的。
(2)特征
①诸子百家各自在构建其思想体系时始终面临着一对矛盾,即“述”和“作”的取舍选择。各自的侧重点和取舍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思想倾向和学术特色。儒家注重于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吸收,也就具有了保守主义的特色;道家突破传统“截断”文化之流力图使社会和人生摆脱各种束缚,因而具有自由主义的特色;法家提倡政治社会的变革,对现实的关注多一些,具有现实主义的特色;墨家以宗教似的说教完备其理论体系,具有神秘主义的宗教倾向和特色。
②春秋战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处于不停地剧变之中。因此,文化思想也体现了这一历史的旋律,即“变”与“求变”的思想。道家的辩证法思想基本上都可以当作“变”的哲学来理解。庄子说:“故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法家的韩非对于变异的思想则论述的更为透彻,他说:“世异则事异”“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春秋战国社会一直处于转型的剧变时期,文化作为社会现实的反映和理论的抽象,一方面是对社会“变”的真实写照;一方面包含有人的理性化的思考和理想化的创造。因此,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既是对他们所处时代的描述,又是他们对于未来社会人生的理想化的构思和设计。总之,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是他们回应那个时代社会转型的丰硕成果,是社会转型所引发的一场文化转型。(引自《三维设计》)
附二:诸子百家中相互对立的观点
(1)政治主张: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2)人性论: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法家性恶论。
(3)人与自然关系: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庄子主张“顺其自然”。
(4)人生态度: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避世,强调“超脱”。
(5)人与人的关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墨家主张“兼爱”“非攻”。
附三: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
时段:公元前770~前221
阶段特征: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中国古代社会进入大变革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变化。
铁犁牛耕取代了石器木器和人力耕作,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水利灌溉事业因此得到发展,随之公田逐渐抛荒、私田得到开发。这些都为新的生产方式即小农经济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关系也逐渐改变。井田制被土地私有制取代,地主阶级形成并壮大,要求建立起符合其利益的政治制度,向集权制过渡成为必然,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即是体现。在旧的统治秩序瓦解的同时,激烈而残酷的争霸战争刺激各国相继掀起变法运动,变法运动又反过来加剧了社会变革。随着诸侯国势力壮大,周王室势力衰微,不仅失去对地方的控制,“工商食官”制度也遭破坏,私营工商业兴起,原有对宗法制和礼制的尊崇也难以为继,官学被私学取代,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由于战争频繁以及经济、文化交流,各民族逐步融合,为秦朝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奠定了基础。随着政治统一成为时代趋势,战国后期在思想文化上也出现了统一的趋势,如以荀子为代表的儒法结合,书同文等。
三、利用高考真题,提高能力素养
春秋战国时期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2013·全国新课标卷I高考·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2.(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3.(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4.(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5.(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6.(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7.(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8.(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9.《容斋随笔》说:“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独秦不然……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任用外来人才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原因之一
B.秦国对人才的待遇高于其他六国
C.战国时人才不能自由流动
D.秦国只任用外来人才
10.《史记·商君列传》:“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上文体现的思想是( )
A.严刑峻法治国
B.肯定社会变革
C.激进功利主义
D.主张君主集权
二、非选择题
11.(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奠孔颜,乃其时也。”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6分)
12.(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
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与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
参考答案:
1.C.2.A.3.C.4.A.5.A.6.C.7.D.8.D.9.A.10.B
11、【答案】
(1)原因:道德品行高尚;天资聪颖,领悟力强;深谙孔子学说,尊师重道;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
(2)原因: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
12、【答案】(25分)
(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5分)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5分)
(2)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6分)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6分)
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3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