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在包括印度在内的南亚国家,种姓制度根深蒂固的存在了3500多年,这种旧时代的陋习虽然在法律上被废除,但是在生活中成了印度民间的金科玉律。严重制约了印度的发展。这种将人分等级的制度是如此的严重,及时很多低种姓的民众为了摆脱这种桎梏而选择信奉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和佛教,仍旧无法减少这种歧视,因为印度本土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也将人分为三六九等。
印度种姓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在公元前1500年,莱斯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向南经阿富汗入侵到印度北部,征服了当地的原住民,因为当时印度已经有非常灿烂的恒河文明,当地的居民属于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建立了早期的种姓制度,征服者雅利安人将整个征服的印度土地上的人分为五等,将社会构想为由四个阶层(瓦尔纳)组建出的结构:婆罗门(教师、学者、祭司)、 刹帝利(战士、贵族)、吠舍(农民、商人、手艺人)以及首陀罗(劳务者),其中首陀罗是由各类被征服的部落和敌人组成的,他们大多从事低贱的职业。后来印度南部和东部出现了大量的反印度教暴乱,这些暴乱被平定后,这些战俘直接成了奴隶,被称为贱民(不可接触者)从事最卑贱的职业,而首陀罗地位得以提升,贱民则成了社会最底层。
印度等级制度
印度的贱民,多由罪犯、战俘或是跨种姓婚姻者及其后裔组成。因为他们的身份世代相传,不能受教育、不可穿鞋、也几乎没有社会地位,只被允许从事非常基层的工作,例如清洁秽物或丧葬。由于“贱民”被视为不可接触的人,因此四个瓦尔那的人严禁触碰到其他贱民的身体,贱民走过的足迹都要清理抚平,甚至连影子都不可以交叠,以免玷污他人。由于贱民毫无社会地位,因此至今印度仍然经常发生贱民因不慎接触到四个瓦尔那的人而被殴打甚至杀害的事件,而这些动手之人有一部分甚至躲过任何法律责任。
印度贱民
种姓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将社会上各个阶层,职业和种族进行固化。在中世纪的欧洲,游牧部落,以及东亚的春秋战国时期,元朝时期,乃至明清时期都有类似的制度,但是从没有任何一个地区的阶级制度如此的顽固,持久以及等级森严。
印度贱民
雅利安任统治了印度差不多1000年,公元前6世纪末期,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征服印度河平原一带。这是有记载的印度社会与其它文明的第一次政治接触。大流士一世统治的印度河平原被划为数个省。在大流士之后侵入印度的是来自欧洲的征服者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波斯帝国的衰落导致他可以长驱直入亚洲,其兵锋所及最远之处就是印度。但是大流士和亚历山大对印度的征服时间非常短,因为印度的历史大多没有保存,所以他们留下的印记非常少。
阿育王
接下来的从印度的公元前三百年到公元1200年,印度分别建立了孔雀王朝,贵霜王朝,笈多王朝,后笈多王朝,以及拉其普特时期,各类征服者从印度北部山口入侵到了印度。其中在孔雀王朝,贵霜王朝时期佛教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但是从笈多王朝开始,婆罗门教也就是印度教开始在印度大力的发展,佛教在印度衰落下去了。因此种姓制度在印度逐渐的加强。征服者们发现 种姓制度是如此的有效管理庞大的国家。因此无一例外的保留了种姓制度。而被征服者每一次的征服都会往下排,降低了自己的种姓阶级。
伊斯兰教的兴起
从公元1200到近代19世纪的印度,共600年,印度又出现了2个伊斯兰教的征服者,一个是一个阿富汗奴隶建立的德里苏丹国。由于德里苏丹国由奴隶建立,因此不重视出身,重视能力,很多卖身为奴的钦察人得居高位。这个国家也是一个奴隶制国家,而种姓制度加上奴隶制,国家的上层是伊斯兰教徒,而下层人民依旧是四种种姓制度互相压榨。这个国家最著名的就是阻挡了蒙古人的征服。
莫卧儿王朝
印度最后一个伊斯兰教征服者建立的国家是莫卧儿王朝,1398年,德里苏丹国遭到帖木儿的入侵,此后不断衰败。1526年,帖木儿后裔巴卑尔带着从西边奥斯曼土耳其进口来的大炮和奥斯曼土耳其火枪教练替他训练的火枪手入侵印度, 建立了突厥化蒙古人的莫卧儿帝国取代之。
莫卧儿帝国统治者是信奉伊斯兰教、 波斯化的蒙古人。帝国政府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波斯语是宫廷、公众事务、外交、文学和上流社会的语言。而基层则是印度各种姓普罗大众组成,主要信仰婆罗门教,使用梵语,印地语,泰米尔语等数百种印度语言。
这两个帝国都大力的打压本土的印度教贵族。在很多邦都是一群伊斯兰教贵族,和伊斯兰教军队控制着99%的印度教徒,莫卧儿王朝时期,穆斯林得到了大力发展,很多印度低种姓和贱民出身的人为了摆脱高种姓人的欺压而选择信奉伊斯兰教。莫卧儿帝国的统治者非常鼓励这种行为。但是在原来的伊斯兰教贵族那里,这些临时该宗的穆斯林依旧比他们低级。莫卧儿王朝时期确实也改变了很多印度教的陋习比如对印度的寡妇殉夫、杀婴、童婚、神灵裁判等都加以禁止,鼓励寡妇再婚。
泰姬陵
英国殖民者的到来,以及印度基督化的破产
160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第一批船只到达印度,他们先后打败了葡萄牙人和法国人,最后打败了莫卧儿王朝的统治者,经过250年的发展,英国人在印度建立了非常稳固的文化和制度,他们来到印度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为了赚钱,一个是为了传教,因此刚开始的时候,为了获得印度民众的支持,大量的传教士被派往印度。这也是印度基督教的大发展时期,其中大部分的信奉基督教者都是最底层的民众。成为东印度公司有力的支持者。同时在印度,殖民政府通过法律的方式推行西方教育,以及废除大量的印度种姓制度的陋习。比如英国殖民者立法严厉禁止寡妇自焚的陋习。
英国殖民者的到来
但是印度教贵族,以及大量的印度籍军官,他们都是高种姓人所充任。强烈的反对英国殖民者将印度基督教化和现代化的改革。这也是1857年印度大起义的由来。印度教伊斯兰教徒对英国人在底层中推行基督教的行为非常抵制,最终造成了全印度的反英运动。英国人在锡克教徒,以及廓尔喀人和基督徒都支持英国人,最终在这些人的支持下,英国最终平息了叛乱。虽然英国人镇压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反抗,他们也做了妥协,那就是不再支持锡克教和基督教在印度的发展。
印度骚乱
同时英国将印度彻底殖民化,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的管辖,由英国政府直接管理,在整个印度的文官体系中,大量的适应印度贵族和伊斯兰教贵族。同时印度版图的40%和人口的25%保留在562个主要王侯领和王侯领地内。英国人为了更多的获取印度的财富,甚至某种程度强化了这种种姓制度在印度的发展。
甘地
在印度独立运动时期,印度教领袖甘地,尼赫鲁都来自高种姓。其中甘地的父亲,卡拉姆昌德·甘地是当时的土邦首相。而尼赫鲁出身于克什米尔的一个富裕的婆罗门家庭。姓尼赫鲁的原因则是因为祖先受蒙兀儿皇帝垂青赐予其祖先居所在运河而搬迁到运河边,因而改名,所以尼赫鲁代表“运河”之意。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从字面上翻译中文意为运河的红宝石。
尼赫鲁
尼赫鲁领导改革了古代印度民法,试图改革印度教,从法律上取消种姓制度。虽然表面上取消种姓制度,但成效不彰,碍于印度社会发展不均的问题,种姓制度依然以不成文的形式普遍存在着,尤其是在乡村及贫穷的地区里。
印度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中的种姓制度
虽然在印度至今有很多低种姓的人改宗,信封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但是大部分的低种姓人口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这么做,因为他们已经一无所有,种姓制度除了是阶级划分之外也是职业划分,如果他们改宗,他们连赖以为生的手段都没有了。
印度基督徒
而且基督教内部也有种姓之分,婆罗门与贱民改宗后,仍然保留了原来生活习惯,印度教徒对待他们态度相去甚远,在泰米尔纳德邦婆罗门、首陀罗、贱民也都有自己种姓的天主教神父,信徒举行仪式与礼拜位置也不同,即使他们在一起做礼拜,领圣餐时要婆罗门领了之后,贱民才可领。基督教在印度亦会受到主流宗教的敌视。2008年夏季,极端印度教团体印度青年民兵在奥里萨邦展开对基督教徒的大规模攻击,杀害基督教徒与纵火焚烧教堂、孤儿院及信徒的家 。伊斯兰教徒在印度也有划分,在不同的种姓制度之间,印度的伊斯兰教徒都不会跨种姓通婚。
一位锡克教父亲参加基督徒女儿的婚礼
印度政府也在努力消除印度国内的种姓制度,印度独立后,为了保证低种姓人和贱民的教育和求职权力,印度还实施了著名的“保留政策”,不仅在议会两院为他们保留了一定比例的席位,而且在所有政府机构和国营企业中为他们保留高达27%的名额。另外,还给低种姓出生的学生一定比例的升学名额。
但是在印度种姓制度对今天的印度社会特别是印度农村仍然保留着巨大的影响。种姓层级最高的婆罗门不及人口的4%,却占有七成的司法权及接近半数的国会席次。就算在天灾时,贱民亦饱受歧视,得不到最基本的援助。如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尔邦的阿拉里亚发生水灾,然而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的集中地,灾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协助,令大量灾民死于水灾当中。
印度种姓骚乱
2015年,印度总理的老家古吉拉特邦政府将50%左右的高等教育名额和政府职位专门按比例留给“其他落后阶级”,富裕的帕特尔人对这项针对低种姓人的优惠政策非常不满,最终酿成大规模骚乱,只要“弱势群体照顾政策”存在,他们就该被纳入“弱势群体”范畴。
印度的警察属于刹帝利阶层
2016年2月21日,印度北部哈里亚纳邦警方与要求增加种姓配额的贾特人示威者发生冲突,死亡人数已上升至10人,另有150人受伤。
印度的这种按照种姓而不是才能分配职位的做法,不是消除而是固化了种姓制度,以及加大了各种姓之间的矛盾。也是阻碍印度内部团结发展的绊脚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