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图片
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由于发展不均衡、利益不平衡和价值观失衡等引发的社会思想异变、社会舆论失控以及社会情绪极端倾向等问题,都将对社会稳定构成潜在威胁。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2013年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指出:“我国社会情绪总体的基调是正向为主,但存在的一些不利于个人健康和社会和谐的负向情绪基调不容乐观。困难群体中一些本该同情却欣喜、本该愤恨却钦佩、本该谴责却赞美的‘社会情绪反向’值得警惕。”在物质相对充裕的今天,如何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有效应对价值追求和思想领域的多元倾向,加强社会思想引导、社会舆论调控与社会情绪管理,是需要我们认真解决的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等各方面改革的深入推进,原有的社会一元状态逐渐被打破,市场经济催动的以物质追求为主的个人意识不断觉醒,社会主体在多元思想的冲击下追求自我、张扬自我。外来的冲击和内在的孕育,使国人的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复杂格局。人类社会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主体的自觉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处在从传统向现代剧烈转型中的中国,主体的觉醒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和实用性。外来的诱惑与内部的反差、社会整体的进步与少数个体的失落,随着中国向后工业化过渡进程的不断加速变得更加显著,一个携带极端情绪的社会群体的出现,是现代化进程必然要付出的代价。在此背景下,思想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习近平同志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因此,国家只有牢固主导主流意识形态,保持强大的舆论调控能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稳步提升社会情绪管理水平,并以主体思想引导社会舆论和社会情绪,将社会舆论培育成主流思想与社会情绪良性互动的可靠平台,才能在多元价值的冲击中牢牢把握社会管理的方向。
个体对社会的理解会以不同的情绪状态表达或发泄出来,从而形成不同的社会情绪表象。应该说,我国的主流舆论在社会思想的多元趋势中一直牢固筑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阵地,既为社会情绪提供了有效的传播途径,也在社会主流思想的宣扬中为健康、积极、理性社会情绪的生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民心,社会主流舆论阵地不断稳固,深化改革、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积极有为、奋发进取和宽容理性的社会表达方式也正在构成我国的主流社会情绪。但我们还应看到,随着社会转型与改革深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正日益多元,多种社会矛盾与利益的相互交织、相互冲突,导致一些消极、不健康乃至极端的社会情绪产生。不少事实清楚、是非分明的违法、犯罪事件发生之后,网络上却会出现对当事人报以同情乃至赞扬的舆论。如果不是社会情绪的极端暴戾倾向,那么网络舆论的变态扭曲绝不会出现。这种现象所暴露出来的,不仅仅是国家对网络舆论控制乏力,更说明主流媒体在新媒体时代,在与网络媒体的博弈中,价值引导、是非判断和真假澄清的能力有所弱化。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社会情绪很可能被快速传播并无限放大,对社会主流思想下的社会舆论阵地形成直接挑战。社会主流舆论阵地应当成为社会情绪的反映渠道,并对社会情绪进行有效管控。然而,我国当前的主流社会舆论存在渠道不畅等问题,导致网络成为社会情绪发泄的重要领域,这对主流媒体的舆论主导权和调控力形成了巨大挑战,也为负面社会情绪的传播与放大提供了信息爆炸的平台。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围绕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充分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社会主流思想引导社会舆论调控,以社会舆论调控管理社会情绪,牢固把握社会舆论阵地的主导权,实现社会思想引导、社会舆论调控和社会情绪管理的协调互动,既能为社会反向情绪找到有效的宣泄途径,也能将威胁社会稳定的因素控制在社会主流思想的价值共识之下。
历史证明,每当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每当社会文明达到一定高度,每当社会改革走向一定深度,社会有机体便会出现一些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一个偶然的事件,也许能够造成社会情绪的集体失控和社会舆论的完全失灵,导致社会主流思想的价值颠覆。当前,中国已进入改革和发展的攻坚期和转型期,以人口红利为基础的改革所能释放出来的经济潜力已所剩不多,推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未来,经济体制的深层变革、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将成为中国社会的基本动向。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情绪会随着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的多元化发展而出现分化,人们的社会情绪也需要以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渠道得到表达,而只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为社会情绪提供科学的思想引导,才能将社会转型中的不稳定因素消解于无形。
(作者系河北工程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 杨英法 聂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