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均辉
近期幼儿园安全事件频发,北京朝阳区某幼儿园的虐童事件更是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相信这段时间大家的朋友圈都被刷屏了,时间过去将近一周了,很多激烈的情绪也都逐渐趋于缓和,在此,我不会对这种事件再多加议论,而是聊聊事件背后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情绪。
自媒体时代,微博、微信公众号逐渐成为社会监督的一种重要手段,很多事件因为自媒体的关注和追踪,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这些被广泛报道的事件被公众时刻讨论、关注是值得肯定的,公众虽然不能在法理上参与裁决,但是更多的社会参与无疑是社会透明度的体现,促进的是公民社会的发展。可见,社会参与和社会监督是必要的。
自媒体的关注,一方面促进了社会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也引发了社会情绪的改变。很多事件的曝光都会引发大量的社会聚焦,这些聚焦的目光背后也饱含着大量的社会情绪。以北京市为例,11月下旬两起个案都受到了全国广泛的关注,迅速成为“公众事件”。然而这两件事本来没有任何联系,却因为相继发生且涉事群体都处于弱势地位,于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引发了社会情绪的改变。
这两个事件一出现,网上的批评之声就携云裹雷般扑面而来,很多人开始发表评论、争议,这很正常。之后,很多自媒体也开始忙碌起来,抓紧时间写各种文章,配合热议的观点对事件进行评论,事件的真相还没有结论,于是只能在真相之外弄出一点“名堂”,他们的文章往往使用质疑、愤怒的词汇,标点也往往是感叹号和问号。很多人看完这样的公众号文章,情绪被瞬间调动起来,自己也变得异常愤怒,接下来就是评论和转发。最容易受感染的就是利益相关群体,比如在京工作人员和家长群体,这也是事实,至少笔者的朋友圈当时“拆”事件被在北京工作的朋友刷屏,“虐”事件被家长刷屏,不过他们的刷屏有个共同的特点——转发公众号的文章。
可见,微信公众号一方面向公众阐述了事件,另一方面也“引导”了公众的情绪。
北京的这两个事件很多人的情绪是愤怒,大多数网评是一股“貔貅十万,孱弱书生何足畏哉”的气势。这些情绪要怎么理解呢?
部分情绪我们可以理解为单纯的发泄,他们确实是在对人性的“恶”做谴责。此外还有两种情绪或心理状态需要注意,一种是“焦虑”,是个人的焦虑,也是整个社会的焦虑;另外还有一种就是应激障碍。
作为对危险境况做出的情绪反应——焦虑会引起明显的生理反应,比如心跳加快、出汗、呼吸不畅、胸闷等,这是个体焦虑一般都会出现的情况。焦虑的人往往是对现实无能为力的,无法解决面临的困境与危险,于是手足无措,变得焦虑了。在这次的幼儿园事件中,最开始焦虑的就是当事孩子的家长,他们发现自己的孩子被伤害后,面临巨大的压迫感和无助感,然而报警并不能立刻解决问题,于是到幼儿园门口聚集,讨要说法并求诸网络。
网络的迅速扩散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愤怒,各大新闻媒体和微博、微信公众号也快速介入。与新闻媒体严肃的报道相比,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更“生动”,富有情绪,很多人开始转发公众号的文章,这些文章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情绪,很多人开始变得不理性,甚至编造谣言,一些谣言被转发后光明正大的变成了“事实”,进一步误导了公众,引发情绪的爆发。可见,事件中情绪的爆发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也体现了焦虑的另一个特点——非理性。
我们每个人都会竭尽全力地想要摆脱焦虑的情绪,但可能无济于事。有时候,一个人感觉自己正无能为力地陷入由恐惧和自我防御机制所编织的罗网之中,这个人就会紧紧抓住自己的妄想不放手。这种妄想大多数时候都是不合理的信念。比如,在幼儿园事件中,很多谣言其实并不难拆穿,只不过很多人因为焦虑而变得不理性,抱着自己的“妄想”而不愿撒手。
这种无能为力、非理性的焦虑,不仅仅是个人的情绪体验,个人的焦虑通过传染会扩大为社会焦虑。其实,很多人可能已经发现了社会焦虑的情绪。现在的社会整体存在焦虑的情绪,这些情绪来源于工作、住房、婚姻、医疗等现实因素,这些社会焦虑正是个体焦虑的集中体现。
很多社会事件被广泛报道后会引发另一种社会心理的产生——应激障碍,应激障碍是个体在突发事件后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很多人在经历车祸、地震等灾害、事故后都可能产生应激障碍,比如经历车祸的人会时常回忆起一些恐怖的画面,不敢再开车,情绪异常敏感,过度警觉,严重时影响工作和生活。这些片段分别对应了应激障碍的几种表现形式:创伤后再体验、回避与麻木、高唤起和社会功能的减退,社会应激障碍同样如此。
虽然没有统计过我们每天会接触多少负面的公共事件或公众事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每天都会从媒体上接收大量的负能量。长时间的接触负面新闻不仅会引起个人的应激障碍,也引起了社会的应激障碍。
很明显,当下的社会情绪已经变得异常敏感,很小的个案经过放大都会变成令人瞩目的公众事件。公众的敏感性提升之后不再满足于等待对真相的调查,公众变得更加警觉,不相信权威的介入,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
社会应激障碍的另一种表现就是冷漠,因为受到太多负面新闻的刺激,一次又一次的批判、愤怒已经让公众的感官变得异常麻木,当再一次发生熟悉的事件后,部分公众不再觉得自己应该去谴责,去批判,他们怀疑这件事情的真伪,怀疑纰漏者的动机,也怀疑其他参与评论的人的动机,结果就是不再理会这样的事件。
变得敏感和变得麻木是两个极端,就像两把利刃,割裂了原本温情的社会。
不论是社会焦虑还是社会应激障碍,最后导致的结果是相同的——信任系统的崩溃,公众变得不信任政府的治理能力,不信任社会成员的行为动机,给整个社会戴上了一层厚厚的“软猬甲”。
心理学一直提倡个人对自己的情绪管理,我想社会也是一样的,对社会情绪的管理也是迫在眉睫。有时候感觉自己真的不想被社会的舆论所把控,但是每当朋友圈被刷屏时,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好奇,进去看个究竟。如果每个人都能理性的管理自己的情绪,那么社会情绪也许就会回归正常的轨道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