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知识精英的论断要考虑当下的社会情绪

知识精英的论断要考虑当下的社会情绪

知识精英的论断要考虑当下的社会情绪知识精英的论断要考虑当下的社会情绪,高福,大众,院士,知识精英

当下社会情绪_当前我国社会情绪的现状_社会情绪有哪些利弊

1月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的几句话,引发了人们对他2020年疫情开始时话语和论文事件的回忆。

这足以证明,任何一位拥有话语权的知识精英大众熟悉的公众人物,下某一个结论的时候,必须考虑时下的境况和大众情绪。

社会情绪有哪些利弊_当下社会情绪_当前我国社会情绪的现状

01

引发大众对高福院士不满的是这几句话:

我们医院应该预约制,看病要预约,医院不是菜市场,不是排队抢菜,不能一得病就去排队。过去我们一得病就去挤医院,一得病就到急诊去排队,如果大家都停留在这样的认知,我们的医改永远很难改革好,因为医疗资源就是多少都不够用的。

换一个角度看,这些话有一点道理,目前如果一有了病就去医院,势必会造成医疗挤兑,应该让有限的资源用在最有需求的病人身上。

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些病因为就医不及时,会延误治疗。这也是现实。尤其是在大众情绪不稳定甚至大起大落的时候,这种太过“理性”且与大众情绪背离的断论足以引起反感和声讨。

就是说,他做出这个判断的语境不合适。

人们为何对他怨念这么大呢?

原因主要有,一是论文事件,二是他说过的一些当时语境下不恰当的话。论文的事,他的回应是,这是一篇回顾性分析,并没有 “隐瞒实情数据”。

争议最大的就是他曾说过的“没有证据显示人传人”、“可防可控”、“老人、儿童不易得”等言论。

作为当时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之一,中科院院士,人们对高福院士期望颇高,而且非常相信他说的话。但紧接着,他说的这些话被推翻。由此开始,高福院士身陷舆论危机,再加上疫情的严重性一度超出人们的想象,人们对他的怨念也越来越大。

当下社会情绪_社会情绪有哪些利弊_当前我国社会情绪的现状

02

毋庸置疑,所谓专家,基本是各自独特领域的分析家,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因此说是一言九鼎也并不为过。

因此,与普通民众的人微言轻相反,专家的话语非常可能影响公共决策,进而直接影响社会的未来、民众的生活长远走向。

当年武汉疫情爆发的时候,高福院士因为在公众面前的一段话,受到广泛的质疑,最终成为网络攻击的对象。

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是,他发布此番言论的时候,大众正处于几乎是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恐慌中。在那种境况下,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触及整个社会敏感的神经。有点类似他3日说这番话的语境。

当年他的话是基于其本身的职责或者是能力所说,后续的发展恰恰出乎他的意料。这更加证明了,在没有确证之前,说话、下结论必须具备科学的依据。

当下社会情绪_当前我国社会情绪的现状_社会情绪有哪些利弊

03

这就涉及到一个不得不直面的、绕不过去的话题:专家的公信力。

如果说专家群体的信用破产属于危言耸听,但专家群体社会身份被矮化,则是不争的事实。

当互联网的普及让民智大开,专家们不得不从封闭空间走向公众空间时,他们的学识和道德注定了会被放在阳光下接受检验。阳光驱散雾霭,人们终会发现谁坚持理性科学,谁在故意说谎,在误导社会。

当个性张扬成为文化趋势,知识传播的通道被网络无限打开,精英叙事必然面临去中心化的思潮解构。

精英的存在本来是帮助大众瞭望未来迷雾的,让普通人更能看清楚世界的真相,但是现实中,有一些专家依靠自身的“高地”优势,要么迎合权贵,要么无底线扑向利益。

具体表现在,或者没有能力引导社会的进步,或者利用社会弱势的特征,牺牲公共利益,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精英堕落了,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无助。精英把自己的社会责任甩掉之后,普通民众的生活会多出更多的迷茫。

说到底,知识分子本应该成为社会的良知,本应该深入民间了解疾苦,不应该高居象牙之塔,想当然地设计未来,甚至失落良知,迎合利益,丢弃本分。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必须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让知识精英回归初心,真正担当起社会解析者的神圣职责。(via 亦媒亦商)

当前我国社会情绪的现状_当下社会情绪_社会情绪有哪些利弊

上一篇: 进一步提高枞阳县村(社区)社会治理能力的思考
下一篇: 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