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贺梨萍
方舱医院,在中文里听起来让人联想到“诺亚方舟”,但方舱医院的提出者、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更愿意称其为“方舱庇护医院”。在他看来,这更为准确,也体现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据中国之声报道,此前的4月5日,由王辰发起的“方舱医院建设与管理研讨会”在武汉中南建筑设计院举行。王辰和与会专家、方舱医院建设运营相关负责人共同复盘:生命方舟如何不负众望?
王辰在讨论会上表示,“实际上就是利用已有的大型建筑,比如会展中心,其次是体育馆,迅速提供一个能够大量收治传染病患者的地方,而且这个地方要有一系列特殊的安排。”
武汉于2月5日启用首批三家方舱医院,随后的三周时间内,又陆续建立起13家方舱医院。这16家方舱医院一共可容纳13000个床位,截至3月10日,运转35天的方舱医院为大约12000名新冠患者提供了护理。随着疫情在武汉的逐渐平息,床位使用率趋近于零,方舱医院相继休舱。第一家于2020年3月1日关闭,截至3月10日,所有方舱医院都已休舱。
而作为方舱医院的主要改造设计方,中南建筑设计院医疗健康事业部总计牵头完成21个方舱医院的改造设计工作。“总的来讲,我们改造设计方舱医院的主要类型包括体育场馆类建筑改方舱、展览工业类建筑改方舱,还有教育类建筑改方舱。”
在研讨会现场,中南建筑设计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剑华介绍,“在改造设计方舱医院过程中,我们把握了几个原则,第一就是安全性,医护人员的安全至上;第二,实用性,低成本、快速;第三,全面性,包括它的给排水、供电、通风等方面都要进行综合的考虑。”
参与该场研讨会的专家一致认为,因为湖北省90%以上的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都在武汉,所以,方舱医院的建设大大改善了不同病情患者的分布状况,提高了整体救治、护理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在举行这场研讨会之前的当地时间4月2日,全球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在线发表了一篇聚焦中国建设和启用方舱医院(Fangcang shelter hospitals )的文章。该文章由王辰团队,以及德国海德堡大学全球公共卫生研究所等团队共同完成,王辰为该文章的通讯作者。
王辰等人认为,中国在应对COVID-19疫情时启用方舱医院的经验表明:未来一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舱医院可以被强有力地采用。尤其适用于其他的流行病,但也可以用于其他规模大或快速增长的涉及疾病或损伤的事件,比如大规模中毒或自然灾害。
虽然疫情在中国逐渐平息,但COVID-19大流行正在全球蔓延,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正面临传统医院床位短缺的问题,这些医院正在为数量迅速增长的COVID-19大患者提供护理。王辰等人提到,中国已开始援助意大利、伊朗、塞尔维亚等国家,作为国际合作的一部分,中国已将方舱医院的所有政策、管理手册和临床指南翻译成疫情迅速增长的其他国家的语言。中国还向其他国家派遣了具有援建、运营方舱医院经验的专家,为当地政府提供咨询服务。
在这篇文章中,他们阐述了中国在新冠疫情期间启用的方舱医院的概念和发展,描述它们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功能,讨论方舱医院成功的关键问题,并考虑其他国家应将方舱医院作为应对COVID-19的一部分。
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柳叶刀刊文:详解武汉方舱医院如何运转》
从2月3日起,也就是武汉疫情最严重之际,政府决定迅速协调启用集中收治确诊轻症病人的大型医疗场所,将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改造成方舱医院。回过头来看,这项举措被认为是中国此次疫情防控的关键之举。
当地时间4月2日,全球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在线发表了一篇聚焦中国建设和启用方舱医院(Fangcang shelter hospitals )的文章。该文章由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团队,以及德国海德堡大学全球公共卫生研究所等团队共同完成。王辰为该文章的通讯作者,也是武汉建设方舱医院的主要推动者。
王辰等人在文章中首先指出:为应对新冠疫情(COVID-19),中国首次采用了方舱医院。方舱这个词,在中文里听起来让人联想到“诺亚方舟”,它有点类似野战移动类医院,但它指的又是一个新颖的概念:大的、临时建立的医院,一般由公共建筑(如体育场馆、展览中心)改建而来,用来将轻度至中度症状的传染病患者和家庭、社区隔离开来,同时提供医疗照顾、疾病检测、食物、住所及社会活动。
方舱医院可以迅速建立,为没有严重或危重疾病的患者提供大量的病床和适当的护理。如果病情恶化,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可以将患者转移到更高级别的医院进行更复杂的治疗。方舱医院还可以提供情感和社会支持,帮助病人从人生的困难阶段中恢复和走出来。
武汉于2月5日启用首批三家方舱医院,随后的三周时间内,又陆续建立起13家方舱医院。这16家方舱医院一共可容纳13000个床位,截至3月10日,这16家方舱医院为大约12000名新冠患者提供了护理。
随着疫情在武汉的逐渐平息,床位使用率趋近于零,方舱医院相继休舱。第一家于2020年3月1日关闭,截至3月10日,所有方舱医院都已休舱。
作者们认为,中国在应对COVID-19疫情时启用方舱医院的经验表明:未来一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舱医院可以被强有力地采用。尤其适用于其他的流行病,但也可以用于其他规模大或快速增长的涉及疾病或损伤的事件,比如大规模中毒或自然灾害。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们阐述了中国在新冠疫情期间启用的方舱医院的概念和发展,描述它们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功能,讨论方舱医院成功的关键问题,并考虑其他国家应将方舱医院作为应对COVID-19的一部分。
武汉为什么要建立方舱医院
武汉疫情发展过程中,一度让当地医疗系统处于高压状态。作者们提到,今年2月初的时候,武汉指定收治COVID-19患者的医院没有足够的床位,成千上万的轻度中度COVID-19患者不得不被送回家进行隔离和观察。
正是由于医院床位短缺,武汉需要一种快速大规模的方法来隔离和治疗轻度中度患者。疫情在武汉达到最严重程度的时候,每天新增数千人感染。鉴于这种实际情况,武汉通过改造展览中心和体育馆于2月5日开设了三家方舱医院。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武汉又新启用13家方舱医院。
武汉疫情期间,方舱医院的患者流动。
随着疫情在武汉的逐渐平息,床位使用率趋近于零,方舱医院相继关停。第一家于2020年3月1日关闭,截至3月10日,所有方舱医院都已休舱。
在启用方舱医院之前,无法住院的新冠患者或疑似患者只能在家隔离。家庭隔离在传染病流行中也是应对措施之一,它是替代医院隔离的一个重要选择,隔离者在家隔离期间需要改变行为,但不需要额外的基础设施投资。
然而,作者们提到,中国决定不将轻度中度的COVID-19患者在家隔离,原因有很多。
第一,家庭隔离使患者的家庭成员处于危险之中。中国早期流行病学证据显示,半数以上的COVID-19患者家里至少有一名家庭成员患有此病,所有聚集性感染中的75%-80%发生在家庭内部,提示家庭内传播率高。
第二,患者如果在家隔离可能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把自己最关心的人置于感染疾病的风险之中。
第三,家庭隔离不太可能完全有效,因为它不能被严格执行。病人可能会打破在家隔离的规定,外出办事、娱乐或锻炼。
第四,在家隔离很难组织医疗护理、频繁监测疾病进展,并及时将在家隔离的患者转到医院治疗。COVID-19可由轻度或中度恶化为严重疾病,需要迅速转入医院治疗。武汉在启用方舱医院之前,在家隔离的患者从出现严重症状到进入三级医院接受重症监护的时间长达10天。方舱医院大大减少了这些延误。
作者们指出,对武汉地区日益增多的COVID-19患者进行医院隔离是不可行的,而家庭隔离也是不可取的。因此,中国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控制武汉的疫情。鉴于此,中国政府和相关专家提出了方舱医院:在一夜之间可建成的大型卫生保健设施,提供隔离、分诊、医疗护理、监测和转诊、居住和社会活动。
方舱医院“三区两通道”。
方舱医院建在现有的公共场所中,这些医院还通常设立“三区两通道”避免交叉感染,即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以及医务人员通道、患者通道。
三大特点:快速建设、大规模、成本较低
方舱医院虽然有一些历史先例,如临时医院、应急野战医院、应急避难所、医院隔离病房等,但与以往用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设施相比,作者们认为,这次的方舱医院具有三种不同的特点。
方舱医院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功能。
他们在文章中总结,方舱医院这三个特点,使得它们特别适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武汉暴发的COVID-19疫情。
第一个特点是快速建设。方舱医院可以很快建成,因为它们建在现有的实体基础设施内。武汉首批三家方舱医院在29小时内完成了改造,提供了4000张床位。改造过程中,原本用作其他用途的建筑(如体育场馆或展览中心)被改造成了医院。这个过程涉及到一些室内空间的重新设计,以及购买和安装床、医疗设备和用品,以支持护理、监测和生活。
武汉疫情期间,方舱医院的位置和容纳能力。
第二个特点是大规模。方舱医院一旦被转换为医院服务功能,会让医疗能力大幅增加。中国建立在3周内建立的16所方舱医院一共可以提供13000家医院床位。截至3月10日,这16所方舱医院为大约12000名患者提供了护理。
这些方舱医院有效地支持了中国在应对新冠疫情时提出的“应收尽收”政策。
第三个特点是建设和运行方舱医院的成本较低。投资成本低是因为,将公共场所改造成卫生保健设施可以避免昂贵的新实体基础设施建设。同样,一旦疫情平息,这些建筑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用途,避免对空间的长期低效利用,这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考虑因素。
运行成本低则是,方舱医院需要的医生和护士比传统医院少。医务工作者和患者之间的比相对较低,原因有二:第一,所有的患者都有相同的初级入院诊断,降低了护理的复杂性;第二,所有的患者都只有轻微到中度的疾病。通过对轻中度病例的隔离和治疗,武汉方舱医院减轻了更高级别医院的负担,那些医院可以为COVID-19重症患者和其他需要重症或复杂护理的患者提供呼吸支持和重症监护病房。
文章提到,湖北省90%以上的严重病例都在武汉,COVID-19患者定点传统医院的空床率从2月4日(第一家方舱医院启用之前)的4%上升到了2月22日(16家方舱医院启用)的16%。方舱医院根据症状严重程度改善了患者的分布,提高了整体护理效率。
五个基本功能:提高了中国应对COVID-19的效率和有效性
除了上述三大特点之外,作者们还总结了方舱医院的五个基本功能。
第一个基本功能是隔离。在方舱医院建设之前,武汉成千上万的轻中度COVID-19患者被送回家隔离。轻度至中度症状的患者通常比重症患者更活跃,因此与他人的接触也更多,增加了传播的可能性,并将家庭和社区成员置于危险之中。方舱医院对患者的隔离效果优于家庭隔离。
方舱医院入院标准。
第二个基本功能是分诊。方舱医院为中国的卫生系统增加了一个额外的护理水平,从而为COVID-19患者提供了一个战略性的分诊功能。符合入院条件的轻度至中度COVID-19患者在方舱医院隔离治疗,而重症至危重COVID-19患者在传统医院接受治疗。
这一战略分诊功能释放了传统医院的压力,因此,方舱医院很可能提高了中国COVID-19反应的效率和有效性。方舱医院允许武汉市卫生系统优先为传统医院中有严重至危重疾病的患者(约20%的COVID-19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同时为有轻度至中度疾病的患者(约80%的COVID-19患者)提供适当的医疗服务。
第三个基本功能是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包括抗病毒、退热和抗生素治疗;氧气支持和静脉输液;以及心理健康咨询。为了支持医疗服务,在第一家方舱医院启用几天后,武汉的医护人员就可以使用由云平台支持的电子信息系统,并与更高级别的医院进行连接,进行记录保存、数据传输,以及对医疗质量和结果的监控。
第四个基本功能是频繁监测和迅速转诊。通过简单的转诊,方舱医院纳入到了整个武汉市卫生系统中。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每天多次通过测量呼吸频率、体温、氧饱和度和血压来监测病情的进展。一旦患者出现相应情况,即会被迅速转诊。医护人员还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检测,如核酸检测和CT扫描,以确保在特定患者中迅速确认是否日益恶化。
截至2月29日,也就是第一家方舱医院休舱的前一天,方舱医院转移到更高级医院的患者总数占所有方舱医院患者的13%。2月29日之后,这个比例增加,因为所有在方舱医院休舱前还没有出院的患者都统一转移到更高级别的医院。
总体而言,作者们指出,与选择在家隔离相比,方舱医院可能大大缩短了从出现严重症状到被送往更高级别医院的时间。
第五个基本功能是提供基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基本生活的功能,包括住宿、食品、卫生等,当然这对大量患者是必要的。此外,社会参与旨在促进患者的康复,并减轻COVID-19诊断和隔离可能导致的焦虑。
王辰等人写道:中国将方舱医院设想为一个患者社区,患者与COVID-19阴性人群隔离,但患者之间相互支持,参与社会活动。医护人员除了提供医疗保健外,还提供情感支持;社区活动一般包括一起吃饭、看电视、跳舞、读书和庆祝生日。
值得其他国家借鉴,中国派遣专家援建方舱医院
在武汉暴发COVID-19疫情期间,方舱医院隔离了成千上万名患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和护理,并完成了重要的分流功能。
王辰等人在文章中表示,早期的描述性证据表明,方舱医院是中国成功控制疫情的主要原因。自2月18日开始,也就是第一家方舱医院开始接收病人的12天后,武汉的确诊病例数量稳步下降。随着新增感染人数持续下降,中国暂停了所有方舱医院。
作者们提出,未来的研究可以聚焦建立方舱医院对COVID-19发病率和人群健康结果的因果影响。
而方舱医院成功运行的背后还有一些关键因素。他们在文章中指出,作为防疫战略的一部分,方舱医院需要多种支持性战略和解决方案,包括人力资源战略、沟通和公众参与战略、治理结构,以及预防院内感染和为患者提供一定程度隐私保护的措施。
另外,虽然疫情在中国逐渐平息,但COVID-19大流行正在全球蔓延,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正面临传统医院床位短缺的问题,这些医院正在为数量迅速增长的COVID-19大患者提供护理。
王辰等人提到,中国已开始援助意大利、伊朗、塞尔维亚等国家,作为国际合作的一部分,中国已将方舱医院的所有政策、管理手册和临床指南翻译成疫情迅速增长的其他国家的语言。中国还向其他国家派遣了具有援建、运营方舱医院经验的专家,为当地政府提供咨询服务。
他们强调,面临COVID-19大流行的其他国家应考虑使用方舱医院作为其公共卫生应对措施的一部分。他们相信,通过纳入方舱医院,世界上许多国家和社区可以加强对当前COVID-19流行以及未来流行病和灾害的应对。
他们指出,未来大型公共场所(如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展览中心、体育馆、工厂和仓库)的设计和施工应该整合一些功能,促进将来可能向方舱医院的转换。例如室内设备可以快速移除、入口足够大到可通过医院病床以及降低相互传染的风险的通风系统等。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