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看千年古国,大唐盛世,举世瞩目。再观中国古画,唐代绘画以其恢弘的气势,磅礴的色彩,留下了璀璨夺目的一笔。
唐朝自建立之初,国势鼎盛,形成了一个艺术文化的发展极其繁荣的时代,以人物、山水、花鸟等丰富的种类为题材,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画家,传承了流芳千古的佳作。其独具一格的审美,可谓是中国绘画在这一时代前所未有的成就。
唐代的人物画——仕女图
中国绘画在唐代走向成熟时期,人物画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呈现出独树一帜的风格。其仕女画中的人物形象,即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秀骨清像,也不同于明清时期的弱不禁风,而多以雍容华贵、浓艳丰满为典型。
图1
在《中国绘画通史》一书中,王伯敏就曾关于当代绘画表示:“这与‘唐人之所好’分不开的。”杜甫的诗句“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享具丰实”,可谓是大唐盛世的真实写照,物产丰富,社会开放,女性的羁绊也相对较少。唐代的画家即融百家之彩,绘盛世之风,推陈出新,形盛唐之豪迈。
盛唐是人物画的一个空前绝后的盛况时代,以“丰满”为时尚的女性人物进入画中,绘画题材极尽丰富,各种派别样式逐渐分开,各式各样的人物画盛极一时。唐代的人物画可谓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特定的人物组合和布局,逐渐完善了中国绘画的形式,是古代初具样式的画派性质。
图2
吴道子就是其中极具成就的画家,画工出身的他在人物画和山水画上都有着很高的造诣,其画迹可谓“落笔惊风雨”、“笔才一二,象已应焉”,更被后世尊称为“画圣”。他的画法突破了传统的细巧谨慎,其行笔豪迈,颇具气势,创造出一种莼彩条的笔法。
他的画还富有鲜明的立体感,这是因为他发展了梁朝张僧的晕染法,在焦墨痕迹中,略施猜测,形成深浅之分。据说,现存的《送子天王图》就是吴道子的作品。唐代人物画在后世也形成了颇深的影响,五代宋元的诸多画家都曾临摹或借鉴吴道子的绘画风格,为后世的绘画开辟了新的道路。
图3
周昉也是唐代一位十分有名的画家,“多见贵而美者”来形容他的画作,真的是恰如其分,他所画的人物大都贵气逼人,造型圆润丰厚,可谓是唐代仕女图的典型代表。同时,他也在吸收和借鉴前贤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创造出“妙创水月之体”的绘画风格。
他的画作不仅名满京城,更是享誉世界,被后世称为“周家祥”。在日本等一些海外艺术家的绘画人物造型都可以看到“周家祥”的风格韵味,“周家祥”的遗传样式也呈现在了大量的壁画、绢画以及雕塑上。
难以超越的绘画艺术——壁画
壁画艺术也在唐代时期达到鼎盛,唐朝的壁画在中国整个绘画史中都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极大的规范了中国壁画艺术的发展。
图4
特别是唐代的佛教壁画在魏晋南北朝的基础上加以深化,显得更加绚丽多彩。这与唐代的统治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唐代对宗教的热衷和倡导,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的繁荣和文化思想的交流,都极大的推动了佛教壁画的发展。
唐代的绘画在宫廷、寺观、墓室及衙署的壁画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其规模、技艺相对于南北朝时期都有了极大的发展,是历史上空前的绘画成就。唐朝的佛教壁画逐渐呈现出世俗化,在寺观、石窟的大量壁画中穿插有大量的生活场景,佛教形象中的人性化明显增多。
同时随着帝王厚葬之风的盛行,一大批墓室壁画相继诞生,在唐代其强盛的国力、繁荣的经济驱动下,墓室壁画的规模和艺术水平都让人叹为观止,望尘莫及。
图5
唐代壁画在不断发展创新中日渐成熟,色彩配置也逐渐完善,其中多处运用了对比、衬托及色彩晕染的手法,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同时唐代壁画采用岩彩这一矿物质颜料,使其历经千年色彩依旧明艳动人。
现存的敦煌莫高窟有洞窟735个,据研究考证其中有300余个是隋唐时期建造的。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就保存的有约639余幅的唐墓壁画,都是全国乃至世界仅有的奇迹。懿德太子墓中的“阙楼图”、“仪仗图”,章怀太子墓中的“客使图”、“马球图”、“狩猎出行图”,以及永泰公主墓中的“宫女图”等壁画作品都在其中,这都广泛传播了唐代的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等,为后代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看敦煌千佛洞的壁画数量之多,其内容的丰富,以及空前的绘画技巧,就不难看出唐代的繁盛之势。这些壁画用极其生动的笔调,绚丽的色彩,描绘出了盛唐的社会生活。其中敦煌壁画中极具盛名和富有民族特色的飞天壁画最为惊艳,特别是穹顶的藻井图为历史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图6
唐代壁画在形色、题材、风格上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敦煌壁画作为唐代宝贵的“艺术博物馆”,为我们传递了唐代当时繁盛的生活场景,对丰富我国绘画艺术的创作研究,发挥了积极的时代作用。同时作为中原和西域诸国文化、经济的交流,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唐代的山水画
初唐时期的人物画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花鸟画也相应成熟。在绘画题材和表现手法的不断丰富下,山水画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派别,也相继出现了许多更为生疏的著名画家。例如展子虔、王墨、张璪、王维、李思迅等许多著名山水艺术家都被后人称颂。
在山水画的形成初期,其笔墨形式多以线为造型,勾勒出山之轮廓,水之行迹,再以白描画法加以施色。其最早可追溯到顾恺之的图像形式,其画作大多以细腻、清晰且匀称的线条勾勒其形,然后再填充色块。到了盛唐时期,“画圣”吴道子将线条丰富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山水画因此取得重大发展。
图7
《历代名画记》中张彦远曾说:“吴生每画,落笔便去,多使琰与张藏于布色。”而后人则用“有笔而无墨”来评价吴道子的画作。这种重视线条而轻绘色彩的绘画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隋代的展子虔以及唐代的大小李将军就是在这种线造型的风格上加以青绿的色彩,使其更为丰富。展子虔唯一保存至今的画作《游春图》,就是一幅描绘山水景象的长画,也是唐朝山水画的典型代表。在这幅画中,展子虔极其生动描绘了人们在春天结伴出游的场景。
而李思训和李昭道父子二人,在展子虔的山水画画风上进行创新,大胆改变了其绘画的表现形式。李思训的画风细腻,且画卷富丽堂皇、雄伟壮阔。李昭道在继承其父亲的画风上又创设了海景山水,绘画落笔粗犷,但不失娟秀。在不断的传承与创新中,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
图8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山水画的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除了对笔墨的自由运用外,和勾线的填染外,相继产生了“破墨”和“勾斫”,赋予了山水画全新的面貌。
“王维破墨山水,笔迹劲爽。”王维的破墨执法是在轮廓的基础上用具有浓淡的墨色进行渲淡,与大小李的风格迥然不同。在王维的《雪溪图》中就可以看出,其用墨色晕染画面,呈现出溪水、天、地三者在雪中的关系。后人用“不似真山真水之形,却得真山真水之气”。
此后张璪在王维的破墨画法上加以传承,人称“南宗摩诘传张璪”,因其擅长文学,擅画山水松石,尤其画松极尽精巧,而为后人所称道。张璪忘乎所以的绘画风格,同时影响了另一著名画家王洽。《唐朝名画录》中有记载“王洽善泼墨山水,时任故谓之王墨。”其泼墨手法更为自由,水墨在不经意间起笔,蓄势而成。
“勾斫”是为山水画中两种笔法的合称,勾是为勾勒出山石的外部轮廓和内部纹理;斫则是用如斧劈的技法在山石内部的纹理处加以加深。
图9
同时期的花鸟画也盛极一时,其为工笔设色,水墨淡彩、没骨等多种画法。其中薛稷善画鹤,曹霸、韩干善于画马,韩滉、戴嵩善于画牛,都闻名于世。其中韩滉的《五牛图》是以花鸟题材的代表。
结语:
唐代的绘画成就,可谓是中国绘画史的一个高峰,其传承久远,影响甚大。在不断的创新和突破中,孕育了别具一格的风格,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绘画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参考文献:
《中国美学史大纲》
《唐朝名画录》
《历代名画记》
《中国绘画通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