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僧一行测量子午线时间(僧一行测量子午线的意义)

僧一行测量子午线时间(僧一行测量子午线的意义)

僧一行测量子午线时间(僧一行测量子午线的意义)唐朝开元十二年(724年),暮春的一天上午。京都长安城的丽正殿院里熙熙攘攘,有的架设仪器,有的树立标杆,人们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准备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天文测量。将近正午时分,主持人到场了。没有想到的是,这是

唐朝开元十二年(724年),暮春的一天上午。京都长安城的丽正殿院里熙熙攘攘,有的架设仪器,有的树立标杆,人们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准备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天文测量。将近正午时分,主持人到场了。没有想到的是,这是一位光着脑袋、身披袈裟的和尚。他就是当时杰出的天文学家僧一行(673-727)和尚,是奉唐玄宗之诏,修订历法,来到这里进行日影测量的。

僧一行(673-727)

僧一行测量子午线时间(僧一行测量子午线的意义)

僧一行测量子午线时间(僧一行测量子午线的意义)

一行和尚,原名张遂,河南南乐人。从小就喜爱读书,尤其喜欢天文、数学。青年时代,求知欲更强,进步很快。当时,长安城外有个元都观,里面有丰富的藏书,观里还有个很有学问的道士尹崇。张遂常来这里看书,向尹崇请教。有一次,他将自己读杨雄《太玄经》的读书笔记给尹崇看,使尹崇大为吃惊。这本书可是深奥难懂的“天书”啊,怎么读明白的!张遂作为一个青年学者声名大振,誉满长安。自然,也引来不少王公贵族的注意。女皇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就派人来拉拢他。张遂为了摆脱纠缠,就到河南嵩山削发为僧当了和尚,法号一行。那年他24岁。此后,作为一名游方僧,他遍游全国名寺。曾步行三千里,到浙江天台山学习数学,也曾到湖北当阳玉泉山研修天文。

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派人把他请到长安,命他主持修订历法。他到了京城,便动手筹备。首先,开展天文观测。他设计出两台仪器:一台是黄道游仪,用来测定太阳在天空的位置;一台是浑天铜仪,用以标定日月星辰在天空运行的时间。他组织观测人员日夜观测,取得了大量的、关于日月星辰的一手资料。并与以往记录做比较研究,舍弃了一批旧数据,采用了新数据,提高了新历法的精准性。

在观测研究中,他认识到日月星辰运动是有一定规律的,细心观测,可以认识这些规律。并依据规律推算出结果,再用观测结果来验证、修正,做到减少误差。经过反复观测、修正,就可以得到比较正确的认识。一行的这一思想十分可贵,他遵循这一思想开展实测,取得了重大成就。

本文开头的一段文字,就是一行修订历法,在春分节气时,观测日影的一个场面。所用的方法是:在地面上直立起一根8尺高的铜制标杆,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4天正午时分,测定标杆影子的长度。一行还在全国12个地方派人观测,连续观测了好几年。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开展观测工作。

与此同时,在一行的主持下,还通过观测计算出来了子午线的长度。在古代,子为北方,午为南方,子午线就是南北经线。一行派太史监南宫说带测量队在河南白马、浚仪、扶沟、上蔡四处(大体上南北为一线),测出北极星高度,并实测出各地之间的距离,从而推算出地球子午线1°的长度,相当于现今的长度129.22千米。虽然与现代的测量结果111.2千米有较大误差,但是,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对子午线进行的实测计算啊!

在一行主持下,由南宫说率领的测量队在河南白马、浚仪、扶沟、上蔡四处测出北极星高度示意图

一行经过精心观测和计算,编制出了新的历法《大衍历》。他以太阳一个回归年内所行的度数,平分的24等分,两节气之间的时间不相等。秋分至冬至,冬至至春分,都是88.89天,分成6个节气。春分至夏至,夏至到秋分,都是93.73天,也分成6个节气。这是一行对我国历法的重大改进。大衍历于唐开元十七年(729年)颁布施行,因历法依据《易》象大衍之数而得名。很可惜,历法施行时,科学家一行已经谢世一年多了。

1955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纪念僧一行的邮票(纪33)

上一篇: 降头是什么意思(养小鬼下降头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 李广利的生平简介(李广利是谁)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