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不仅是刘备结拜兄弟,而且是蜀国镇守一方的大将,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还可以说是讨回荆州,但再将关羽杀死,夺地杀兄,无疑就不给双方留下退路,让蜀吴两国彻底决裂,由此也必然引起刘备的报复。
孙权为什么杀关羽(孙权为什么杀关羽女儿)
取荆州,放关羽,给双方留有退路;取荆州,杀关羽,不给双方留有退路.......作为三国顶尖政治家,按理来说应该选择第一种方案,但实际上孙权下的命令是“羽至即斩”,态度非常坚决。那么,孙权为何执意杀死关羽?真相与我们想象的大不一样。
关羽镇守荆州时,孙权想与关羽结亲,但关羽辱骂来使,拒绝结亲,态度非常恶劣,据说还说了地域歧视的话,让孙权十分恼火。于是乎,吕蒙偷袭荆州时,孙权发布“羽至即斩”的命令。
孙权有过差点“怒而兴兵”的记录,曾在盛怒之下,计划派兵从海路进攻辽东的公孙渊。由此而见,孙权的确存在“怒而杀羽”的可能。
但关羽是刘备结拜兄弟,蜀汉第一梯队的大将,孙权派人公然求亲,这不是明摆着的离间计吗?无论是关羽自身性格,还是做给刘备看,关羽都必须态度恶劣,想必孙权也能猜出关羽的大致态度。因此,孙权“怒而杀羽”的可能性还是不太大。
古今顶尖政治人物,鲜有因怒决策,一般每个决策的背后都有相应的利益考虑,而孙权杀关羽即是如此。
读《三国演义》,给人印象是“曹操打江山,刘备哭江山,孙权梦江山”,但在正史上,孙权可不是只有“梦江山”,其实周瑜早已制定了东吴战略。
赤壁之战后,周瑜筹划进图中原,提出“取蜀,并张鲁,联马超,再以襄阳为根据地蚕食曹操,北方可图”的战略。夺取荆州是孙权取天下战略的第一步,而唯有再取得蜀地,才能吞并汉中的张鲁,联络西凉的马超,如此占领南方、西南、西北之后,东吴就可以与曹操争夺天下。因此,攻略益州是东吴的核心战略,优先级远高于攻略徐州。
当初,东吴借荆州给刘备,本质上不是要扶持一个势力,而是东吴兵力不足,让刘备暂时牵制曹操。但刘备技高一筹,不仅消化了借来的荆州,摆脱了东吴的控制,而且还占领了蜀地,从而有了逐鹿天下的资本。也就是说,刘备成为周瑜战略的最大的绊脚石。
刘备占据荆州、益州之后,表现得越来越强势,尤其是汉中之战打出了威风,天下震动。
对于孙权来说,刘备越弱,他实现战略意图的可能性越大;刘备越强,他就真的只能“梦江山”了。汉中之战后,关羽在荆州发动襄樊之战,水淹七军威震华夏,逼得曹操差点迁都。这时,如果东吴还不动手的话,坐视刘备做大,那么将永远也没有机会染指川蜀,也即没什么机会夺取天下了。
所以,孙权背盟突袭关羽,这是东吴的国家利益所在,只是突然背盟、并突然袭击盟友的行为过于卑鄙,有违中国传统文化,故而让人不齿。
根据周瑜的战略,东吴拿下荆州之后“取蜀”,事实上孙权杀死关羽之后,接下来的确是计划攻打益州,甚至吴军还追入川中,陆逊等屯兵巫县。
《三国志·周泰传》记载:“后权破关羽,欲进图蜀,拜泰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刘备取得汉中之后,任命魏延镇守汉中,孙权任命周泰为汉中太守,要灭刘备之心昭然若揭。
《三国志·刘璋传》记载:“孙权杀关羽,取荆州,以璋为益州牧,驻秭归。”估计孙权打着为刘璋伸张正义的旗号,去攻打刘备益州,之后虽然任命刘璋为益州牧,但实际大权肯定是东吴控制。
因此,孙权派吕蒙突袭关羽,并非夺取荆州这么简单,背后真正的目标是益州,乃至占领汉中都被提上日程。
孙权核心战略是攻占益州,但这与杀关羽有何关系呢?
首先,孙权的种种安排,已经明确无误地表明他要与刘备决裂,那么直接杀掉刘备的头号武将关羽,攻杀一大批蜀国荆州官员,属于当时非常正常的操作。反过来说,如果孙权只想夺取荆州,那么就不太可能杀关羽,因为留下关羽可以缓和与刘备的紧张关系。
其次,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对曹操造成巨大损失,还杀死曹操爱将庞德,因此孙权杀关羽,并将头颅送给曹操,既告诉曹操如今孙刘决裂,也存在“讨好”曹操的心理。说到底,孙权希望在东吴攻略川蜀过程中,曹魏暂时不出来捣乱。
因此,孙权杀关羽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已经决定与刘备决裂,关羽的人头是孙权向刘备宣战的标志。只是刘备军队历经血与火的考验,且蜀国的川蜀防线固若金汤,最终孙权看到势不可为又放弃了夺蜀的计划,于是之前杀关羽就成了一个非常鲁莽的决定。
孙权夺地又杀兄,且已有灭蜀行动,刘备焉能没有反应?做缩头乌龟,不报仇雪恨,刘备还有什么威望可言!由此可见,刘备伐吴的决策不能说错误,只是在战术执行层面出了纰漏,导致夷陵之战的惨败。正因如此,正史上诸葛亮没有劝阻刘备伐吴,只是在夷陵之战失败后说“法正若在,必有办法不让刘备上前线,即便上前线,也不至于损失如此之大”。
刘备狂怒不已发誓报仇时,孙权派诸葛瑾求和,态度谦和,大谈两国友谊与曹魏威胁,岂非非常可笑的行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因此,孙权杀关羽无疑是一步臭棋,反而会进一步激怒刘备,不给刘备留下一点台阶,最终只能让蜀吴双输。若非刘备出现战术纰漏,以及陆逊开挂,东吴就可能不是损失惨重这么简单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资治通鉴》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