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末,杨行密虽然夺取了淮南的霸权,并建立了吴国,但是他的政治集团是一个标准的多头格局,杨行密仅仅是坐在头把交椅上而已。
朱温起家时有八十一个老兄弟,杨行密起家时有三十六个老兄弟。在杨行密活着的时候,最牛的三位大佬是田頵、安仁义和朱延寿,这三个人始终拥有着与杨行密分庭抗礼的实力。
徐知诰(徐知诰为什么改姓李)
初,頵及安仁义、朱延寿等皆从行密起微贱,及江、淮甫定,思渐休息,而三人者皆猛悍难制,颇欲除之,未有以发。
更可怕还在于,杨行密活着的时候,就把这三位大佬清理出局了,但在杨行密临终前,依然不太敢让自己儿子继位,因为手下大佬林立,他的儿子即使强行上了位,也等于爬上了风口浪尖。
但是自己努力了那么久,如果不能让儿子继承,实在有点不甘心。关键是,自己的地位已爬得太高了,就算儿子不爬上那个位置,也很难全身而退的。
念及于此,杨行密咬了咬牙,还是让儿子爬上了上去。当然了,他儿子爬到风口浪尖上,很快就死于非命了。
后来,夺取杨氏权力的人李昪(也叫徐知诰)以保守著称,所以许多人喜欢说,如果杨行密活着,就会如何如之何。
实际上,杨行密的成就比与李昪差得远了,李昪建立的政治集团,是一个中央集权高度成熟的政权;而杨行密建立的政治集团,则是一个松散的同盟。
杨行密活着的时候,能不能一定削藩成功,能不能强有力的控制淮南,都是一个未知数。至于说,他以想淮南为基地,统一江南、北伐中原,那就更是远在天边的话题了。
杨行密死的时候,大唐已经行将就木了。
从这层意义上,杨行密大败孙儒之后,用了十多年时间,依然没有让自己集团摆脱松散联盟的性质。他再多活几年,就能如何如之何,实在是想得太乐观了。
至少说,如果杨行密不死,就一定比后来的李昪做得更好,实在是太乐观了。
因为类似的原因,杨行密快死的时候,他的一个小弟就公然对他说,你儿子根本接管不了你的摊子,不如让你的小弟接管这个摊子吧。
行密寝疾,命节度判官周隐召渥。隐性直,对曰:“宣州司徒轻易信馋,喜击球饮酒,非保家之主;余子皆幼,未能驾驭诸将。庐州刺史刘威,从王起细微,必不负王,不若使之权领军府,俟诸子长以授之。”
当然了,这个小弟说得比较委婉,但意思就是这个意思。
杨行密的儿子上位后,把阻止他上位的那个人处死了。总而言之,就你小子多事,害得我差点没能上位。
问题是,杨行密的儿子上位后,很快死于非命了。在那种大佬林立的位置上,一个人想强行站大哥的位置上,通常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只要我们知道这种基本事实,大约就会知道,杨行密时代的吴国,政治结构有多粗糙了。
在那种年代,忠臣多少钱一斤,恐怕没有人知道。
大唐正牌皇帝都没有人当回事,朱温、李克用、杨行密之类的人,就想让小弟永远忠于他们,希望自己死后,让他们继续忠于自己的儿子,也实在有点要求太高了。
从这层意义上,他们想实现这一切,就得通过一系列杀戮才有机会。
许多人都喜欢说,赵匡胤没有大开杀戒,也巩固了中央集权,这本身证明,皇帝手段高明一些,就是可以兵不血刃地巩固中央集权。
在赵匡胤之前,不是皇帝杀臣子,就是臣子杀皇帝,他们之间相互残杀了近百年,而且交通媒介发展到那个阶段,中央集权在这种你杀我、我杀你的过程中,已得到了不断的加强,所以赵匡胤终于可以平稳坐在皇位上了。
就算如此,还得走过最后一个坎,那就是赵匡胤在斧光烛影中死了,而他的儿子也很难善终。
赵光义上位时,理论支持是,赵匡胤的儿子年幼,所以应该由他来上位。
实际上,之所以有人敢搬出这种理论,主要是因为皇权衰弱。在皇权强大时,谁敢搬出这种理论,当时就会被格杀的。
这种理论虽然比禅让的理论温和一些(因为肥水没有流到外人田),但也是标准的乱臣子贼子理论。
周武王死的时候,成王才多大?周公、召公那都是圣人,但是在当时,谁敢胡说什么主少国疑,应该立长君呢?
事实上,周公一再表示,我们应该忠于先帝的儿子,结果也是“周公恐惧流言日”。如果周公敢说胡说什么主少国疑云云,那肯定是不想给自己留全尸了。
杨行密虽然大开杀戒,但在他去世之后,能与他这一系分庭抗礼的大佬依然有很多。
杨行密死后,至少有四个地方大佬,从前与杨行密是兄弟加盟友的关系,他们分别是刘威、陶雅、李简和李遇。
所以控制中央政府的徐温、张颢,把杨行密的儿子火并出局,却不敢取代杨氏;于是就扶立杨行密一个年幼的儿子上位了。
可求曰:“刘威、陶雅、李遇、李简皆先王之等夷,公今自立,此曹肯为公下乎?不若立幼主辅之,诸将孰敢不从!”颢然久之。
当然了,随后的权力集中过程,是徐温先把张颢火并出局,然后又把李遇火并出局。
但是因为其它大哥的势力还很大,所以徐温始终澉取代杨氏,甚至见到那些元老重臣,都是极尽谦恭的态度。总而言之,咱们现在是几大元老共同执政,我绝对无意凌驾于你们头上。
当然了,因为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是一个标准的技术活,而且充满了危险,所以徐温有很多亲生儿子,却一直重用自己的养子李昪。
最后的结果呢?徐温在养子李昪的帮助下,总算渐渐实现了当地的中央集权。但是徐温一死,他的亲儿子就被他的养子李昪清理出局了。
李昪也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作为一个乱世中的孤儿(当时还是一个幼童),他让杨行密感觉非同寻常,作为了乱世中的孤儿,成了徐温的养子后,以过人的灵俐乖巧取得养父的信任、重用,虽然一再受到养父亲生儿子的压制,但是终于成国吴国最牛的权力者,最后成为南唐的开国皇帝。
这种成功本身就极具传奇、励志色彩。
李昪最受人非议的地方,不是他类似曹操、司马懿的乱臣贼子气,事实上,史书中很少有人说到这一点。史书非议徐知诰时,主要原因就是他不喜欢开疆拓土,所以有臣子说他,充满了草根意识。
李昪为什么不喜欢开疆拓土呢?他说,我自己就是战乱中的孤儿,一生中经历的战争实在太多了,各种战争中的惨状我见得太多了。我们应该珍惜和平啊。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古枯。
对于李昪这种草根意识,实在让人感觉喷饭,因为那种如草芥一样的人,死多少也就是个数字啊,为了王图霸业,有人竟然把这当回事,草根永远就是草根,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
李昪为什么不喜欢开疆拓土呢?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江南的经济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开发,所以出现了几个比较成熟的经济版块。
说到单挑,南唐虽然在江南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但是当人家实现合纵时,那就很难说了。
更主要的是,当时的历史叫五代十国,中原王朝的实力,更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如果南唐一味兼并江南,江南受到侵犯的王国,肯定会向中原王朝申请援助的,事实上,江南的各大王国,大都奉中原为正统,就是为了防止出现这种事情。
从这层意义上,南唐如果一味开疆拓土,只会加速自己的灭亡。因为这意味着,他北方得面对强大的中原王朝进攻,却无法从江南汲到什么援助,相反还会受到太多的牵制。
后来李昪死了,他的儿子一味开疆拓土,让南唐在疆域上达到了鼎盛,但是这种胜利果实,他真能消化吗?当受到侵犯的江南王国向中原王朝申请救援,当中原王朝出来维持国际和平时,南唐得几线作战呢?
言归正传,当徐知诰把徐温的亲儿子清理出局后,再让杨行密的儿子禅让,于是南唐帝国建立了。南唐帝国建立后,徐知诰恢复了从前的李姓。他就是南唐开国皇帝李昇。
从这层意义上,徐温折腾了半天,总算把杨氏江山转移到了自己家,却被自己养子夺走,于是天下最后变成了李姓,和徐氏没有啥关系了。
顺便说一句,大家可能不熟悉李昪,但对南唐后主李煜应该比较熟悉,李昪就是李煜的爷爷。
这一节时间线拉得更长了,但是,为了让大家对于五代十国的中央集权的过程,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只能通过不断拉长时间线的方式,让大家可以在当时历史上,看到有规律的内容。
当历史被拆成一个碎片的故事时,我们通常很难找到它的共性,于是很容易让我们产生廉价的优越感。因为单独地看那几个故事,历史当事人都有点傻。
问题是,当我们把相似的故事都拿出来,自然会发现,这种场景不同、人名不同,但是异常雷同的故事不断上演,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当事人太傻可以解释。
总的来说,五代时期每一个皇帝上位,都会通过一轮轮杀戮,或是各种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方式,渐渐收拢权力。
朱温、李克用时代,四周全是大佬,他们是在这种背景下不断扩大自己权力的。李克用通过二三十年的努力,也不过控制山西省;朱温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也不过控制了河南、陕西、山东。
但是,在此过程中,拥有独立权力的大佬,却是越来越少了。在这种背景下,李存勖大败朱温之子,就席卷了整个北方地区。
以后,大家想控制北方地区,通常只要通过类似兵变的方式,控制了中央政府,就差不多了。因为在北方,已没有太强大的割据力量了。
当然了,地方上没有太强大的割据力量,只是相对而言,所以强势皇帝在位,估计能控制天下;强势皇帝一死,他们的小弟就会欺负他们的孤儿寡母。
在这种背景下,所有的皇帝上位,最费心处理的事,自然就是想办法削弱中央、地方的独立大佬。因为,只有把这些独立的大佬都清理出局,或是把他们的权力都削夺了;他们的孤儿寡母才有机会继承他们的权力。
一代接一代的努力结果,就是赵匡胤依靠禁军的支持,篡夺自己大哥孤儿寡母的地位后,进行了最后一推,于是乱臣子欺负皇帝的时代,终于渐渐开始消失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