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到冬至了,今天(2020年12月19日)的《人民日报》第5版专题报道了《冬至滋味》一文,文中就专门提到了滕州在冬至这一天喝羊肉汤的习俗。文章写道: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又称冬节、长至、亚岁等,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大如年”,足以见古人对冬至的重视。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因地域不同,各地的冬至饮食习俗存在着诸多差异。
在山东滕州,冬至被称为“小年”。为了迎接这一天,人们总会提早去羊肉汤馆预订羊肉或羊肉汤,用锅端回家或打包赠送亲朋。
滕州人对羊肉汤(图⑦,资料图片)的喜爱由来已久。滕州羊肉汤之所以久负盛名,秘诀就在于选用好羊肉与甘甜清澈的山泉水烹制,这样出锅才会汤浓肉香、不腥不膻。
将洗净血水的羊棒骨与羊肉、煎至金黄的鲫鱼放入锅中,慢火熬煮出乳白鲜美的汤汁;将羊肝、羊肺、羊肚另外焯水,煮熟,切成薄片,码入汤碗中;撒上一把香菜碎,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羊肉汤就做成了。地道的滕州人还会顺手抄起醋壶滴几滴佐味,配上烧饼,趁热凑着碗沿啜上两口,浑身立马蒸腾起热气,舒展开来。
小知识:滕州人为什么“数九”要喝羊肉汤?
在冬至这天全国各地都有吃各种美食的习俗,有吃饺子的,有吃汤圆的,有吃赤豆糯米饭的,有喝老鸭汤的,总之是各式各样。唯独在我们滕州冬至的习俗是喝羊肉汤,那么为什么滕州人冬至要喝羊肉汤呢?
滕州羊肉汤可追溯的历史近七千年。在官桥镇北辛村出土的距今约七千年的北辛文化遗址的一个红陶鼎的四周,散落着大量的猪、马、羊等动物的骨头;在官桥前掌大村出土的一个商代贵族墓葬里,就有一个铜釜,里面有熬煮着的羊、猪等的骨头。这就说明,在当时,喝羊肉汤、猪肉汤已成为滕州这个地域的贵族社会很普通的饮食。
据传,当年滕文公把孟子从邹城接到滕小国问政,当时住在上宫馆。滕文公第一次给孟子接风就是用的全羊宴,当然喝的就是羊肉汤。
滕州离邹城虽然不到一百里路程,但做出的羊肉汤就和邹城的大不一样,不光不膻不腥,还鲜香悠长,孟子赞不绝口。
孟子随滕文公到了滕小国的大街上一走,他看到滕小国的很多饭馆里不宰杀牛、马、驴等大牲口,问其缘故,滕文公说:牛、马、驴是我们滕国人的“好朋友”,我们地里的农活全部都要靠他们,我们怎么能吃“朋友”的肉呢?
我们滕小国愿学君子之道,行君子之事,我们提倡吃羊肉,不提倡吃牛、马、驴,实际上是为了我们自己啊!孟子听后不住地点头;后来孟子看到滕小国方圆不到五十里,被滕文公治理得井井有条,不禁赞曰:真乃善国也!
在这个传说中,滕州人乐意把自己挚爱的羊肉汤和孟子、滕文公等历史名人联系在一起,先不论这个传说的真实性,从中,滕州人对羊肉汤的感情可见一斑。而滕州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如今在滕州一带,这天被称作伏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伏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羊肉汤,是滕州人们在生活中寻找出的一种适合滕州气候和饮食习惯的地方名吃。可以说,羊肉汤已经融入到了滕州人的身体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