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李立政 | 《品读济源》:济水源流考察

李立政 | 《品读济源》:济水源流考察

李立政 | 《品读济源》:济水源流考察李立政 | 《品读济源》:济水源流考察,黄河,沁河,汶水,李立政,品读济源,济水源流

济源市历史名人_济源历史文化名人_名人济源历史市值多少

参照《禹贡》和《水经注》等古代典籍的描写,以济水源头(济源境)和上游(黄河以北)、中游(黄河以南河南境)、下游(山东境)四段,对济水进行分别叙述。

源头及河道走向

(一)济水之源

关于济水(沇水)的源头,历代在探寻中逐步得到确认。《水经注·济水》开篇即说:“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为沇水……潜行地下,至于共山南,复出于东丘。今原城东北有东丘城。”唐代李颀(qí)在《与诸公游济渎泛舟》诗中写道:“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洑泉数眼沸,平地流清通。”明代李濂《游王屋山记》云:“天坛,世人谓之西顶,上有黑龙洞,洞前有太乙池,即济水发源处也。”乾隆《济源县志》也说:济水初源于王屋山,是王屋山上的云气化成的水,滴到天坛峰西崖下的太乙池里,在太乙池穴地洑流,到达济源平地后又涌出为泉。

其实,济源盆地周边的王屋山、太行山,上部覆盖有第四纪黄土,下部是石灰岩、页岩、砂岩等容易溶蚀风化的钙质岩层,通过降水大量入渗后,在地下容易生成各种溶蚀孔洞,古代典籍将这种漏斗地貌称为“濩(hù)泽”(即水下流渗漏貌,至今山西阳城仍有濩泽河)。山上诸水下渗遇到隔水层后,成为承压型地下水,在适当时候就会涌出地表。人们将天坛峰下的太乙池当作济水的终极之源,可以说是对济水源头的提炼升华,文化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河南省水文地质二队长期勘探,证明济源盆地表面覆盖着 8米厚的粉质黏土,从而形成良田万顷,同时又是相对的隔水层;从此往下至61米左右,依次为卵石、砂卵石,卵石的超过50 米含水层,它们无疑是从三面山上冲积而来,成为周边的汇水区域;再下至83米多,有20米以上的泥岩隔水层,在城东10公里南北一线逐渐抬升具有拦水作用,因而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地下“水库”。这种地下水含水层厚度大,补给区域广,水量自然丰富。而龙潭、济渎庙一带地势低凹,地表阻水层相对薄弱,四周汇集的地下水压力较大,于是就源源不断喷涌而出,济水之源就是这样形成的。济源古称原。最初的“原”是会意字。古文写作“ ”,表示众泉从山下涌出;篆文写作“ ”,指水流起始处。现在我国各种词典,“原”字济源龙潭的第一释义,均指水源的本字。唐代《元和郡县图志》在“济源县”条下有数言:“济水在县西北三里平地而出,有二源:其东源周回700步,深不测;西源周回658步,深一丈。皆缭之以周墙,源出王屋山。”目前发现的原城遗址,正好处在济水东、西两源之间。

济源古泉颇多,故济水之源有众泉所出的意思。现在归纳起来,济水发源地主要有三处:

第一处西源,也叫龙潭。潭侧有延庆寺,又称龙潭寺。龙潭水东流,称龙河。被称为“老海眼”的为泉流一脉。

第二处东源。包括济渎庙西侧的大小白龙泉、白虎泉、北海池、济渎池和济渎庙东侧的珍珠泉。珍珠泉经过20世纪50年代以后多次治理改造,至今泉水依然可灌溉数十个村庄约万亩土地。

第三处,万泉寨。《水经注》称北水,因周围“万泉喷涌”而得名,在东南形成葫芦潭。

济水是一支奇异的河流,其源头由上百眼喷泉汇聚而成。它们不舍昼夜地喷吐着高大的水柱,水花激溅,訇然有声。阳光照耀,五彩缤纷;数九寒天,热汽腾腾。柱顶水花落地震耳欲聋,场面神秘壮观,睹之惊心动魄。若上溯至几千年前,降水充沛,植被茂密,济水之源的喷泉何止千百! 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喷珠泄玉、灿若繁星的情形呢?在远古时代,人们将这些神秘而宏大的泉水选择两个作代表,奉为济水之源顺理成章。

(二)济源河道走向

《水经注》载:济水从源头经原城遗址南,东合北水,或分或合,乱流东南注,流出济源市境。参照清代《济源县志》及济水现状,济源境内济水河道走向如下:

从龙潭流出的叫龙河,新中国成立后改称解放河,现在习惯上称济河。在下街与庙街村之间东流,出村折北而行不远,汇入由济渎庙西来的珠河水,故合称珠(猪)龙河。珠龙河过汤帝路桥,在铁岸村北东行,不久纳入盘溪河。珠龙河过碑子村,至南、北堰头村之间,唐时在此设堰引水灌田,后来分为两支:支津排泄余水南入蟒河;干流一路东行,越西水屯、北水屯、南水屯、堽头、西马头、中马头、东马头各村,以后出现两条涝河。济洪涝河在东马头村西南流,新济路、济源大道,经西郭路村西入蟒河;济永涝河在苗店村东再穿新济路、济源大道,经西郭路村东入蟒河。干流仍向东行,在逢薛村南入国道 208和广利总干渠地下涵洞,全长约15公里。

珠河源于济渎庙东侧的珍珠泉,实际则是济渎庙、万泉寨、珍珠泉诸水,在庙街村西北大盆堰汇聚。一支向东汇入龙河;主流东北行,在药园村南沿闫庄、谷堆头、西坡、刘庄新村,至逢薛村南,与济河干流合并进入国道208和广利总干渠地下涵洞,全长约10公里。

济河出地下涵洞,经梨林镇南程村,在白沟村有广利一干渠汇入,然后沿牛社、关阳、梨林村,至水东村东进入沁阳市境,至今此段渠道一直沿称济河。济源市境内济河干流全长约15公里。

上游河道走向

(一)济水河道走向

济水继续东流,到沁阳市柏香镇西宜作村分为二支:元代曾引一支济水进入怀庆府城,济水出府城后先至龙涧村入沁河,后引水东流过温县武德镇在武陟县方陵村入沁河;济水干流东行,出沁阳柏香村,经宽平、崇义村过孟州入温县。济水故渎曾过司马三公冢北侧东行。相传,司马氏以为济水冲了祖坟脉气,司马孚借秦渠枋口将木门改为石门之机,在温、孟两县交界处挖沟,让济河改道南行,跨清风岭南下,故后来孟州有了沇水村等。现在济水虽然早已融入蟒河,但当地仍称它为济河或珠(猪)龙河。

(二)济水入黄河处

济水在温县进入黄河处,古今地貌变化很大。按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济水于温城西北与故渎分,南径温县故城西……南历虢公台西……南流注于河。”温县故城位于今温县西的招贤村、上苑村一带。今招贤村西北有马蹄形土台,为虢公台遗址。

其实,济水故渎沿清风岭北侧继续东行,直至古平皋(邢丘)城南最终才入黄河。

33

中游河道走向

济水中下游因受黄河摆动影响,早已难寻旧貌。据《禹贡》记载,济水从黄河溢出来成为荥泽,没有过多解释。后来《水经注》和史念海《论济水与鸿沟》说,济水从黄河分出的地方在今荥阳市东北广武一带,古称荥口石门。济水循着广武山北麓东流,纳柳泉、广武涧水,经荥阳城北和荥水、砾石溪(今枯河)、索水、须水一并汇合,形成荥泽。荥泽是个古老的湖泊,位置在今郑州市西北一带。而后,由于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沉淀,荥泽逐渐被淤塞而消失。

济水越过黄河以后的走向,《水经注》中荥阳至原阳一段叙述繁杂,可能实为《禹贡》中的“三伏”,其后从原阳分为南济和北济。南济流经阳武故城(今原阳县)、封丘县南、大梁城北、小黄县故城(今开封市)、东昏故城(今属兰考县)、济阳故城(今属兰考县),进入山东菏泽市汇入巨野泽;北济流经原阳、封丘,首受濮水过长垣县,也在山东汇入巨野泽。

下游河道走向

山东处于古济水下游,鲁西南山地有不少河流融入其中,因此济水在当地影响很大。南济过定陶汇菏泽入巨野泽。古代巨野泽水面浩瀚,后来因黄河泛滥逐渐缩小下移,形成今属泰安市的东平湖。会于汶水后,古济水又过聊城东阿县,济南平阴县、长清区,在天桥区穿越鹊山、华不注山,依次经济阳区、章丘区,滨州邹平市,淄博高青县,滨州博兴县,最终在今东营市广饶县注入渤海。

支流及湖泉

地形地貌是导控河流走向的决定因素。南太行山、王屋山及其余脉南山岭—清风(峰)岭、崤山支脉邙山岭,被河南省地质专家形象地称为“大地上隆起的三个爪爪”。其间有两个天然平川:一个是黄河滩区;另一个古称“怀川”,包括今济源、沁阳、孟州、温县的全部或部分区域。两川中间的南山岭—清风岭,为沉积砂岩或泥岩风化后形成的低矮丘陵,高度从西到东逐渐递减,是黄河滩区和怀川地区的天然分水岭。怀川与其周边山岭共同构成朝东开口的簸箕形拗陷盆地,地形总体为西北高、东南低。济源盆地所在的怀川地形,控制着区域内河流均向东南方汇集。因而在温县与武陟交界的清风岭尽头,自古便有“悬河头、百川口”之称。根据《水经注》的记载,这里还有湨(jú)水、浝(máng)水(今蟒河)、漫流水、涂沟水、天浆水(金线河)、沁河等地表水,在向东南流动的过程中,融会贯通,势所必然。因此,济水水系实际上应当是流出怀川地区所有河流的总和。从这个广阔视角考虑,这些河流都是济水流入大海的水量保障。若按现行河源认定标准,济水源头或许另当别论,但历史的选择应当尊重。

(一)济源支流及名泉

1.众多名泉据清代乾隆《济源县志》记载,济源境内泉源很多。

嘉庆年间,刘大观应邀主编《续济源县志》,将其所作《济源九十七泉记》载入。除龙潭、济渎池、北海池外,多以名人、掌故或特点为众多自流泉命名。眼光泉在济渎庙内,相传可疗眼疾;珍珠泉在济池东,涌如贯珠,文人多咏;联珠泉、洁泉、曲泉,在老城北门桥外高家庄;卢仝泉在济水岸边,有卢仝泉石;五色泉,在城北窦家溪南,传有仙人濯(zhuó)五色绮于此,水成五色;拔剑泉,世传王子乔或伍子胥拔剑于此;鉴泉,在铁岸北窦家溪南,俗呼琵琶泉;溥惠泉、白榆泉、汇泉,在铁岸村龙祥宫周围;五柳泉,在铁岸村东南,怀庆太守康基田疏浚;泛月泉,在铁岸村南,旧名蒋家泉;冶泉,在铁岸村东,旧名张家泉;翻泉,在铁岸村河内,水柱高 2 米余;凤跑泉,在碑子村,唐宁王避暑,百鸟云集,泉水涌出;漱心泉,在碑子村李氏园中,清澈可鉴;露香泉,在漱心泉北,荷花放时,游人甚多;木槿泉,长三丈,阔丈余,有古木槿一株;峥嵘泉,在碑子村北,水高数尺,旧名涌泉等。2019年,济源市对境内泉水全面实地走访调查,核实93眼,其中47眼仍在涌水。

2.盘溪河又称盘西河,发源于太行山麓的盘谷寺西侧。这里是通往山西的交地古道入口,名曰天井关,有天井泉。太行山与孔山之间古称燕川,多有泉水出露,雾气蒸腾,这里的“盘谷晴烟”为济源古代九景之一。盘溪河出山南流,折而向西,至克井镇中社村。中社村有众多泉水汇入盘溪河,从康村、石河村到原昌村,在佃头村绕过孔山,出燕川拐向东南,经水运、西许、药园村,在铁岸与碑子村之间汇入济水。此处原立有石碑,上刻“济水东流”。因此,盘溪河是济水的第一条支流。

(二)上游支流及湖泉

1.天鹅湖古代曾引济水入怀庆府城(今沁阳市)形成湖泊,时称天鹅湖,有“济水托蓝”之誉,为“怀府八景”之一。

2.温泉湖温泉遗址在今温县五里远村清风岭下。“温县”因境内有温泉得名。有朱沟水(今蚰蜒河)流入温泉湖,向东连通平皋湖,又入奉沟水。

(三)中游支流及湖泽

济水中游支流,应当包含流入荥泽的一些河流,如柳泉、广武涧、枯河(古砾石溪)、索河、须河等。由于受黄河决口泛滥影响,支流、河湖经常变化,时有时无或为济为河。

1.荥泽荥泽形成于史前,《禹贡》“荥波既潴”,即水流大量积聚而为荥泽。荥泽的形成,与济水注入黄河有关。《晋太康地道志》说得明白:“济自大伾(位于今荥阳汜水镇西)入河,与河水斗,南泆(溢)为荥泽。”济水在北边注入黄河后,与黄河水激情相撞,水量大增,便在古荥的洼地间漫溢回环,聚久成泽。

古时的黄河河道偏北,后来黄河不断南翻,淘蚀山根,使黄土质的敖山滑落塌入河中。由黄河分出的“河南之济”沿广武山北麓东流,纳柳泉、广武涧水入荥渎。荥渎和诸水一并汇合,形成荥泽。荥泽起到了储水和调节济水的作用,同时也是行船停泊之所。荥泽的存在,影响了黄河、济水等水系,对当时的航运和地理环境有重要影响。由于长时间泥沙沉淀淤积,最终导致在荥泽在东汉时湮塞。

2.砾石溪源出古冯池,俗称西大池,今为枯河。

3.须索河须水、索水在古荥镇合并后称须索河。

4.汴水也写作汳(biɑn)水。分河水经济水流域东南入于淮。

5.圃田泽古代闻名的圃田泽,“水盛则北注,渠溢则南播”,北拥济渎,南踵溱洧(zhēn wěi),被列为天下“九泽”之一。但随着黄河泥沙大量涌入,也逐渐委缩消失仅留其名。

6.乌巢泽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南、封丘县西。《水经注》:“济水又东,经酸枣县之乌巢泽北。泽有故亭,晋《太康地记》曰:泽在酸枣之东南,昔曹太祖纳许攸之策,破袁绍军处也。”乌巢泽应在今封丘县的西部,接近“黄池之会”的地方,同在古济水沿线。

7.濮水濮水源自原阳县西北,在长垣县汇别濮入于济,宋金以后逐渐干涸。

(四)下游河湖及名泉

历史上,人们认为齐鲁大地上的一些河泉也源自济水,下游支流包含由鲁西南山地丘陵流出的汶水等。但因古今气候水文、地形地貌的变化,《水经注》等文献记载的河湖,许多已难一一考证。

1.菏泽、菏水《禹贡》“九泽”之一,因南有菏山、北有雷泽而得名。菏泽原系天然古泽,济水所汇,菏水所出,连通古济水、泗水两大水系。唐代菏泽更名龙池,清称夏月湖,历史上设过曹州府。

2.巨野泽又名大野泽、钜野泽。《禹贡》“九泽”之一,济水中流通过。因交通方便,水产丰富,自古是先民生存繁衍之地。五代以后的梁山泊,则是巨野泽的一部分。

3.汶水又称大汶河。《禹贡》说:济水“又东北,会于汶”。汶水发源于今山东沂源县,古代经东平县至梁山东南入济水,今注入东平湖。

4. 东平湖古称蓼儿洼,属大野泽范畴,到清代才定名东平湖 ,是《水浒传》中八百里水泊唯一遗存水域。

5.大清河一般指大汶河,为古济水支流。

6. 趵突泉位于济南市历下区,面积 158 亩,居济南七十二泉之冠。趵突泉为古泺(luò)水之源,古人认为地下涌泉与济水相通。

7.大明湖距趵突泉不远。面积近60公顷,水深二三米,由济南市众多泉水汇聚而成,经泺水注入小清河。

8.小清河源于济南泉群,干流大致与古济水流经地区相近,故也被视为济水入海通道。

文献记载的济水下游其他支流,还有洪水、中川水(今沙河)、玉水(今玉府河)、漯(tɑ)水、巨合水、杨渚水等。

作者简介

李立政,男,1948年生,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镇人,高级工程师。原市旅游局副局长,退休后任多家景区、旅游集团总顾问或文化总监,现任市旅游业协会会长。从事旅游工作30多年,在文化研究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有多部著作《游读济源》《品读济源》等公开出版发行,还有上百篇论文在国内外报刊发表,为济源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

上一篇: 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公布,广东两处入选
下一篇: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九).doc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