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冯氏历代名人录解读.doc

冯氏历代名人录解读.doc

冯氏历代名人录解读.doc冯氏历代名人录解读.doc,冯氏历代名人录 (朝荣编辑) 跨越三千多年风霜雨雪,冯氏子孙走出了一条充满传奇、坎坷、悲壮而又成就卓著的历史长路。从牧野战场到弹侠而歌

冯氏历代名人录 (朝荣编辑) 跨越三千多年风霜雨雪,冯氏子孙走出了一条充满传奇、坎坷、悲壮而又成就卓著的历史长路。从牧野战场到弹侠而歌,从易老悲叹到汉宫恩仇,早期冯姓由小到大,艰难而极坚定地在中原扎根、发展,凭借其勇气、刚毅、正直而树起了世家风范。从北燕信都到金陵池水,从“垂帘听政”到呕血“三言”,冯氏子孙由北而南将华夏文明之水、希望之光传遍神州大地。“机辩巧思”、“端正孝悌”成为冯氏家族极为重要的家族特征。在近现代史中,冯姓儿女前仆后继,为祖国强盛民族复兴抛头颅洒热血,建立了不仅属于冯氏世家,更属于全中华的历史丰碑,涌现出了一大批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哲人和学者。冯氏子孙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和玩强拼搏,助推中国创造出了今天百舸争流、百花齐放的伟大局面。作为冯氏子孙,我们或许已无法准确界定自己的源起和谱系,但我们却拥有一个共同的心灵家园和精神乐园,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和荣耀感。我们的血液中总保持着一份共同的东西,那就是正直与无私、果敢与从容。无论是冯唐还是冯坚,无论是冯奉世还是冯子材,无论是冯国璋还是冯玉祥,都保持着这种高贵的品质,这正是我们回顾冯姓起源、播迁、流变中最有现实意义和最有感悟的一点,也是星罗棋布、遍布五湖四海的冯氏子孙所要继承并发扬光大的关键之所在。

冯氏宗族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其名人不计其数,兹将部分简列,以鉴后嗣。 周朝春秋战国时期毕公高:原名姬高,字庶叔,生于公元前1091年,逝于公元前989年,是周文王姬昌庶子,周武王姬发异母弟弟,排行第15。周文王逝世后,因姬高的长兄伯邑考早逝,故由次兄姬发继位世称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姬高辅佐周武王起兵攻打商朝,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军,商朝君主商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本纪》记载武王胜利后凯旋的情形时说,随同武王同乘一辆车的有三人:“弟叔振铎奉陈常车,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这里所说的毕公,就是文王的第十五子——姬高。商朝灭亡后,姬高与周公旦、召公奭等护卫周武王进入商都,在商都神社祭告天地之后,周武王登基称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建立周朝后,周武王为巩固政权,实行分封制,大封功臣、宗室以及先贤后代。于是将追随他克商劳苦功高的十五弟姬高封在毕地(亦称毕陌、毕原、咸阳原,在今陕西咸阳,一说在今陕西西安),爵位为公爵,故称毕公或毕公高。因食采于始平郡冯邑, 故被尊为冯氏太始祖(姓肇始祖)。康王十二保釐东郊成周时受封为 太傅(时年八十余岁),为“成周之祖”。

至此,毕公高为武王、成王、康王“三朝元老”,被誉为:西周政治家、周初四圣、周拾乱、成王康王“顾命大臣”等;留名“毕公村”,留像 《中国历史图鉴》,留迹周原古墓——出土有“毕公龟甲刻辞”。毕公高配姜氏,生五子曰:金、木、水、火、土。 冯 万:毕公高长子,字金,号元音,任西周司寇,后在晋为大夫,卒康王十年葬岐山西北隅妣姒氏谥贤淑夫人卒康王廿一年葬岐山中层八角井三子伯子叔子季子冯遂字王孙,冯唐之子,西汉时期奇士,与司马迁交好。汉武帝即位时,征求贤良之士,大家举荐冯唐。冯唐这年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于是任用冯遂做了郎官。 冯 偃:字琴才,冯扬长子,冯伉之父,冯勤的祖父。(有《后汉书·冯勤列传》记载。此冯伉非唐朝河北元城诗人冯伉)。冯 勤:字伟伯,居魏郡繁阳(今河南内黄县西),祖父偃长不满七尺自耻短陋乃为子伉娶长妻生公八尺三寸。十四岁为冀州守,汉光武帝时为尚书令、司徒。冯 宗:冯勤长子,继父爵关内侯。冯 顺:冯宗之子,大鸿胪。冯 奋:冯宗次子,平阳侯。冯 劲:冯顺之子,平阳侯、羽林右监。有子冯卯、冯留。冯 异(生于汉永帝六年即公元前30年正月二十亥时,卒于汉光武帝十一年即公元34年六月十九亥时):字公孙,号成武,今河南省宝丰县人。

据《后汉书》载:“异,父城人,字公孙,事光武拜偏将军,封阳夏侯。复平赤眉,击匈奴,历领北地、安定、 天永太守事。后攻隗纯于冀,卒于军,谥节。异性谦退,每所止舍,诸将常并坐论功,异独屏立树下,军中号为大树将 军。”光武帝诏书这样评价:“义为君臣,恩为父子。” 异初 属王莽,更始元年归刘秀,被封为阳夏侯,任征西大将军; 随刘秀巡抚河北,提出“广施恩德、笼络人心”的建议。攻破王郎后,封应侯。同年,破铁胫农民军于北平(今河北满城北),收降匈奴于林闟顿王。冬,拜孟津将军,统魏郡、河内郡,兵驻黄河北岸,与河内太守寇恂合力防备洛阳更始军。二年夏,乘洛阳守将李轶不与争锋之机,率兵北攻天井关(今山西省晋城南),得二城;南夺成皋(今河南省荥阳西北)以东13县,收降10余万人。复渡河击斩更始所署河内太守武勃,歼5000人。东汉王朝建立,封阳夏侯。建武二年冬,替代邓禹西征。三年,经崤底之战,大破赤眉军,又击破延岑等割据武装,平定关中。四年,击败公孙述所遣数万兵于陈仓(今陕西省宝鸡东),屡次挫败公孙述进窥关中的企图,被誉为咸阳王。六年,汉军陇西之战受挫后,冯异受命进军栒邑(今旬邑北)。此时,隗嚣部将行巡率兵亦欲乘胜攻取栒邑。

冯异力排众议,率兵抢先占领栒邑,然后偃旗息鼓,待行巡军至,突然出击而获胜。北地豪强武装闻风归降。先后领北地太守、安定太守事,平定上郡(郡治肤施,今榆林东南)、北地(郡治马领,今甘肃省庆阳西北)、安定(郡治今镇原东南)等地。九年行天水(郡治平襄,今通渭西)太守事。十年夏,与诸将共攻落门(今武山洛门),病卒军中。陵寝在四川顺庆府南充县景村沟,墓前立有碑坊。冯异长于谋略,号令严整,用兵进止有序;为人谦让,诸将会聚论功之时,冯异常独自避于树下,故军中称为“大树将军”。《幼学故事琼林》载:“汉冯异,当论功,独立大树下,不夸已绩。”“汉文帝,尝劳军。亲幸细柳营。按辔徐行。”真可谓,论功勋,他与光武帝(刘秀)平天下,论操行,他与汉文帝(刘恒)并芳名。 冯异与妻王氏生子冯彰、冯沂。冯 冀:冯异兄,汉中候。冯 彰:冯异长子,继承爵号一应侯。冯 沂:冯异次子,受封析乡侯。冯 普:冯彰长子、冯异之孙,封东缗侯、平乡侯。冯 晨:冯彰次子、冯异之孙,复封平乡侯。冯正乾:西汉进士,任江西淮安府元庆县知县,后升任湖广黄州知府。 冯 焕:安帝时任幽州刺史,被人谋害死于狱中。冯 绲:字鸿卿,亦作皇卿,邑郡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人。

辽东太守,平长沙武陵蛮有功,赐钱十万不受,官至御史中丞、车骑将军、廷尉。冯 颖:冯绲之子,四川广汉人,顺帝、桓帝时任益州太守,倡礼教化,甚有政绩。冯 允:字公信,冯绲之弟,四川渠县人,能通尚书,善推步之术,拜校尉。为著名东汉哲学家。冯 鲂: 字孝孙,河南唐河县湖阳人。魏郡太守、司空、卫尉、杨邑侯。冯 柱:冯鲂之子,和帝时任大将军。冯 定:冯柱长子,官到羽林郎中。冯 石:冯柱次子,官至太尉。冯 珖:冯柱三子,任城书校尉。冯 肃:冯珖之子,任皇门侍郎。冯汉东:封宰相。冯 良:河南南阳人,汉安帝诏征封臣不任,学识渊博,仪表典范,隐居设馆育人。冯 禧: 山阳人,东汉八俊之一。冯禧与张俭、檀彬、褚凤、张肃、薛兰、魏玄、徐乾号为“八俊”。冯 彦:封宜都侯。冯国馨:十二名臣之一。冯 敬:字道通,为大学士,赐银青光禄大夫,封信国公。冯 习:字休元,南郡(治今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人,刘先祖副将。冯 诗:太守。冯 礼:领军校尉冯 龙:工部尚书。冯选烈:十八学士,封太保。冯 直:汉顺帝时任震殿将军。冯灵让:封宰相,万寿宫功臣。冯芝圻:翁阁功臣,任琉球尚书。冯致景:户部主事,任福通诏武知府。

冯 休:汉周两朝良将,后真帝诏聘不任,隐居著书。冯光裕:字叔益,代州(今属山西忻州)人。举人、湖南巡抚,著有 《柴门老树村稿》。冯 信:四川广汉县人,东汉功臣,光武帝召之犒赏封爵,但“封官末幸喜先卒”。冯 商:字子高,阳陵(今陕西高陵)人,史学家,受诏续写《太公史书(七篇)》。冯 贤(公元160年-220年):东汉桓帝(刘志)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山西解州常平下冯村池里五甲(汉时籍称,现为山西省运城市常平乡常平村下冯里自然村)的一位名叫冯毅(字道远)的铁匠家庭,取名冯贤,字长生。解州恶霸熊虎为非作歹。冯贤打抱不平,在公堂上杀死熊虎及袒护恶霸的县令,亡命在外。逃至潼关,官府缉拿他的公告贴在城门上,画着其图像。危急之际,观音点化清泉,冯贤洗面,脸色由此变红。为保安全,便指关为姓,以羽为名,比喻自己像鸟一样飞出潼关,便叫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刘备起兵,关羽追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刘备、诸葛亮等入蜀,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夺取汉中后,关羽乘势布上,北伐曹魏,围襄樊、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中原震动,但东吴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害。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尊为中国四大财神之一;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

《三国演义》尊其为“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冯 灏 :字叔宰,鄾国(今湖北襄樊北)人。成都令、越嵩太守,有学徒八百,开稻田八百顷。避地梁冀。冯 贵:汉桓帝贵人,美艳绝双。死后卅余年,群贼发其冢,见贵人颜色如故,贼遂竞奸之,斗争相煞而死。冯方东汉末中常侍曹节女婿,灵帝初为尚书郎,后为大司农、司隶校尉。(501年—578年)字羽化,弘农人,州从事冯漳之子 ,冯元兴字子盛,东魏郡肥乡人。,官至东清河、西平原二郡太守,赠济州刺史冯审冯宿从弟,东阳人。贞元十二年进士,入为监察御史,累迁至兵部郎中桂州刺史、桂管观察使国子祭酒卒于秘书监。冯著(约生于735-740年之间)字不详,河间(今河北省沧州市境内)人,中唐诗人曾应广州刺史李勉之邀入幕为录事。冯伉(742-809年)新安(今浙江淳安)人。原为魏州元城(今河北大名)人,父亲冯玠迁居,改籍贯为京兆(治今陕西西安)。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初长安尉任膳部员外郎,尚书兵部侍郎、同州刺史、国子祭酒、左散骑常侍,又领导太学。太宗淳化三年(992)知商州。真宗咸平三年(1000)知福州,卒于任。获追赠礼部尚书。作《谕蒙》十四篇,内容主要为劝人务农、进学和忠孝。

文辞清丽,在商州时屡与王禹称唱和事见《小畜集》卷二○《商於驿记后序》及《宋史》卷四七八《冯谧传》。冯河清初授左卫大将军同正;历试太子詹事、兼御史中丞充兵马使。寻赠尚书左仆射,葬事官给。兴元元年,赠太子少傅。冯立同州冯翊人。唐朝将领有武艺,略涉书记(958~1023)字道济,孟州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太平兴国进士河阳人四迁客省使,更高阳关、秦凤、定州、大名府路马步总管,以卫州御使致仕,预洛阳耆英之集。(975~1037)南海(今属广东)人 。字道宗,自幼师从崔颐正和孙奭精研五经大义,曾与乐安孙质、吴陆参谯和夏侯圭善一起讲学,号称“四友”冯山(?~1094)初名献能,字允南,普州安岳茗山镇(今四川安岳龙台镇)人,冯澥之父。嘉祐二年(1057)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今四川三台县)。绍圣元年(1094年)卒,以子澥(宰相)贵,追赠太师。著有《安岳集》二十卷,工诗,今存诗集十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冯澥(?-1140)字长源,号雪崖,普州安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靖康元年(1126),为左谏议大夫绍兴三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1192~1272以后)字可迁,号深居,南康都昌(今江西省都昌县)人淳祐元年(1241)冯璧字叔献,别字天粹,真定人。

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年,卒于元太宗十二年,年七十九岁。承安二年经义进士迁大理丞,屡鞫大狱。兴定末,以同知集庆军节度使致仕。璧学长于春秋,诗笔清峻,字画楚楚,似其为人。冯诚冯国用之子。国用在绍兴病死,因其年幼未袭职,由叔父冯胜袭亲军指挥职。后随傅友德平云南立有大战功,累官右军左都督。冯小青字小青。明万历年间南直隶扬州(今属江苏)人。嫁杭州豪公子冯生妾。讳同姓,仅以字称。工诗词,解音律。为大妇所妒,徙居孤山别业。亲戚劝其改嫁,不从,凄怨成疾,命画师画像自奠而卒,年十八。近现代著名学者潘光旦先生曾著同名传记《冯小青》。冯丕成(1908-1983)四川省巴中县巴州区渔溪乡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冯定历任中国全国政协第二、三、四 届委员、第五届常务委员,马列学院一分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顾问、北京市哲学会会长。 冯德培(1907.2.20-1995.4.10):浙江省临海县城关镇人。历任中国科学院生理化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生物学部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以及《生理学报》主编,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81-1993年连续三届当选为国际生理科学联合会理事。1986年还被聘为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印度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被选为英国、加拿大、美国生理学会和美国神经学会、亚太地区生理学联合会的荣誉会员。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五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会长等职。冯仲云(1908-1968): 江苏武进人,又名冯群,江苏省武进县余基镇人。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曾任国家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当选“八大”代表和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冯维精(1919-2003)陕西省吴堡县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12-2005)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冯克煦四川江安人。历任民建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民建中央副秘书长兼经济咨询服务部部长、民建中央代理秘书长,民建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秘书长,执行局委员、副主任,第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民盟盟员重庆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冯梯云()浙江慈溪人。年参加民建,历任民建宁波市委副主委,民建浙江省委副主委,民建第四、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民建第四届中央委员会执行局副主任,年年任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冯洪达(1930-1993)祖籍安徽省巢县人(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之三子),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1988年9月1日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冯占武:生1938年8月,吉林长春人,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10月参加工作,任吉林省革委会副主任、省委常委、省农办副主任、双阳县革委会副主任双阳县委书记977年12月至1986年10月待分配工作1986年10月任双阳县双阳镇企业办副主任双阳区云山街道办事处企业办副主任。是中共第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冯鲲女,中共党员,1967年2月出生,重庆市奉节县人现任平武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上一篇: 人物访谈.txt
下一篇: 关于冯姓的研究报告.doc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