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凤庆人来说,无论走到哪里,有一种味道,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那就是粑粑卷的味道。
想知道凤庆粑粑卷什么味道吗?走起,到凤庆 ,小编请您尝一尝——
如果您到凤庆来,热情好客的凤庆人会请您吃上一卷地道的粑粑卷,一咀一嚼间,您会品偿出这座小城的故事与风骨,然后喜欢上凤庆,喜欢上粑粑卷的味道。
凤庆粑粑卷
输
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您到凤庆来,在某个早晨,某个午后,或是某个黄昏,在凤庆的大街小巷慢慢前行,在某个巷口,您的眼帘会跃入这样的景致:摊主拿着把煽火的小扇子,不紧不慢地煽着小灶里的碳火,灶上是或被烤黄或被烤凸起的粑粑,那粑粑或圆或方,小灶的旁边,是一个大箩筐,里面装着薄薄的、圆圆的、黄黄的锅巴,还摆放着辣椒油、花椒油、蒜油、稀豆粉等各种调料,让人看一眼,就忍不住驻足,想尝上一口。
小巷前的粑粑卷摊
锅巴与粑粑
用碳火烤黄的粑粑
卷粑粑卷用的各种作料
稀豆粉
有人说,在凤庆的每一个角落吃到的粑粑卷都是地道的,每一个卖粑粑卷的摊主都是卷粑粑卷的高手。但是我们还是不由自主要去找寻那些卖粑粑卷的老字号,那一个个老字号,是每一个凤庆人对凤庆最深的依恋。那依恋,在岁月的最深处,透着纯朴、执着,从而让您找寻到生命深处最深的怀想和留恋。
这是凤庆的一个老字号,现在的摊主杨哥是从妈妈手里接过卖粑粑卷的营生的,人变了,但味没变,生意依然好到爆。杨哥说:“粑粑卷已融入了我们全家人的骨血。”
在杨哥的的摊前,我捕捉到了一组前来吃粑粑卷的人们的镜头。
她们是母女俩,很享受的吃相,让人感到满满的幸福。
这是姐妹两,我想长大后的她们,无论走到哪,都会记得这粑粑卷的味道,然后循着这味,归来。
这是吃了50多年粑粑卷的大妈,今年快70岁的她,很多日子,都要吃上一口粑粑卷,才会安心。
这是另一家老字号,现在一家人都在卖粑粑卷,大婶和儿媳主要负责卖粑粑卷,儿子则负责烤烧烤。把烧烤夹在粑粑卷里面吃,那味儿,真是“666”。大婶说:“对粑粑卷,有一种无法说出口的情愫,是粑粑卷,让我们一家的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有盼头。”
在卖粑粑卷的小摊上,您还能吃到另一种美味---稀豆粉米线。在我看来,稀豆粉米线仅仅是粑粑卷的另一种吃法,把烧好的粑粑、油条切小,和着米线放入装有稀豆粉的碗里,再拌上包粑粑卷用的各种佐料,一碗美味的稀豆粉米线顿时让您味蕾大开。
在定格这些镜头的瞬间,我不知道,他们是远道而来,或是从远方归来,还是就住在这座小城,每天习惯性地吃一碗。但他们享受而满足的表情,让我看到了此刻他们的内心是温暖的、融化的、安顿的。
最好的家是可以把心安顿下来的地方。当年的赶马阿哥,在途经一个叫顺宁(凤庆的前身)的地方时,也会在卖粑粑卷的小摊前,拴好马,大声地说着:“闯南走北这么多年,这东西,就只能在这地方吃到。这味,真好,如回到家吃到了老妈做的饭。”然后大口大口的咀嚼,那嚼声,把赶马人的粗犷在摊前洒了一地。吃完,带上家的味道,继续走向远方。
是的,赶马阿哥说得不错,粑粑卷,只有在凤庆才能吃得到。
如果您不了解粑粑卷的做法与凤庆山水的关系,读这样的句子,会觉得太牵强附会,真真就只是文字游戏。
故事得从粑粑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说起,那就是锅巴。锅巴不但薄如蝉翼,而且具有韧性,凤庆人曾经在昆明、广州、北京等地用同样的方法炼制过锅巴,但都没有成功,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水,只有用凤庆特有的水质才能制出锅巴来,也只有用凤庆的锅巴才能制出这样美味的粑粑卷。
这就是锅巴,这样一沓大概有100张。制作锅巴原料主要有豌豆面、辣椒粉、小茴香粉、精盐、熟菜籽油,把豌豆面入盆,加水和匀,再用水释开,下茴香粉、辣椒粉、盐调匀,然后铁锅上小火,用毛刷蘸油抹锅,舀入豆浆糊,用木勺均匀地摊开,至呈黄色有香味时,用竹片刀在锅巴的边沿划一下,取出放在阴凉处即可。
我一直倔强地认为,凤庆因粑粑卷、茶、茶马古道、马帮而变得包容、宽广、有血有肉、有灵性。而凤庆,是粑粑卷、茶、茶马古道、马帮的归属。
所以,来凤庆吧,来凤庆吃粑粑卷,品滇红茶,重走茶马古道,您的心会变得温润而丰盈。
此图为现迁移恢复重建的青龙桥,位于凤庆县城边的罗闸河上。
青龙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原址在凤庆县城东北约60千米,十余次被毁,十余次重建,是中国交通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的咽喉要塞,在长达200多年的时间里,是内地进入云南临沧的必经之道。这里走过叱咤风云、享誉中外的名人志士、英雄豪杰,走过络绎不绝的马帮,也走过抗日远征军的千军万马。这里的每一股铁索,都沐浴过枪林弹雨,每一块木板,都铬下了历史的深深印迹。
此图为位于凤庆仁山智水内“茶马古道”塑像。凤庆“茶马古道”又称“顺下线”,是一段从临沧凤庆到大理下关的路线。历史上,每当春茶季节来临,西藏、下关、巍山的茶商们纷至沓来,走进顺宁府收购茶叶。收到的茶叶由数十,乃至数百支马帮队伍沿着古道,到达下关,由汽车运到昆明,再从昆明转运到全国乃至世界。
此图为凤庆3200年的古茶树,位于距离凤庆县城70多公里的香竹菁,它是凤庆栽培型古茶树的代表,也是世界上发现的最粗大古茶树,它的胸围---树干直径足有1.84米,8个人才勉强围得起来。
文图:凤庆县纪委、县监委 / 史艳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