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有什么历史人物,会让你蛮欣赏的呢?王,侯,将,相,学,都可以谈谈?

有什么历史人物,会让你蛮欣赏的呢?王,侯,将,相,学,都可以谈谈?

有什么历史人物,会让你蛮欣赏的呢?王,侯,将,相,学,都可以谈谈?李世民皇帝里最爱唐太宗李世民,王侯里最爱秦王李世民,将军里最爱天策上将李世民,文官里最爱尚书令李世民,学者里最爱诗人/书法家李世民二凤:不好意思,兼职稍微有点多(如果问喜欢

李世民

皇帝里最爱唐太宗李世民,王侯里最爱秦王李世民,将军里最爱天策上将李世民,文官里最爱尚书令李世民,学者里最爱诗人/书法家李世民

二凤:不好意思,兼职稍微有点多

(如果问喜欢,我倒是可以多谈几个,但要说最爱,毫无意义,只有这一位,而且他几乎跨遍了所有领域)

文治武功见

zhihu.com/answer/2484313723

用房玄龄的话来形容他,便是“陛下兼众美而有之”。

样貌、能力、性格、心地、成就全都无可挑剔。

是用兵如神、骁勇善战的天策上将,也是知人善任、从谏如流的太宗文皇帝。

少年、公子、侠客、诗人、学者、将军、贤相、直臣、帝王——都是他。

他能歌善舞,亲自编制破阵乐舞图,常常在宴会上跳舞,曾拿着琵琶自弹自唱让大臣猜曲子。龙凤之姿天日之表,且嗓音极好(李渊曾让他谕旨,褚遂良形容他的声音如同优雅的古典乐)。还是用笔精工、法度粹美的书法家。

他很勤奋,做什么都很认真,认真起来就忘我。

作为三军主帅,他亲自侦察,累到寒冬腊月时在山丘上睡着,永远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很多将士都被他救过性命,中了流失拔而复战,昼夜追敌两日不食三日不解甲,他曾在战场上喊:“吾竭忠徇国,岂顾身乎!”

作为大唐尚书令,他在公事之暇还和十八学士谈论文籍到半夜

贞观年间,他仍然会在政事之余和虞世南等学士谈论古今兴亡、治国之道到半夜

——他一生都在燃烧自己,济世安民。

天真、纯粹、热烈、烂漫、诚挚。

因为他在,不再有兔死狗亨、鸟尽弓藏,不再有怀才不遇、不得善终,不再有妻离子散,百姓流离。将军为国征战开疆拓土,文臣们没有勾心斗角,而是志同道合地并肩开创一个清平世界。

——美好得如同桃源。

他待臣子以至诚而非权术,因为他认为“君者,源也。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若多了权谲小数,便不是他所追求的贞观了。而贞观君臣间亲如一家,正是以真心换真心。

他性情刚烈,受不得抑挫,非常有反抗精神;面对臣子却儒雅谦和,以师友待之。

他亲切仁慈,尊重生命,下令死刑五覆奏,行刑之日太常不举乐,尚食勿进酒肉;面对敌人就是冷酷果决、干脆利落。

他自信洒脱,经常在朝堂上又是自夸又是邀夸,却为了百姓谦虚克己,总是鼓励群臣指出自己的过错。

他侠骨柔情,从来记得别人的好。有脾气当场发过后,便真正掲过了,从不秋后算账。

他仗义护短,房玄龄、杜如晦、马周、李靖、魏征、契苾何力等都被他护着过。不过,他向来公私分明。

不拘小节。打仗时累了就随地一躺。

识量过人。屈指候驿,算无遗策。小臣之名,一见不忘。

通透豁达却从来看不透生离死别,他永远都放不下情。

明明很张扬很炽烈,却最懂克制。

是个容易炸毛的暴脾气,但真的很好哄,夸一夸就会高兴。

勇敢无畏。以身为饵引诱五六千敌骑、带着几百人迎上突厥举国入寇不疾不徐巧施离间、面对天灾迎难而上,全部归咎于己,一力担下所有责任、始终直面自己的弱点,与欲望搏斗,不断反省,不断成长……

坦坦荡荡、一往无前、热情开朗、英姿勃发

——他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同时也是沉稳可靠的将帅和帝王。

学识渊博,能言善辩,庄重威严,胸怀宽广,乐观旷达,幽默风趣善谈笑……

他曾因为魏征太严肃调侃他是羊鼻公。还曾大笑着说魏征妩媚,刘洎为了争抢他的飞白书登上御床时,他笑着以“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一句玩笑揭过。

李世民对群臣关怀备至、细心周到。臣子病了会写信慰问,亲自为其调药。臣子喝醉睡着了会给他盖御服。因为女子生产不易,他下令妻子娩、月时文武官不用在夜里当值。魏征生病时给他送被子、素屏风等很多他家里缺的小物件。这样的体贴入微是很多主君所没有的。

作为老师,李世民也是非常耐心温和的,他从不拒绝臣子的问题,回答时向来很清晰。而且因材施教。真的挺有万民君父的长辈样子。

(虽然朝堂上一群大叔大爷大伯都比他年长)

他坦然率性,从不在人前掩饰自己的情绪,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生气就先回屋冷静冷静,史书上经常记载他“哭之”“流涕”“呜咽”“抚掌大笑”“拂衣而入”。

他重义又长情,经常梦见离世的故人,因为思念他们落泪,为母亲哭过很多次,甚至因此惹了李渊不快,为杜如晦、虞世南等功臣哭过很多次。

他的战马很多都死在征途,而他始终念念不忘,贞观十一年让人在昭陵为它们刻石立像。

他有很强的责任心,不惧认错,敢于担当,每次有天灾,他都会在诏书里表示:

“此皆朕之不德,百姓何辜?”

“上天降罪,在我一人,黎民何辜?遭此灾害。”

“详思其过,在我一人。”

“若使年岁丰登,宁可移灾朕身以存万国,是所愿也,甘心无吝。”

你要降灾都冲我来,不要牵连百姓——某种程度也如同小秦王在叫阵

在位二十三年,他下了二十八份罪己诏。

他共情能力很强,富有同理心,自己受过的委屈和伤害,便不想让别人再经历。

一切苦难于他而言,不过是迟雾寸云,苦难过后,朗日依旧高悬着,心心念念地要把灿烂曦光洒满人间。

对臣子,从来有一份将心比心。

他把善良和温柔给了他的子民。或者说,他从来就有很强的恻隐之心,他本来就是那种,看见路边有人摔倒就会过去扶一把的人。

贞观十五年,他去襄城宫登子逻坂时看见一个中暑的人倒在路旁,于是驻马,命左右的人去取药。喂了药后,那人才醒过来。也就是说,他一直耐心地等着,等着侍从取药回来,等着中暑的人喝了药醒来。

征战时他每见沿路尸骸,未曾不伤怀叹息。

在位期间,他多次下诏令收敛骸骨。

李世民并不好战,他认为不可好战,也不可忘战。虽然天策上将征战沙场所向披靡,但他不认同血流漂杵的“快意”,不认同尸若乱麻的“勇武。”

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才是他所追求的。

贞观五年,他下诏毁去所有京观。

他的仁慈、细心、温柔和对生命的尊重,史书上比比皆是。有一次,三卫因为无意间碰到了李世民的衣摆,害怕得脸色都变了。李世民就安慰他说:“此间无御史,我不怪罪你,你不须怕惧。”

他爱好广泛,骏马、葡萄酒、书法、追星(王羲之)、书史、写作、宴会、打猎、跳舞、行医、赌博、撒娇、为人父母……却从来有很强的自制力,不因为自己的爱好误事。

他尊敬天地鬼神,但更相信人定胜天。他认为神仙事是虚妄,纵然是祥瑞之美也比不上年岁丰登,百姓安定。

李世民向来灵活又通透,他并不是那种一板一眼的君子,他认为礼缘人情,乐在人和,于是多了几分潇洒的气质。因此,没有任何条条框框能困得住他。

他从来不拘泥固化,永远好奇并乐于接纳新事物。所以玄奘偷渡回来时,他热情欢迎。

他确确实实地以百姓为心。

征战四方时看见村落荒地便心怀悲悯。

无论是接见诸道使者,还是与故友欢聚,他都会问及百姓疾苦。

他会为百姓忧心得半夜睡不着,他会遗憾自己没有早点看见史书中的善事为百姓行之,他会因为病重无法为百姓做更多事而落泪……

贞观年间的惠民之举,史书上不胜枚举。

他不是没有经历过苦难,但苦难过后,他依旧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模样,永远都怀有赤子之心。

宛若曦光落凡尘,始终都是明朗耀眼的艳阳天。

他在宴会上鼓动群臣互相嘲讽开玩笑,为了妻子拉偏架、

在后苑里追兔子、

总是和群臣炫耀自家崽崽、

硬拉着魏征赌下棋、

溜到儿子宴会上去凑热闹、

在给儿子的书信里写“耶耶想死宝贝啦”、

为了王羲之亲自在玄龄他们修的晋书里拉踩别的书法家、

把太阳突然下山自己却还没玩尽兴写进诗里、

亲自酿葡萄酒、

派人去中天竺那里取熬糖法、亲自下厨熬糖

亲自挖泉水、

喜欢鲜艳的颜色,珍藏各种颜色的骏马,让一群少年穿着五颜六色的画兽文衫跟着自己出游,派人去百济国取金漆涂在盔甲上,所以亲征高丽时大唐将士都穿着金灿灿亮晶晶的花俏战甲……

谈了那么多,依然觉得写不出他万分之一的好来。对于二凤,稍有了解,就会入迷。而一旦开始喜欢,只会越来越喜欢——如同仰望曦光一样自然而然。

先是被他的能力所吸引。既而我为他的才华而惊叹。之后,被他的仁义所折服。为他坚守一生的济世安民之志而动容。为他始终如同少年郎一般的意气风发而心驰神往。他活泼善谑和谁都能打成一片的性格又拉近了历史人物带来的距离感。

他不需要从神坛上走下来,因为他至始至终都在人间,目光所及,便是万家灯火。

——是太原公子,褐裘而来

他是爱百姓的仁君,是宠孩子的慈父,是照顾臣子的主公,是可亲可爱的良师益友,也是爱玩爱闹的唐童。故而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父兄,慕之如师长,亲之如故友,宠之如孩童——怎能不为他倾倒?

上一篇: 眉山古代名人.docx 6页VIP
下一篇: <历史杂谈>:历史给明朝的最后一个机会,明朝之烂始于朱棣。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