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大朗长塘社区有一个叫黄田的地方,
里面的人姓傅不姓叶;
然而,
大井头社区也有一个姓傅的自然村,
它叫围坑。
这两个姓傅的聚居地
是否存在着某些关联呢?
傅姓后代子孙
在这一片土地繁衍生息了多少年呢?
一副祠联解开迁移历史
一行文字理清傅氏源流
“魏分南海,派衍东官”。据了解,傅氏一族定居大朗已有700多年,经历了20多代的繁衍传承,如今有近800名傅氏族人。本期《姓氏探秘》带你走进大朗傅氏族人部落,一同追寻傅氏族人的真实故事……
【姓氏源流】
初访黄田 始祖为傅松轩
在长塘社区二楼接待室,记者采访了几位长塘黄田的傅姓长辈,他们分别是退休老干部傅沛生,村民傅效开、傅暖佳以及村青年干部傅伟斌等。在接待室里,大家谈笑风生,共同追寻傅氏的历史。
长塘黄田现有500多人,自一世祖傅松轩落脚大朗起,已历二十多代,目前可确知是傅松轩后裔的村落有长塘黄田、大井头围坑,东城主山社区的生基村(狗屎墩),东坑桔子园(岭背塘)等。至于大朗另外几条有傅姓居住的村族人是什么时候、哪一世分迁出去的,目前尚不清楚。
傅鸿魁之孙傅锡强
长塘黄田的傅姓老族谱现在没有保存下来,记者看到的只是薄薄的10多页家谱复印件。在这本家谱中,记者初步了解到大朗傅氏的一些源流情况:宋元间,傅松轩因避乱徙居广东南雄珠玑巷,后来天下平定(应是南宋灭亡元朝建立后,天下初定之时——笔者按),傅松轩四处访寻安居之所,后来决定继续南下,初居东莞城中,街名傅屋巷,因城中无田可耕,后再游玩到大朗黄田,见此地山清水秀,有田可耕,有地可锄,于是与妻夏氏结庐落籍定居,傅松轩生四子。大朗傅氏遂以傅松轩为一世祖。
二世祖安四郎是松轩公次子,而其他三个兄弟此时已分居各处。安四郎帮助父亲耕作田地,“克勤克俭,喜事父母,服劳奉养,夙夜匪懈,人称其孝。”安四郎生二子。
三世祖耕隐公“躬亲稼穑,开垦田亩,顺天之成,获地之利”,因此渐渐家道殷富,富而思教,“延师课子,厚礼先生,宽平接物,乡邻得挹其风规而有缕诚之誉”。耕隐公生二子,长子康孙,衍派为围坑、沙坣口(后人讹音为“沙步口”)、大坑围等;次子康健仍居黄田。
大朗傅氏宗祠见证宗族历史变迁
【姓氏分流】
黄田与围坑皆为傅松轩后裔
除了长塘黄田,大朗傅氏族人较为集中的就是大井头围坑。3月27日下午,记者还来到大井头的围坑,拜访一位叫傅惠宗的老人。在树荫下,记者听宗叔讲述围坑傅姓族人的故事。
围坑老人傅惠宗的旧家谱
“我们是由黄田那边分迁过来的,始祖是傅松轩,到四世祖康孙公时,生了四个儿子。康孙公是一位读书人,谱上说他‘归隐课子,教以义方,各守礼法,各勤其业。而公得以优游,联亲戚之情殷,集乡邻之雅叙。岁时伏腊,无不以杯酒谈欢,以笃亲属也。’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宗叔微笑着向我们介绍着。
“那么你们祖上是什么时候来这里的呢?”记者忍不住问一句。
“这里有一段古仔呢,我慢慢说给你们听!”原来,当年康孙公家境宽裕,于是他请了一位风水先生来家里,看如何能让家业长兴,子孙发达。谁知那位风水先生相貌丑陋,满面麻痘皮兼烂眼肉。康孙公的一位儿媳悄悄对婢女说:“今天他如果在这里过宿,千万不要让他用我们家的洗脸盆,随便用一个烂木盆给他用就可以了。”这话风水先生听到了,于是怀恨在心。
第二天看完黄田周围地形后,风水先生笑着对康孙公说:“你们村是风水宝地,但易泄散,最好让几位公子分居于村四周守住。”于是康孙公听从风水先生的“瞎指”,派长子财进到村东面居住,即现在的围坑; 又派次子财添到村北面立业,叫沙坣口,即竹山与大井头交界处;三子财兴初居围坑,后来子孙迁回来黄田;四子财亮被安排到南面的大坑围,即今天水口和大井头交界处。
原本居住在一处的几兄弟就这样分居了,但一直人丁不兴旺,沙坣口和大坑围两条村后来散围了,现在只剩下长子和三子的后代分别居住在围坑和黄田。
大朗黄田旧家祠门前的石狮子
姓氏名人
远近闻名的“教师村”
黄田原先地广人稀,傅氏在此以耕读传家,生计尚算富裕,后来渐渐有他姓迁入,人口繁衍,反而变成地少人多,以至建国前黄田之傅姓已无田可耕。穷则思变,黄田傅姓族人逐渐适应形势的发展,转而从事手工业、商贸、教书、行医等,亦有富裕者到别处租地,聘佃农耕作以盈利的。
建国后,黄田人才鼎盛,涌现了像傅子良、傅吉六、傅仁伯、傅浩棠、傅荣发等一批名医。记者还了解到,自三世祖以来形成的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使黄田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教师村”,不少族人以舌耕(教书)为业,当时创办的“政举书室”还培养了本地大批学子,许多人成为社会栋梁,如“黄田五杰”(其中有《东莞日报》创办人、老社长傅泽铭)、市政府退休老干部傅照辉等。
政举书室的创办者是傅鸿魁,字镜泉,生于清末,稍有家资,平时以为人医眼为业。为了让傅姓子弟有一个舒适安静的读书场所,他斥资建造了这间书室。
据傅鸿魁之孙傅锡强介绍,为纪念本房的十五世祖政举公,故以他的字号“政举”为书室名字。而书室匾额是由当时国民党大员傅秉常亲笔题写的。这间书室面积不到200平方米,但布局很好,前面一座门楼,中间有一个天井,种着花草。后面就是教学的地方,分两层,有木梯上落。傅锡强说,当时约有20多名学生在此读书。
傅鸿魁有三个儿子,全部是大学生。其中长子傅树稳,字德滋,生于宣统三年(1911年),终于1964年。傅树稳曾就读于广州大学,由于品学兼优,毕业后被留校任职于校长室秘书。后日本侵华,抗战军兴,傅树稳曾辗转到过广西和香港等地,为抗战出力。抗战胜利后,傅树稳舍弃功名利禄,回乡以教育为业,决心为国家为家乡培养有用之才,成为政举书室的实际创办人。
据黄田老人透露,傅树稳不仅有学问,而且为人乐善好施。有一年天旱,松木山村民陷入饥荒。他出钱出粮,帮村民度过了旱情,得到本地村民的敬仰。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历史故事
傅秉常:黄田族人的“贵客”
傅秉常(1896年-1965年),原名褧裳,广东南海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外交官。早年就读于香港育才书院和圣士提反男中学,继入香港大学学习工程。随伍廷芳步入政坛,曾担任国民政府最后一任驻苏联大使,参加过1946年的巴黎和会,后被任命为外交部副部长,部长(未到职)等职。傅秉常参与过民法和海商法的修订、撰写过宪法草案。1965年7月29日病逝于台北,终年69岁,曾编《最新六法全书》并遗有《一九四九年日记》等。
傅树稳与傅秉常相识于一次偶然机会。一天,傅秉常正走在广州的街道上,偶尔望见一间鞋屐店铺的前面有一只大大的木屐模型,旁边一个大招牌“傅有利屐铺”,正所谓“同姓三分亲”,于是傅秉常上前与店老板攀谈,而这间屐铺老板刚好是大朗黄田人傅集波开的。
倾谈中,傅集波告诉面前的这位贵客,他有一个老乡在广州大学校长室任秘书,是一位很有学问的青年才俊。傅秉常为学者型的国民党政府高官,十分爱才,经傅集波介绍,认识了傅树稳。自此两人来往甚密,但淡泊名利的傅树稳多次婉拒了傅秉常让他出来当官的邀请。
现在,大朗傅姓老人尚记得傅秉常与黄田的两个历史故事。
上世纪40年代,因当时黄田傅姓的始祖坟石墓门被外人损坏,傅姓族人于是去请傅秉常帮忙处理,因傅秉常公务繁忙,便派了一个营的军队驻扎在破坏者所居村庄,一切伙食费用由其所在村庄负担。无奈之下,肇事者只好修复傅姓祖坟,并且从坟头到黄田一路燃烧鞭炮以示道歉。
第二件事就是建国前的租塘合同纠纷。黄田村前原有两口鱼塘,即现在土地庙前。黄田村人曾将这两口鱼塘租给别人,租期为十年,不料合同到期时却发现对方所持的合同期变成了“千年”,显然是被对方篡改了。在旧社会,这种情况往往是有理说不清的。最后还是傅秉常帮忙摆平了这件纠纷,鱼塘重归黄田村。
围坑祠堂无后进
看到记者在拍傅氏宗祠的照片,宗叔又拉开了话匣子:“今天你们看到的祠堂是重修过的,先前不是这样的。”宗祠最初有三进,建于何时已经无从考究了,只记得有一年发生了一件灾难。
那时朝廷每年要定期派人到各地收农业赋税的,是国家任务。负责围坑村的是常平袁山贝的差吏,当地人叫他“袁差佬”。有一年收成不好,大家交不起赋税,于是“袁差佬”和村里的主事人在大井头茶亭吵了起来,后来还动起手。
当时的主事人虽然矮小且跛脚,但武艺高强,把“袁差佬”打成重伤。于是官差来到村里,一把火将宗祠烧了。多年后,族人才重建了宗祠,但限于财力,只有前进没有后进。故而有歌谣唱道:“围坑祠堂无后进,蔡边围大无头人”。
“没办法,那时我们村人稀地少,经常被外人欺负,人家人强马壮,不敢反抗啊,怕惹来更大的灾难。那时别村的人来村里明抢东西,我们地里种的农作物总给别人收去了!如果解放迟几年,我们村怕也要散围了。”宗叔感慨地说。
据宗叔介绍,现在围坑村民近200人,还有一部分宗亲在建国前迁居他处。
大朗黄田旧围前的老榕树
追本溯源
追寻历史微痕 厘清傅氏700年源流
无论在黄田还是在围坑,傅姓老人都无法解答记者的一个疑问——大朗傅姓始祖从哪里迁来东莞?这一方面是由于文字资料匮乏,老旧族谱没有保存下来,幸而保存下来的家谱又过于简略,语焉不详;另一方面是随着老一辈族人的去世,口头流传的许多有价值的东西随之消失。
但记者从围坑傅氏宗祠的大门联看到,其联为:“魏分南海,派衍东官”,魏即指傅姓得姓始祖傅说出生地为今天的山西平陆,而岭南一带傅姓都是在两宋间来源于清河(郡望,属今天河北),两地都属于古时魏国领土范围,是早期傅姓族人生活的区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