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商丘(归德府)刘氏

商丘(归德府)刘氏

商丘(归德府)刘氏沈宋侯,叶余刘,高杨二家在后头。进商丘古城北门,第一个街口叫四牌楼,第二个街口叫刘隅首,从四牌楼到刘隅首,整个路西都是刘家的房屋。

沈宋侯,叶余刘,高杨二家在后头。这是尽人皆知的商丘八大家,刘家居第六位。进商丘古城北门,第一个街口叫四牌楼,第二个街口叫刘隅首,从四牌楼到刘隅首,整个路西都是刘家的房屋。刘隅首,就是因刘家而得名。

商丘刘氏,始祖刘显,安徽绩溪人(或者浙江青田),元朝末年跟随朱元璋起义,历经二十二战,论功授宁国卫右所百户,后升为归德(河南商丘)卫指挥使,诰授昭勇将军,升千户职,世袭。

二世刘贵,袭千户职,诰授昭武都卫。

三世刘振,袭千户职,诰授昭武都卫,有四子,曰江、淮、河、汉。

四世刘江,袭千户职,诰授昭武都卫,后任山东鲁王府斋郎。

五世刘輗,七品典仪正,敕授武信左骑尉。

六世刘廷,附监生,例赠修职左郎。

七世刘应宿,廪生,敕授修职左郎,敕封文林郎,晋赠昭武将军。

八世国光,字纯所,嘉靖甲子(嘉靖四十三年即1564年)拔贡生,敕授修职左郎,敕封文林郎,任湖广岳州府平江县训导。

九世广誉,字贵已,号省弦,万历辛卯(万历十九年即1591年)举人,敕授文林郎,山东金乡县知县。金乡近河,多水患,他领导人民修筑堤防,疏通河道,水患解除。有一年闹饥荒,他捐奉买牛,发放种子,人民非常感激,垦地数千亩。久旱,他设厂煮粥,发放廪粮赈济灾民。他还修学立会,建坊造桥,施棺舍药,起集垫路,并亲讲乡约,收养孤寡,凡一切济人利物之事,都乐而为之,终积劳成疾,但病情稍有好转,就继续工作,直至去世。金乡人民立泣思碑纪念他,并载入《金乡县志》。《归德府志》《商丘县志》《刘氏家谱》均有传。

刘广誉配兵部尚书兼都御史经略辽东军务杨镐之女,生五子,有三子在崇祯壬午(崇祯十五年即1642年)李自成攻入商丘城后殉难,祀褒忠祠。

十世玉标,廪膳生,例貤赠武德骑尉。

十一世刘蓁,清朝例监生,例赠武德骑尉。

十二世辉祖,庚子(道光二十年即1840年)科武举,丁未(道光二十七年即1847年)科武进士,分发陕西后补守备,应授武德骑尉。

十三世刘钲,例貤赠武略骑尉。

十四世永兴,例授修职郎。

十五世平南,诰赠奉政大夫

十六世文藻,邑庠廪膳生,诰赠奉政大夫。

十七世履安,字竹坪,号幼芳,廪贡生,同治丁卯(同治六年即1867年)解元,戊辰(同治七年即1868年)科联捷进士,签分广西,历署兴安县,授恭城知县,侭先即补同知,直隶州升用知府,诰授中宪大夫。他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每到一地,利举弊革,时称循良。在容县,平甘氏之狱,救了许多人的性命;在恭城,除李赖五之乱,更表现出了他的才能。乞休归里后,经理族务,续修家谱,被归德府知府李廷萧延聘,主讲文正书院,为商丘培养了大批人才,被尊为国学泰斗。卒年八十二岁。著有《青照轩诗文集》。

履安之弟履泰,字阶六,号镜湖,廪膳生,道光己酉(道光二十九年即1849年)举人,咸丰癸丑(咸丰三年即1853年)科贡士,丙辰(咸丰六年即1856年)补行殿进士,任浙江丽水县知县,调补石门县,署理永康县,选授会稽县知县,钦加同知衔,诰授奉政大夫。他以勤政爱民为天职,以清白吏自期。每到一地,以安民为最重要,修黉学,建明伦堂,清积案,除衙蠧,创资善堂煖厂,收养贫民,凡邑中庵观寺院,道路桥梁,数月之内,百废俱兴。终日操劳,深夜不得息,心力交瘁,于辛未(同治十年即1871年)卒于任上,但囊无私金,债有高台,不能扶柩归里,幸同僚相赠财物,始得归家,停留天后宫,无资安葬,兄履安之子修吉,任职广东,寄钱二百,始得安葬。

刘氏始祖刘显,卒于城东五十里白河集,葬白河北岸,始有守墓者一、二家,继移者日众,因名曰刘坟庄。

刘氏自四世始分为涝丘、西楼、平台、青岗四支。刘江死后葬于始祖刘显墓侧,其后人为长门长支。明清两代,多世袭文武官职,名人辈出,显赫商丘。这支人多居住在城北门里,也有一部分住城北涝丘山庄(俗称刘三庄)、刘庄、城西刘乐天庄、刘坟及宋集的,称涝丘支,亦称北门支。八世鸿光,字塋所,廪膳生,崇祯乙亥(崇祯八年即1635年)科武举,应授武德骑尉,考选守备,赠文林郎。崇祯壬午(崇祯十五年即1642年)三月二十七日李自成攻占商丘,鸿光战死于城西北隅之桃花坞,其子翼明、其孙中正、依正和其他姪、孙共计十七人殉难。鸿光和玉立、玉举等人旌表节烈,祀褒忠祠,余皆入县志节烈传中。鸿光葬城东十五里平台集东二里,子孙环墓以居,耕读传家,至崑栋及其弟志大、蕴大、子侗居、姪西海,世称一门五寿,清室赐以粟帛,官府以匾额旌其门,乡里亲友以旗牌表扬尤众,子孙每逢婚丧岁节,排列盈庭,以为荣耀,故远近以旗牌庄称。居斯庄者为褒忠公刘鸿光后裔,也有居平台集刘庄、钟庄及城北关的,称平台支。

刘淮之后自刘延以诗书传家,世有名人,盛于明清两代。因多居城南门里,也有住刘曹楼、东刘楼、虞城李老家一带的,称南门青岗支。

刘淮,例赠文林郎,其子刘轮,字大器,号东谷,诰赠奉政大夫,有经商之术,不数年,置产巨万,富甲一乡。一次,有商人借宿,次日走得急,忘带了一个包袱。刘轮见里面尽是银子,遂妥善保存。数月后,商人回,刘轮把包袱交还,商人非常感动、感激,要以一半相赠,刘轮坚决不要。此事很快传开,人们都赞扬刘轮拾金不昧!刘轮一生做了许多济人利物的好事。后其子刘延中嘉靖戊午经魁,就是在嘉靖三十七年即1558年的乡试中五经皆考第一名,人们都说这是刘轮积德所至。刘轮死后葬城西南十二里蔡河之阳,守墓者日众,形成一村,人称西刘坟庄。

刘延之子刘应卜,字德桢,号心吕,万历乙酉(万历十三年即1585年)科举人,陕西郃阳县知县,湖南辰州府同知,署理辰州府知府,敕授文林郎,诰授奉政大夫,廉干有为,常戴星视事,夤夜治簿书,如劝他稍微休息一下,他就说:“吾宁劳一人,贻百姓逸也。”辰州镇簟欠压饷银十三万,恰贵州巡抚升任过境,士卒聚众讨饷,刘应卜急发振金五千,其围即解。一会儿,官军复变,又围新任贵州巡抚。刘应卜急贷振库万金,并起用已去职的某武官做工作,官军遂解而归。有一青年犯死罪,刘应卜怕其绝嗣,容许其妻入监,后来竟得一子,其他囚犯被感动得流着眼泪认罪。刘应卜重视教育,修葺阿衡书院,延师督课,诸生中婚者助娶,死者助葬,无立锥之地者给住处。五年,郃阳大变,甲乙榜联翩不绝。《郃阳县志》《商丘县志》均有传。

刘应卜崇祀郃阳名宦和商丘乡贤轰动一时,两地缙绅、名士、亲朋好友如工部尚书周士朴、光禄寺正卿侯执躬、户部尚书侯恂、大理寺少卿许士烬、大同巡抚叶延桂、山西督粮道副使宋权、顺天府丞余珹、锦衣卫千户许世蕃、东平州知州常维翰、内阁中书舍人沈譔、南京工部主事沈试、中书科舍人刘木引 等等,几百人纷纷作文、写诗、撰联表示祝贺,刘氏家谱有详细记载。

刘应卜长子敏学,字复初,曾任直隶藁城县知县,该县地瘠民贫,敏学到任后注重休养生息,编审保甲,修学宫,筑城垣,模仿其父治理郃阳、辰州的办法,取得显著成绩,后升任陕西榆林卫司马。

刘应卜次子勤学在李自成退出商丘后发起对家谱的始修,康熙壬午(康熙四十一年即1702年)、乾隆戊戌(乾隆四十三年即1778年)、咸丰丁巳(咸丰七年即1857年)、民国己巳(民国八年即1929年)和2005年,对家谱进行了五次续修。

商丘刘氏自十三世彤芳、宗文在修家谱时始撰经文,自十六世始以“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八个字排辈,后增加“修德崇本,积善致祥”八个字,2005年修谱时又增加“诗书礼义,忠孝廉清;祖传家训,世代永昌”十六字到四十七世。

四世刘江任山东鲁王府斋郎后继配房氏,后衣冠与房氏合葬,是商丘北门涝丘支即长门长支始祖,也是山东郓城始祖。郓城子孙繁茂,后来,怀洲及华亭兄弟渡河来商丘寻亲修祖墓。

刘河迁颖州府阜阳县,为颖始祖。刘汉有彭城观城之传,也有郓城一刘姓自言是刘汉一支。

非刘显后裔的刘姓名人还有:

刘格,字念劬,城西南有地十万亩。少年时,以文学受知于归德知府姚体乾,名重一方。万历丁酉(万历二十五年即1597年)中举。当时文坛有一股坏风气,为文不讲实际,浮泛虚夸,奥幽诡异,但他不为时风所限,独以秦、汉及韩愈、柳宗元的古文为宗,曾南下金陵,拜见黄汝亭和其门人马元调,由于与当时文风不谐,屡次进京考试不第,很多人都讥笑他,但他不顾这些,独行不改素志。为了提倡朴厚文风,他请浙江名士宋凤翔在家设馆,教其子伯愚和外甥吴伯裔、吴伯胤读书学文。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的《商丘县志》这样评价他:“宋中后起能习龙门(司马迁生于龙门)、扶风(班固扶风人)、昌黎(韩愈)、柳州(柳宗元)诸家言,格之力为多。”刘格善为诗,有诗集《淑少陵初言》。

刘伯愚,字千之,幼颖异,读书过目不忘。同学背书有遗忘的地方,常请教他。他性沉敏,淳静寡言,不饮酒,以古学自力,敦古道为归,行文一循古法为时所宗。刘伯愚与表弟吴伯裔、吴伯胤兄弟、侯方镇、侯方域兄弟和徐作霖、张渭、贾开宗等名士组成雪苑文社,刘伯愚在崇祯三年(1630年)将自己的两千篇文章结集,名《已庚存稿》,刻板行世,一时传遍全国,为文人名士叹赏,中原文声为之一振。前期雪苑社所以名振海内,与刘伯愚文章的传播有很大关系。一时雪苑社与江南复社南北遥相应和。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商丘,刘伯愚投井自尽。

刘格、刘伯愚父子以诗文称于明季,而伯愚子刘培德则以诗称于清朝康熙年间,祖孙三人均以诗闻名。培德字笃甫,后更名黎问,勤学诚行,以他清瘦峻拔的诗风步入文坛,立志老死田间,表现了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态度,有民族气节,不愧当时文苑中一枝艳丽奇葩。

刘伯愚的《已庚存稿》尽毁于战火,刘培德把父亲的文章搜集付梓,又把自己的诗结集为《见天小筑诗存》。

刘木引 ,字恩劬,刘格弟。非常富有,钱多得生锈烂坏还花不完,称烂钱刘家,以太学生身份当了文华殿中书科舍人。他为富且仁,与兄分家时,好东西都让给兄长。崇祯庚辰(崇祯十三年即1640年)大饥,粮价昂贵,斗米千钱,他却捐千石粮赈济,救活了很多人。有一年大旱,他代表有关部门在高辛井祈祷,大雨立至,数百里都下透了。崇祯末年,流寇起,他悬重赏招募人守城,又捐数千缗钱修外郭,人们至今还在称颂他的义举呢。

刘麟趾,字公振,康熙己酉(康熙八年即1669年)河南乡试第一名,康熙庚戌(康熙九年即1670年)联登进士,任福建永安县知县。考核最优,升为户部主事,又升员外郎,转任礼部主客郎中,外放为广西桂林知府,又调庆远。因判案失误免职。

刘麟趾在地方当官,政尚清简,劝农兴学,薄税轻徭,不求赫赫有名,只求百姓安居。每到一地都有惠泽,老百姓很崇拜他。他为人恭谨俭约,归里后,居数年,穿布袍,徒步走,遇见田野老农,也恂恂退让,没有一点当过大官的架子。他负才早休,因病没再复出,人们都感到很可惜。

刘榛,字山蔚,少孤,依靠姐夫侯汴生活。侯汴请老师教他读书习文,后来跟着著名老师徐邻塘学习,他刻励为文,师承司马迁、班固及唐宋诸名家,很为孙奇逢、汤斌、宋荦等名士称道。著有《女史》《韵统》《虚直堂集》等书,今有《虚直堂集》行世。《虚直堂集》收有文十卷,216篇;诗六卷,439首;词有《董园词》一卷,68首。刘榛的妻子是沈阁老的堂姪八世沈圻的小女儿,刘榛是沈家的九世婿。

刘动,字友山,贡士,为人敦厚朴诚。初为河北武安教谕,他先和学生建立起感情再教文化课。当时有两兄弟闹矛盾,他就把全体学生集合在明伦堂,让两兄弟站在堂下,晓之以天性骨肉,勉之以孝悌大义,语言谆恳,言出涕随,两兄弟被感动得伏地痛哭,各作自我批评,和好如初。因此,士风大变。

刘动后来调到浙江慈溪任知县,他的廉洁镇静,让全县人民心悦诚服。正值有车供大役,按惯例应向老百姓征收,刘动却取用了公款节余,没收百姓一文钱,竟被罢官。

刘姓名人很多,载入《商丘县志》的还有刘超凤、刘十叶等。在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曾任《光明日报》社思想理论部副主任、主编《光明日报》《史学》专刊和《文物与考古》专栏并兼任《博览群书》杂志副主编的刘汉屏和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刘炳环都是城内小隅首西一街人。

上一篇: 第三章 第十七讲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pdf
下一篇: 【郝氏宗祠】网络祭奠,网上祭祀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