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吃货小史001:饮食男女

吃货小史001:饮食男女

吃货小史001:饮食男女“此刻你想到什么,便开始动笔写吧。”——亨利·米勒开门见山吧。但凡读了些历史的,大抵都想着自己写点什么。即使不能藏之名山流芳百世,也可以敝帚自珍臭美一阵。鄙人不才

“此刻你想到什么,便开始动笔写吧。”

——亨利·米勒

开门见山吧。但凡读了些历史的,大抵都想着自己写点什么。即使不能藏之名山流芳百世,也可以敝帚自珍臭美一阵。鄙人不才,也欲动笔一试。万不敢自称有太史之才、董狐之笔,只期待能做个不知称职与否的搬运工,与君共飨。

那么,问题来了:写什么?怎么写?

纵观国史上下数千年,史籍浩若烟海,故事精彩纷呈,你方唱罢我登场,确是无穷无尽的创作宝藏。然则乱花渐欲迷人眼,如何将历史血脉串联起来不至散架,实在是考验作者的用心与读者的耐心。

何谓历史?顾名思义,history=his story,他(们)的故事。(无任何性别歧视含义)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故事,说是人性推动历史,似乎也不算错。

那么,最基本的人性又是什么?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

食、色,性也。——《孟子》

古人真是大智大慧,早就说得清楚明白。

食人的小故事的寓意_不食嗟来之食的历史人物_中国食人史故事

令狐冲道:“人生在世,会当畅情适意,连酒也不能喝,女人不能想,人家欺到头上不能还手,还做甚么人?不如及早死了,来得爽快。”

——《笑傲江湖》

即便如令狐冲这般洒脱豁达的人物,照样逃不开饮食男女最基本的框框。

管它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兵家、……各家大佬自己,都要先吃饭睡觉,然后再思考人生之道与治国秘要。

再不问世事的修仙之人,纵使辟谷多日,也要吃花草喝露水罢?于大唐多次力挽狂澜的“神仙宰相”李泌,虽然不食人间烟火,可也难以拒绝好基友、唐肃宗李亨,深夜递来的烧梨。

肃宗召处士李泌于衡山,至,舍之内庭。尝夜坐地炉,烧二梨以赐李泌,颖王恃宠固求,上不许曰:“汝饱食肉,先生绝粒,何争耶?”

时诸王请联句,颖王曰:“先生年几许,颜色似童儿。”信王曰:“夜枕九仙骨,朝披一品衣。”一王曰:“不食千钟粟,惟餐两颗梨。”上曰:“天生此间气,助我化无为。”

后肃宗恢复两京,泌之策为多。至德宗时拜相,时人方之张子房。

——《邺侯家传》

而治国便是治民,管理好民众最基本的吃喝玩乐需求,乃是君王主公们的头等要务。不信?看看"万世师表"孔老夫子,他所推崇备至的管仲管夷吾是怎么说的。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转眼都2020年了,借用一下现代经管理论的他山之石,以便更好打磨古老中华的历史宝玉。

不食嗟来之食的历史人物_中国食人史故事_食人的小故事的寓意

上图即是经典的“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可以对应以下这张更为经典的封建等级图。

中国食人史故事_食人的小故事的寓意_不食嗟来之食的历史人物

各阶层人物,都有着对于“吃”的独特需求。层层递进,精益求精。

庶民、奴隶:吃口饱饭。

士(门客、小吏、师爷):挑选主公,吃点好的。

大夫、诸侯(贵族、宰相、高官):吃上天子赐予的“胙肉”。

天子(王、皇帝):吃掉一切对手,包括而不限于敌国、权臣(阉)、强藩。

食人的小故事的寓意_中国食人史故事_不食嗟来之食的历史人物

不食嗟来之食的历史人物_中国食人史故事_食人的小故事的寓意

再看看骨头硬的英雄豪杰们,往往通过“不食XX之粟(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操与政治理想。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吴晗,《谈骨气》

刀光剑影、暗流涌动,又怎能少得了觥筹交错、尔虞我诈的饭局饮宴?

中国食人史故事_食人的小故事的寓意_不食嗟来之食的历史人物

单单一个“吃”字,确实有资格串联起泱泱国史。

历史演变人性不变,小吃货也能改变大历史。

读良史如品佳肴,开动吧!

上一篇: 复姓的历史名人(复姓的历史名人简介)
下一篇: 道家奇谈之228——泛谈西游记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