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游览波兰,就会参观名人博物馆,踏访名人故居,目睹各种各样的纪念碑和雕塑,还有以人物姓名命名的街道。这里我们把波兰的主要已故历史名人做个简单介绍,指出这些名人纪念碑和雕像在华沙的哪些地方(外地其它城市的名人雕像以此类推),方便大家认识目标物的背景。这也是我们为重新编辑全新版本的《华沙旅游,精确制导》所做的前期准备,敬请关注!
科学家 / 发明家
尼古拉·哥白尼(Mikołaj Kopernik,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
文艺复兴时期波兰数学家、天文学家,他提倡日心说模型,提到太阳为宇宙的中心,1543年哥白尼临终前发表了《天体运行论》 - 现代天文学的起步点。
【他的雕塑位于华沙Krakowskie Przedmieście步行街,近圣十字大教堂。】
(这座建于1830年的铜像显示处于坐姿的哥白尼右手拿着指南针,左手拿着浑天仪。在黑色底座的东西两侧刻有镀金铭文,在哥白尼右手侧,用拉丁文写着:哥白尼,祖国感谢你;在哥白尼左手侧,写着:哥白尼,同胞向你致敬。雕像后面的背景是建于1620年的斯塔西茨宫(Pałac Staszica)现在是波兰科学院的所在地。
在蒙特利尔和芝加哥有华沙哥白尼纪念碑的复制品。)
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
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这座居里夫人纪念碑建于1935年,位于华沙ul.Wawelskia 和ul.Marii Skłodowskiej-Curie 两街相交紧靠居里夫人肿瘤研究所的居里夫人公园内(park Marii Skłodowskiej-Curie,Warszawa)】
约翰·赫维留斯(Jan Heweliusz,1611年1月28日-1687年1月28日)
波兰天文学家,并曾任但泽(现在的格但斯克)市长,他终生在格但斯克的市政管理中占据领导地位。
1641年,他在自己相连的三幢房子房顶上建了一个天文台,后来自己还建造了一台焦距45米的无筒望远镜。他研究了彗星的运动,对恒星进行了编目并创建了月球表面的第一张地图。他被称为“月球地形研究的创始人”,月球上的一个陨石坑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他的有代表性的纪念碑在格但斯克。】
拉扎鲁·路德维克·柴门霍夫(Lazarus Ludwik Zamenhof,1859年12月15日 - 1917年4月14日)
波兰籍犹太人,世界语的创始人。
世界语从许多语言中提取,但主要基于简化的拉丁文语法。目前,有800万人在使用它。世界语成为柴门霍夫实现不同文化和种族的人们之间沟通的桥梁与和平相处的希望。
【他的雕塑位于其出生地比亚韦斯托克。】
作家
亚当·密茨凯维奇(Adam Mickiewicz,1798年12月24日- 1855年11月26日)波兰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波兰十九世纪最伟大的诗人,革命家。1820年创作的《青春颂》,1822年第一部诗集《歌谣和传奇》,开启了波兰文学浪漫主义时代。1823-1832年的诗剧《先人祭》,1834年完成他最重要的代表诗作《塔杜施先生》。这部长诗以1811 年和1812年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立陶宛地区两大仇家的年轻一代塔杜施和佐霞的恋情以及这两大家族的结仇与和解,广泛反映了波兰贵族的生活和争斗,以及波兰爱国志士反抗沙俄侵略的团结战斗精神。
【亚当·密茨凯维奇的新古典主义纪念碑位于华沙Krakowskie Przedmiescie步行街上的亚当·密茨凯维奇广场,揭幕于1898年12月24日。】
维尔托德·贡布罗维奇(Witold Gombrowicz,1904年8月4日- 1969年7月24日)
波兰小说家和剧作家,波兰文学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作品的特点是深层次的心理分析,内容包含悖论和荒谬,具有反民族主义的味道。1937年,他出版了第一部小说《Ferdydurke》,其中提出了许多他一贯的主题:不成熟和青年的问题,讽刺波兰社会和文化。
【他的纪念牌匾位于华沙 ul. Chocimska 35,他曾于1934-1939年住在这里。(离中国人常去的波兰著名餐馆“Różana”很近)】
亨利克·显克维支(Henryk Sienkiewicz,1846年5月5日- 1916年11月15日)
波兰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历史小说卫国三部曲:《火与剑》、《洪流》及《星火燎原》,主要反映的是17世纪时波兰人民反抗外国入侵的故事;还有《十字军骑士》(背景为十四和十五世纪中波兰和立陶宛对抗条顿骑士团的入侵。)、《你往何处去》(Quo Vadis)等。1905年他因作品《你往何处去》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纪念碑位于华沙皇家瓦津基公园(肖邦公园)】
符瓦迪斯瓦夫·莱蒙特(Władysław Stanisław Reymont,1868年5月7日-1925年12月5日)
1899至1908年,莱蒙特用10年时间创作了四卷本长篇小说《农民》,包括《秋》、《冬》、《春》、《夏》。小说不但写出当地富户之间的明争暗斗,写出地主对农民的残酷盘剥,也写出贫苦农民的反抗和人性,而且传神地介绍他们的生活习俗和自然环境。这部规模宏大的现实主义巨著被认为是波兰农村的百科全书,为此他于192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心脏安息在华沙圣十字大教堂,已计划在华沙建造他的纪念碑。下图为在罗兹莱蒙特广场上的纪念碑。】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1911年6月30日-2004年8月14日)
波兰著名的诗人、翻译家、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外交官,曾在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被禁锢的头脑》、《伊斯河谷》、《个人的义务》、《务尔罗的土地》等。他的诗歌和散文写作充满自传主题,回忆移民时代,反思宗教和形而上学的性质以及历史和文学分析。
维斯拉瓦·辛波丝卡 (Wisława Szymborska,1923年7月2日-2012年2月1日)
波兰诗人和翻译家,于199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诗作被称为“具有不同寻常和坚韧不拔的纯洁性和力量”,有《一见钟情》,《呼唤雪人》等著作。她是第四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作家(1996年),第三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诗人(前两位是一九四五年智利的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和一九六六年德国的奈莉·萨克斯)。
【她的第一个雕像位于其出生地 - 大波兰省辖下的库尔尼克镇。】
博莱斯瓦夫·普鲁斯 (Bolesław Prus,1847年8月20日-1912年5月19日)
波兰作家,散文作家,实证主义时期的小说家和专栏作家,波兰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华沙的编年史家,思想家和知识普及者,社会活动家,倡导远足和骑自行车旅游。
【他的纪念碑位于华沙Krakowskie Przedmieście 步行街和Karowa街的交叉处附近,靠近Bristol宾馆。】
音乐家
弗雷德里克·肖邦(Fryderyk Chopin,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
肖邦出生在波兰中部小镇热拉佐瓦-沃拉(Żelazowa Wola,位于波兰首都华沙以西50公里)。他出生的时候,波兰由于被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已不复为一个统一主权国家。
肖邦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真实出生日期目前仍有争议,其拉丁文出生文献(出生证明和教堂受洗纪录)上记载为1810年2月22日,但其父母与家人均以3月1日作为萧邦生日,原因是当年他的父亲在报户口时,误算了出生周数所致(比实际出生日期提早整整一星期)。肖邦自幼喜爱波兰民族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肖邦39岁时英年早逝,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法国,创作了大量钢琴作品,如4部叙事曲、十余部波兰舞曲包括《军队》、《英雄》,26首钢琴前奏曲包括《雨滴》,27首钢琴练习曲包括《离别》、《革命》,4部谐谑曲、4部即兴曲、3部钢琴奏鸣曲,至少21首夜曲,59首马祖卡,两首钢琴协奏曲、幻想曲、大提琴奏鸣曲和摇篮曲等。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
(他的心脏安息在华沙圣十字大教堂。)
【下图是在肖邦故居和华沙肖邦公园的纪念碑。】
斯坦尼斯拉夫·莫纽什科(Stanisław Moniuszko,1819年5月5日-1872年6月4日)
波兰作曲家、指挥家,其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被誉为波兰民族歌剧的创始人。
【他的纪念碑位于华沙国家大剧院】
参考:
其它波兰旅游信息:
《玩转华沙》系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