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为什么会有三国演义的曹操被污蔑的说法?

为什么会有三国演义的曹操被污蔑的说法?

为什么会有三国演义的曹操被污蔑的说法?谢邀。首先,我声明我是《三国演义》的拥趸,我对历史的兴趣全都是从《三国演义》开始的,最早接触三国,是小学从一套48本的连环画开始的,然后是看白话版的,然后高中看120回全本的

谢邀。

首先,我声明我是《三国演义》的拥趸,我对历史的兴趣全都是从《三国演义》开始的,最早接触三国,是小学从一套48本的连环画开始的,然后是看白话版的,然后高中看120回全本的,然后看《三国志》(比较难懂,陆陆续续地看,看明白多少是多少。没事就翻两章看看。)。最喜欢的单机游戏是光荣《三国志》(从版本5玩到13),最喜欢的桌游是《三国杀》。这一切,均源于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所以,对于这么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作品,但凡有任何负面意见,我都要参合一下,罗老他不在人世了,没机会为自己说话,不过估计活着也不屑为自己辩护。就有我们这些粉丝代劳了。

请了解,《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是文学作品,是文学作品!!! 在图书馆里是归在 I 这类的,历史类作品是 K大类的,请不要走错地方。 但凡文学作品,免不了进行艺术加工、具体化生动化。历史学家对《三国演义》的评价是“七实三虚”,一部文学作品符合历史的已经占到70%了,你还不满意?而且,罗贯中写书,书中的情节除了来自正史的,其他就是来自于野史、民间故事、戏曲等,完全自己瞎编的情节微乎其微。“我只是个故事的搬运工”。当然,罗老对这些搜集来的素材,极尽添油加醋之能事,这才有了这么部吸引人的作品。

具体到曹操这个人物,文学作品塑造人物,都要给每个人物设定鲜明的性格特征,简单地说,就是人设。曹操的人设,就是“奸雄”,整部书都是围绕这个人设来写的。说,污蔑曹操,我觉得完全没有的。

具体地分析下,三国演义中不是光黑曹操,对曹操的正面描写也不少:正直有担当(刺董)、忠于朝廷有责任感(十八路诸侯讨董的表现)、识人善用(一遇刘关张便知非等闲之辈,“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爱才惜才(对关羽的态度、对徐晃、典韦的态度、三哭郭嘉)、从谏如流(多次战役都是采纳了正确的建议从而取得了胜利、不听建议失败的也有但大都进行自我批评认错)、机变(用简便的方法解决难题,曹操小时候通过装病使曹嵩不信任别人讲曹操的坏话,望梅止渴的故事,被吕布截住马上一指骑黄马的是曹操。当然这也可以做负面解读,欺骗不择手段)

负面的描写当然也不少:挟天子(这是政治斗争需要)、好色、残暴草菅人命(杀吕伯奢、徐州屠城)、嫉贤妒能(杀杨修,但这个和爱才有矛盾不合理),多疑(梦中杀人,杀华佗),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杀粮官),奸诈(和许攸的对话,离间马超韩遂,当然也可做正面解读--兵不厌诈)

总体而言,和历史书上的曹操并没有大的不同,除了嫉贤妒能这条有点无中生有之外,其他写曹操多少是有点根据的。文学作品总要添油加醋,再说了“尊刘贬曹”也是迎合当时的统治者和广大老百姓的口味的做法。为了拔高刘备,自然要对比出曹操的不堪。

总之,确有贬曹的倾向,但谈不上污蔑,基本都是用的有来历的素材,只是细节中显露出曹操的这些负面特征。正因如此,这个人物是刻画的栩栩如生。三国演义中,除了刘备和诸葛亮之外,费这么多笔墨来描写的,曹操这个人物应该可以排第三了。

上一篇: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下一篇: 谁才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大唐将樊梨花,和花木兰穆桂英比?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