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是一位爱好广泛的皇帝,除了整日享受奢靡无度的生活,还经常对古今的谜团进行钻研。乾隆皇帝在读《战国策》时,曾对“百步穿杨”产生了质疑,为此他还专门找来神箭手对此进行了试验。试验的结果究竟是什么?他又会给后人留下怎样的总结?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书中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人物以及年代大事,是现代史学专家研究战国时代最基本的史料。
在《战国策》中,曾经记载了一位楚国的神箭手,他的名字叫养由基。提起此人,估计不少读者立马就会想到一个成语,叫做“百步穿杨”。
“百步穿杨”是《战国策》中的一个故事,成语中的“杨”并不是“杨树”的意思,而是“杨柳”的意思,因此“百步穿杨”实际上是“百步穿柳”。
《战国策·西周策》记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意思就是说,楚国有一个人叫做养由基,非常善于射箭。距离柳叶数百步拉弓射箭,就能精准射中小小的柳叶,并且还能做到百发百中,称得上是“神箭手”。
乾隆皇帝自诩“博览群书”,并时常将《战国策》放置在桌案旁,闲来之时便随手翻看。当乾隆皇帝看到“百步穿杨”的记载后,顿觉疑惑不解,并对养由基“百发百中”的射箭结果产生质疑。
为了能够确定《战国策》中记载的真实性,乾隆皇帝还真的亲自挑选了数名神射手,专门来到柳树前进行真实场景试验。
乾隆皇帝先是命人将目标柳叶涂色,再让神箭手们在百步之外轮番射击,众多神射手们也跃跃欲试,企图在皇帝面前扬威一次。不过试验的结果却出乎乾隆皇帝的意料,清军的八旗兵历来以“弓马独步天下”自诩,而在满人子弟中精挑细选的神箭手,居然无一例射中目标,根本没有人能达到如养由基那般“百发百中”的地步。
试验结果摆在面前,让乾隆皇帝更加确信,《战国策》中养由基所谓的“百步穿杨”是无稽之谈,百步之外根本无法射中柳叶。
乾隆皇帝对自己试验的结果颇为得意,回到宫中后,便命人伺候笔墨,找来了一扇大屏风,用御笔在其上挥挥洒洒写下了一篇《穿杨说》。
该屏风正是现今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乾隆御制《穿杨说》屏风”,它由12扇组成,高282厘米,每扇宽54厘米。屏心为墨书行楷《穿杨说》,全篇共538字,分别裱贴于12扇屏风上。
其内容大致为:“杨(柳)叶宽以分记,长以寸记,于众叶中指其一,必将朱墨置之……令其立放百步之外,尚不能辨其谁何,安能百发百中哉?”
大致意思就是说,柳树的叶子极为细小,放在一百步之外的射手根本看不清,又怎么能用弓箭射击呢?所谓的“百发百中”更是无从谈起。如果精炼一下,就是两个字——扯淡。
此时一个问题出现了,乾隆皇帝关于“百步穿杨”的试验结果,究竟是否准确?小编倒是觉得此试验毫无意义。清朝自入关以后,受到的汉化程度较大,在武器装备方面也开始由弓马纯熟,开始转移到火器精炼之上。在乾隆时期,满清军队中虽仍有弓弩手,但火器营却是大量的存在。弓弩手在火枪面前,其作用却被大大降低,故此当时已经没有多少人习射弓箭了。
乾隆皇帝虽经过细心挑选,但也只是“矬子里面拔将军”,所谓的“神箭手”也只是军队中箭法高超一些的人罢了,百步之外射不中柳叶,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此种现象都是大环境使然,正如王羲之号称一代“书圣”,后人无法将其超越一样,那是因为晋代推崇书法艺术,|“字是脸面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而现在超一流的书法家,放在古代,二流都算不上。这道理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使用毛笔的机会越来越少,而书法家的水平,也会越来越低。
小编还是坚信“百步穿杨”是真实存在的。在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超常之士大有人在,并非一场简单的试验就能完全否定,楚国神箭手养由基可能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仅凭几名乾隆认为的“神箭手”,根本无法与养由基相比。借用现代的一句名言便是“你以为的极限,可能只是别人的起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