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字渐甫,号少荃,晚年自号仪叟,谥文忠,安徽合肥东乡(今肥东县)磨店人。清朝末期重臣,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李鸿章六岁时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他少年聪慧,先后拜堂伯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李鸿章考中举人。三年后,24岁的李鸿章又高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三年后翰林院散馆,获留馆任编修。
1853年(咸丰三年),李鸿章随安徽团练事务大臣、工部左侍朗吕贤基回乡办团练,对抗太平军。1858年,李鸿章入湘军统帅曾国藩幕府,参赞戎机,办理军书文案,颇为曾赏识,后奉曾国藩之命,回乡组建淮军。1860年,统带淮扬水师。湘军占领安庆后,被曾国藩奏荐“才可大用”,命回合肥一带募勇。1862年(同治元年),编成淮勇五营,曾国藩以上海系“筹饷膏腴之地”,命淮勇乘英国轮船抵达上海,自成一军,称为淮军。旋经曾国藩推荐任江苏巡抚。在掌握地方实权后,大力扩军,采用西方新式枪炮,使淮军两年内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万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后来的淮系军阀集团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1863年~1864年,李鸿章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与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接着又镇压了捻军,保住了即将崩溃的清王朝,因此被誉为“中兴名臣”。
李鸿章军功显赫,累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两广总督及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筹办洋务,成为同治、光绪两朝的地方重臣。李鸿章左右中国政局四十年,举凡清廷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他都是参与决策的核心人物。
中国近代早期四大军工企业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天津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前三个都是李鸿章创办。此外,他还创办了轮船招商局、天津电报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等,率先提出并修建铁路,建立同文馆,选派学生出洋。李鸿章办洋务的初始动机是建立军工基地对付太平天国亡后的捻军,但造出的枪炮弹药和水雷舰船、机器等直接改善了淮军的武器装备,使淮军成为同时期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最强的军事力量,后期实际上成了大清帝国的国防军。
李鸿章筹办了当时堪称亚洲一流的北洋海军。这个拥有25艘各类舰船42000总吨位的北洋舰队,以大沽港、旅顺港、威海卫港犄成三角,成为拱卫首都的海上门户。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李鸿章仓促派出陆军与敌军对阵,因孤立无援而失败。在被清廷议处拔去三眼花翎之时,李鸿章仍遥控海军提督丁汝昌,与日本海军进行了著名的黄海大战。9月17日的黄海大战持续5小时,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仍击伤击退了部分日舰,迫使敌方首先退出战区。但后来清廷“避战保船”和李鸿章保存实力的思想占了上风,所有舰船竟退回到刘公岛消极防守,终被敌从海上和陆路合围而全歼。甲午一役,北洋舰队覆没,淮军亦蒙受重创,李鸿章多年经营洋务而成的局面几乎尽付东流。战败后在各方指责之下,原本红极一时,堪称疆臣首领的李鸿章,亦从此失势。
外交上,李鸿章几乎参与了晚清所有重要的对外交涉,经手谈判签订的条约有: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1885年《中法新约》、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1896年《中俄密约》、1901年《辛丑条约》等。其中签《马关条约》前,李鸿章受命赴日本春帆楼媾和,回行馆途中遭日本浪人袭击,他立誓“终身不履日土”,那件染有斑斑血渍的黄马褂,带回国后悬挂在合肥李鸿章享堂。
1896年李鸿章“以七十有四之衰龄,涉三万余里之海路”环游欧美,出访俄国、德国、比利时、法国、英国、美国,所到之处皆受当地元首接待。他在荷兰海牙欢迎宴会上即席赋诗:“出入承明五十年,忽来海外地行仙。盛宴高会娱丝竹,千岁灯花喜报传。”
李鸿章所处的时代,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三千年一大变局。”他做的不是平庸官,得过且过,而是在晚清社会的大舞台上纵横捭阖,时而游刃有余,时而勉力支撑。他为官时间之长、涉及领域之广、处理事务之繁、所受议论之多,均是同时代其他官僚难以企及的。清廷视李鸿章为“中兴重臣”,李鸿章对清廷亦忠心耿耿。李鸿章病逝前命其子经述草拟奏折,劝清廷自强,后辗转送至慈禧手中,慈禧震悼痛惜。李鸿章在奏折中云:“伏念臣受知最早、荣恩最深,每念时局艰危,不敢自称哀痛,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兴”,“现京师初复……和议新成,东事尚棘,根本之计处处可虞。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启圣。”李鸿章病逝前由其子代为笔录的七律中,也表达了一种忧虑国事、壮志未酬的心情:“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了,请君莫作等闲看。”
中国史学界一般认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而倾心办洋务以“求富”、“自强”的李鸿章则是“起步走向世界”的第一人。梁启超曾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
(张学勇整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