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邵(shào)姓

邵(shào)姓

邵(shào)姓邵(shào)姓

系承周文王,始祖为姬。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八十三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邵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邵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潜夫论》。

〔姓源〕其姓源自姬姓。据《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氏族·博考》、《尚友录》记载,西周时,周文王之庶子武王之庶弟姬因食邑在召地,称为邵公或召康公。又因辅佐周武王灭殷商有功,周成王时,被封于燕国,他让大儿子去燕国,自己留在镐京任太保,是周初三公之一。与周公旦分陕而治,陕西以西归他治理。召公是文、武、成、康四朝元老,曾同周公一起平定武庚之乱,形成“成康之治”,他的子孙世袭召公之爵位,一直是周朝的执政大臣之一。周王室东迁以后,召公的采邑也随之东移,迁徙地在今山西省垣曲东。后来,燕国建都蓟,又以武阳为下都,为战国七雄之一,其后传四十余代,到公元前222年,燕国被秦国所灭,召公的子孙就以原封地召为姓,部分后代在召字上增加耳旁,就成了邵姓。春秋时,召与邵一氏,而后为二。后来,召姓因大多改为邵姓,所以后世召姓就不多见了。

〔郡望〕邵姓的郡望主要有博陵郡、汝南郡、安阳县等。博陵郡:东汉本初元年(公元146年)置。汉桓帝刘志在此为其父立博陵。治所在博陵县(今河北省蠡县南)。北魏时,博陵郡治所在安平县(今河北省安平县)。〔堂号〕邵氏以博陵、安乐等为其堂号。安乐堂:宋时邵雍,好《易》理,名所居“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程颐称赞他有内圣外王之学。

〔堂联〕邵姓的堂联有:甘棠遗爱(召伯);禾巨鬯酬功(召虎)。伯春驰诵(召驯);召父留芳(召信臣)。宫娥赋睡(邵焕);安乐成窝(邵雍)。种瓜高隐(邵平);修竹盈乡(邵桂子)。东陵衍派(邵云);皇极传经(邵雍)。花含步辇空间出;树杂帷宫画里行(邵升诗中联句)。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向人言(邵飘萍自题联)。卫商十载(邵兴);博学五经(邵光祖)。疏许立身,一饭心常悬北阙;功臣讲学,半弓地已辟东林(邵文庄公祠联)。丹阳龙图学士(邵必);芜湖桑枣园丁(邵士燮)。如玉如金,诗文藉藉(邵谒);有家有室,瓜瓞绵绵(邵平)。人称其才,我称其德;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刘墉赠邵志于联)。

〔名人〕九九版《辞海》收录邵氏16例,《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邵氏119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136例。邵姓的历史名人三国魏时有邵登,吴国有邵畴;晋代有冀州刺史邵续;唐代有诗人邵楚苌;宋代有哲学家邵雍,学者邵伯温,抗金将领邵兴;明代有书画家邵谊,礼部尚书邵元节,贵溪人;清代有书法家邵康,学者邵晋涵,又有邵长蘅,诗人。

〔人口〕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省有邵姓30489人,临汾市2409人,洪洞县299人。

〔供橱〕邵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二号供橱。〔家谱〕邵姓的家谱有:《天津邵氏宗谱不分卷》(天津市图书馆);《河北容城邵氏宗谱□□卷》(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江苏丹阳邵氏宗谱二十卷》(江苏常州市图书馆(存卷1、3—14、18—20下))《浙江余姚邵氏宗谱□□卷》(北京大学(残存十册));《安徽休宁邵氏宗谱不分卷》(北京图书馆(残));《福建福州武林邵氏族谱□□卷》(北京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河南邵氏家谱二幅》(河北青县王镇店乡小邵庄)。

〔字辈〕清光绪二十年邵作荣等修《邵氏宗谱》,河北营城邵姓一支字辈谱为:“本自圣裔,为名贤孙,敦崇士习,永守纲常。”

〔迁徙〕邵氏发祥于今陕西省境渭河平原的岐山县一带,其后,首先随周王室的东迁而迁入到今河南济源西北与山西垣曲东南间地。邵姓的具体播迁情形,因缺乏有关资料,故难以详考。大致上,秦汉之时,河南、河北、安徽等省成为了邵姓蕃衍的主要地区,大约在魏晋之时在今河北省境形成了当地一大望族,即博陵郡。邵姓南迁始于汉代,大批南迁始于晋南北朝之际,因中原战乱,北方大批士族南迁,邵姓也随之南迁。据有关史料记载,唐代有籍贯为广东翁源的邵谒;宋代有籍贯福建政和的邵知柔。可知唐时已有邵姓居粤,宋时已有邵姓居闽。另外,宋时,邵姓已多·276·洪洞大槐树志居今浙江、安徽、江苏、福建等省。唐宋以后,邵姓已分布于我国广大地区。据有关学者证实,今天的邵姓主要居住在今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西、江苏、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甘肃等省。洪洞大槐树移民濮阳邵氏一支始祖兄弟二人,长姓陈名纲,字常五,次姓邵名芬,字芳轩,本为一家,迁民时分为两姓,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井店镇;濮阳邵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户部寨乡邵庄村;濮阳邵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邵庄村;新安邵氏一支始祖讳让,明永乐年间由洪洞迁居新安县克昌;莘县邵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朝城镇邵庄村;蓟县邵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大槐树旁奉诏迁居蓟县刘家顶村;怀柔邵氏一支始祖于明建文四年自山西洪洞迁居北京市怀柔县东庄禾村;商水邵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河南商水、周口、西华、淮阳、夏邑等地;郓县邵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郓县南赵楼乡邵垓村;清丰邵氏一支始祖讳思敬,砀山县人,于明永乐六年自山西洪洞迁至清丰县北街,迄今已传23世;阳谷邵氏一支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张秋镇钱楼村;阳谷邵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郭店屯乡邵楼村;阳谷邵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西湖乡邵楼村;阳谷邵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七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高庙王乡邵楼村。

上一篇: 端午节的故事40字左右 介绍端午节简短
下一篇: 安徽历史名人——李鸿章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