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李欣:当代影像发展任重道远

李欣:当代影像发展任重道远

李欣:当代影像发展任重道远李欣:当代影像发展任重道远

李欣

李欣

本刊记者 马怡运

所有摄影人也许都忘不了2006年11月23日。就在这一天,北京华辰拍卖(微博)有限公司在北京王府半岛酒店举办了内地第一场影像拍卖。会场座无虚席,很多来晚的人都坐在了地下。到场的不光是参与竞拍的藏家,摄影爱好者、著名摄影家,甚至是上拍作品的创作者本人都来了。他们焦急地等待着、盼望着,当132件拍品拍完,全场欢呼喝彩。看着自己和同仁们精心筹划、组织的影像拍卖取得63.64%的成交率和245.6万元的总成交额,华辰影像部经理李欣总算放下了悬着的心,松上一口气了。著名摄影人王福春激动对李欣说:“摄影人的春天来了”。

从2006年秋至今,中国影像拍卖走过了五年。这五年并不容易。华辰首开先河后,广州嘉德跟进;次年,北京诚轩、中国嘉德(微博)参与其中;再后,北京保利、北京匡时(微博)、北京翰海等公司也加入进来。好景不长,繁华迅速褪去。这种众多公司参与的市场昙花一现,随着,2008年年底的全球金融危机,各公司或取消专场,或干脆选择退出。只有华辰,只有李欣还在坚持着。

影像拍卖为何如此?李欣告诉记者,这源于中国人对摄影缺乏了解,认知度不够。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摄影作品是艺术品,摄影的过程即是艺术创作。很多人并不知道一张照片能有多么值钱。美国摄影家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1904年摄于长岛的《池塘月光》,在2006年2月14日的纽约苏富比(微博)拍出292.8万美元;2007年2月7日,德国摄影家安德里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的《99美分Ⅱ》以334.6万美元在伦敦苏富比成交,最近两年还在不断地创出新的,如刚刚在佳士得拍卖行进行的一场拍卖中,美国女摄影家辛迪·雪曼(Cindy Sherman)的摄影作品《Untitled #96》拍出389万美元高价,创摄影作品拍卖的又一历史最高价。可见,国外摄影作品的创作、收藏及拍卖要比我们成熟许多。

在中国,由于影像载体的“可复制”性,人们对于摄影作品的收藏缺乏信心,这也是摄影作品市场价格一直低于其艺术价值的主要原因。从2006年秋至今,华辰举办9场影像专拍,每场的总成交额徘徊在二三百万元,最低时仅有185.7万元。每次拍卖完成后,李欣的心情总有些沮丧:“从事影像拍卖以来,我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除了组织每年两季的拍卖,还到各地去讲课,为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摄影,喜欢摄影。我就像布道者,到处游说。尽管如此,每次拍卖的总成交额还不如一张画的价格。”放弃不是没有想过,但是,华辰坚持下来了,李欣也坚持下来了。征集到好的拍品,她会很兴奋:“有的照片非常珍贵,或是填补了历史的空白,或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每当这时,我们都会很认真地继续挖掘背后更深层次的内涵,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为社会留下哪怕只是一点点对文化历史有用的资料,我们都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李欣说自己就像一只蜗牛,在一直慢慢地往前爬,虽然道路充满艰辛,却离目标原来越近。

王福春当初之所以那般激动,是因为在以前的很多年里,摄影人光靠摄影是填不饱肚子的,他们不得不一边从事着其他工作,一边摄影。而有了拍卖,有了市场,很多摄影人都可以专职地摄影了,他们热爱的这项事业足以令其衣食无忧。每每想到影像拍卖带给摄影人的这些改变,再艰难、再辛苦,李欣都觉得值得。

拍卖对于摄影人而言有四个功能,即入册、身份置换、定价和传承。摄影师作品入选拍卖即可称为艺术家。定价功能也显而易见,作品的定价只有市场说了算。

婚姻让她与影像结缘

说李欣嫁给了“影像拍卖”不为过。2004年,她与新华社高级编辑、著名摄影家和摄影活动策划人曾璜喜结良缘,她就是这样夫唱妇随地进入了摄影圈。

李欣履历丰富。早年从事纺织贸易,后赴德国边学习边工作了五年。回国后,李欣给中国紫檀宫宫主陈丽华女士做了三年私人助理。“年青时做贸易,远没有现在辛苦,经济回报却多得多。早年的积累让我不用为温饱发愁,因此,到了我这个年纪更愿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觉得身上有着一种责任。”在一次朋友聚会中,友人建议李欣搞场影像拍卖。经过两年多的市场调查与资料收集,李欣夫妇认为影像拍卖是可行的,撰写了详细的项目策划书。在朋友引荐下,2006年李欣夫妇和甘学军(微博)见了面。“我们和甘总沟通,他认为影像拍卖有前景。本打算先开办一个影像专题拍卖,因聊得投机,甘总决定设立影像部开影像专场拍卖。”

到华辰履新是2006年8月1日。女人怕过生日,但生日这天给李欣事业一个崭新的开始。李欣有着狮子座女强人的全部特点:精明、能干、不服输。酝酿影像第一拍的过程是痛苦的,做事追求完美的李欣很多个晚上都难以入睡,丈夫曾璜担心她的身体,劝她实在不行就算了,身体最重要。但是李欣怎可能轻易放弃,“我认准的事,就一定会干下去,不能中途出尔反尔。”直至第一拍成功收槌,李欣才稍稍放松了精神,安心睡了几天好觉。然而,自从李欣与影像市场结缘,就没有真正的轻松过。拍卖是一季接着一季地继续着,不仅如此,2010年6月18日,还开办影像小拍。李欣说:“跟大拍相比,小拍多是无底价上拍,价格平易近人,工薪阶层也可参与其中。之所以举办小拍,也是想让更多人参与到影像收藏中来。”

“下半辈子只做好一件事”

李欣坚信,人只要踏踏实实做一件事,就一定能成功。她就是抱着这样的做事态度,赢得了市场和藏家的认可。“有些藏家知道拓展影像市场不易,有些事情即使是男人都可能放弃,更何况是我这样一个女人。所以,他们经常来捧场。”李欣兴奋地说。

华辰每场影像拍卖都会推介一定比例的纪实作品、有文献历史价值的老照片和当代影像作品。经过多年的培育、培养,每部分都有了固定的买家收藏,市场分布很平均,买家各求所需。近年,还会有相当一部分新买家进场,甚至是80后、90后这些年青人。“他们本身也是摄影发烧友,自己也在学习摄影。或对‘文革’时期照片感兴趣,或关注某段历史人物。他们想从收藏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识,也跟这些经典摄影作品学习取景、用光和后期制作。”

每期图录的制作非常用心,不求华美,但求朴实,尽可能地将专家、同事费心梳理的文化历史脉络完美地体现在图录中,给收藏者以借鉴。努力没有白费,很多藏家都把华晨的影像图录作为影像收藏的工具书。在潘家园旧书摊中,难觅华晨影像图录的身影。

拍卖最重要的是诚信。不论成绩好坏,拍卖结果都发布在华辰官网。在她看来,诚信才能让影像拍卖乃至一家公司走得更远。“凡在华辰影像专拍中竞得的拍品,如果在两年之内发现问题,只要作品没有质量损毁,我都可以原价退还。”在内地,拍卖公司受免责条款保护,能做出这样保证的,恐怕也只有李欣一人。她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影像拍卖的回款率最高最快,这也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藏家们对李欣的认可。

2008年金融风暴袭来,没有盈利的影像拍卖也在2009年春天暂停。“那年,企业压力大,不知道影像拍卖能不能继续走下去。这一停,所有人都急了,委托方急了,藏家急了,有人甚至来找公司来。因此2009年秋天,影像拍卖就恢复了。这五年走过来真是非常不容易,我对甘总存有感激之情,他对我完全信任,给我充分的自由度。”

华辰影像征集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评价体系。“影像拍卖发展之初,征集较困难。那时候,标准较低,把关不如现在严格。以前很少对客户说‘不’,现在不仅会说,还会说出理由,让他们心服口服。早年我们很多作品都是直接从作者那里取得,而今为了市场更规范,大部分作品都来源于画廊,或代理机构。拍品质量、价格上都有显著提高。”

图片制作软件对摄影影响极大。对摄影一窍不通的人拍出的照片,经过PS修饰会变得和摄影师一样精彩。筛选拍品时,除当代影像,李欣很少选择数码作品。“当代影像是将摄影作为媒介,加入其他元素进行二度创作,主要看重的是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创意。”李欣选择的原版照片即在拍摄五年之内冲洗出来的作品。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大脑的保鲜期仅有五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会慢慢淡忘。如果时间间隔太久,摄影师会对当时的拍摄场景、感悟、甚至是世界观有所改变,“摄影师早年洗印的作品更能反映当时的创作理念,更加真实。”

当代影像发展任重道远

目前,当代影像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权威的属于中国自己的评判体系。研究摄影理论的人,普遍缺乏摄影技术实践知识;而摄影人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又很难升华到理论层面。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影像市场还有一个内部对峙的观点,从事当代摄影的人认为传统纪实摄影不算艺术,只是照相。李欣有些无奈:“谁能说安塞尔·亚当斯的纪实作品不是艺术?你说他不是艺术,为什么成了世界各大博物馆争相收藏的珍品。我觉得这就是文化的代沟,摄影界对于作品的优劣亟待统一,要有公认的评价体系。这需要漫长的过程,我只是市场中人,这些事情不是一个人所能为的。我想,将来有机会在当代摄影方面多下功夫,举办些研讨会,邀请摄影理论者和摄影者倾听对方的声音。这也许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结果,但能够为大家提供思想碰撞的平台就足矣。”当代摄影由于发展不顺利,很多曾从事当代摄影的艺术家纷纷转行,或重拾画笔,或改做其他。“很可惜,当代摄影本应是当代艺术中很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却发展不起来。”

中国对当代艺术有评判能力的人极少,大多随外国藏家的选择而选择。李欣期盼:“中国应有自己的理论团队,根据中国的文化历史背景,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当代艺术史,掌控自己文化艺术的话语权,而不要再让外国人来构建我们的当代影像理论。”

李欣筹划加大当代摄影的比例,在当代理论学者帮助下,共同梳理当代摄影史,建立评判体系。“也许,在我们有生之年都做不完这件事情,但是我还是希望能给当代影像收藏市场带来一些改变。”

对于未来,李欣还有很多计划,如创建影像艺术收藏指数来指导市场的发展。她希望更多的人进入影像拍卖市场,李欣对竞争没有恐惧感,因为“没有竞争就不会有进步,就会是死水一潭。”

面对影像拍卖所走过的坎坷历程,李欣心存感激:“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身后有很多支持我、帮助我的摄影界前辈、老师、朋友和公司同事,我衷心地感谢他们。”李欣盼望着有一天,影像市场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就像当年的当代艺术一样。那时,才是她的收获季节。

上一篇: 庞亮:广播电视历史人物研究三议
下一篇: 百家姓之关于任姓的历史名人浅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