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智姓历史人物 十

智姓历史人物 十

智姓历史人物 十智姓历史人物 十清朝智姓历史人物一康熙千叟宴清朝·智益明恩賜八品儒官 赴康熙干叟宴智益明,生员俗称秀才,河北

智姓历史人物 十

清朝智姓历史人物一

姓迟的历史人物_迟姓的历史人物_迟姓名人

康熙千叟宴

迟姓的历史人物_姓迟的历史人物_迟姓名人

姓迟的历史人物_迟姓的历史人物_迟姓名人

清朝·智益明

恩賜八品儒官 赴康熙干叟宴

智益明,生员俗称秀才,河北元氏北岩人,明朝壶关知县智键曾孙。

清朝康熙五十二年1713癸巳年,在圆明园之暢春园举行的第一次千人大宴,恩赐八品儒官。

按当时康熙皇帝诏书规定:“八十以上者准其八品顶戴,九十以上准其七品顶戴”,据此分析当时赴宴的智益明老寿星,年龄应在八十至九十岁之间。智益明,享寿九十二岁。参考元氏县志整理於2010年。

姓迟的历史人物_迟姓名人_迟姓的历史人物

康熙千叟宴

清朝·智适

智适,河北元氏北岩人,清朝顺治二年即1645年的贡生,参加州同录取考试,州同知是明朝官名,是吏部考满其原职後授予州同知职,属从七品官阶。但考取后朝廷,正式授予陕西临洮府狄道县知县,正七品官阶。清朝顺治四年即1647年,升任巩昌府庄浪卫同知,属副职称为同知,从六品官阶。

庄浪卫,明洪武五年即1372年改庄浪县为庄浪卫,治所即今天甘肃省永登县。是长城要冲,军事要地。

注释:狄道县:古地名,今甘肃临洮县。秦穆公用由余之计,向西开拓,西戎八国臣服于秦,陇坻以西绵诸、绲戎、翟豲之戎,相继为秦所征服,并在当地设“县”、“道”管理。狄道就是狄人居住的地方。秦伐西戎后设置了邽县(今天水一带)、冀县(今甘谷县)、豲道(今武山县)、绵诸道(今天水)、狄道等。《汉书·百官公卿表》说“县有蛮夷曰道”。汉代设狄道县,故城在今甘肃临洮县西南。狄道之名一直沿用至1929年1月,才改为临洮县。古狄道长期为陇西郡治所。

(2010年参考元氏县志整理,2016·03·09编辑)

清朝·智永

嘉庆年间岫岩长官

智喜君·文

宅居无聊,偶翻旧籍,得一资料,笔录如下,诸君分享。

《奉天通志·卷一三四·表十·清文职·仁宗二》载:

清岫岩城理事通判

张炳 顺天大兴人监生 嘉庆元年十一月任

全善 满洲镶兰旗人笔帖士 嘉庆二年三月任

那昌阿 满洲正白旗人笔帖士 嘉庆六年五月任

智永 满洲镶兰旗人笔帖士 嘉庆六年十月任

崇福 满洲正黄旗人笔帖士 嘉庆七年七月任 八年八月以失察偷砍木檢 月迁工部右侍郎

……

仁宗以下任多少岫岩城理事通判,余无兴致,瞩目在智姓中竞有为此官者,令人感佩。

几点释言:

1.滿洲有无智姓,智姓与古代三晋历史有无关联,智永当属哪支哪脉,家族世系,一生经历,官声业绩等等皆不知晓,望方家指点。

2.嘉庆为乾隆之子顒琰年号,在位25载,庙号仁宗。其元年为公元1796年。

3.岫岩即今岫岩满族自治县。明朝有岫岩堡,清设岫岩厅,光绪三年(公元1876年)改为岫岩州,公元1913年改州为县。

4.通判,宋初设于诸州府,即共同处理政务之义,地位略逊于州府长官,但握有连署州府公事及监察官吏实权,号称“监州”。明清设于各府,分管粮运和农田水利事务,职任远较宋初为轻。清代另有州通判。智永等任职在光绪之前,在清中期,应设厅之时,理事,即管理行政事务。

6.笔帖士,清代各衙署中设置,低级官员,是士子升迁的途径之一。平时掌满汉章奏文书翻译之事,以满洲,蒙古和汉八旗充任。笔帖式为满语“士人”之义,一说为汉语博士之音译。全善、智永、崇福等皆以笔帖士晋升。

6.以失察偷砍木檢,以,因为,檢,检察,审查。文中意思,因为……被审查。

以上鄙人拙见,贻笑大方。

鞍山 汪峪智叟 丁酉年二月初八日

简介:智喜君,微群名,汪峪智叟,吉林大学本科毕业,东北师大访问学者,历史学正教授,曾任鞍山师范学院政史系主任、图书馆馆长、鞍山历史学会会长,辽宁省历史学会委员。

备注一:镶蓝旗,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东部,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为蓝色镶红而得名,镶蓝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了下辖八十七个整佐领又一个半分领,兵丁2.7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5万人。

备注二:智永,清朝乾隆,嘉庆时期乌兰察布智姓人,任职辽宁省岫岩·通判。内蒙有能连宗的本家没有!?

清朝·智寿格

智寿格,清朝道光廿四年即公元1844年,中甲辰科举人,字祝嵩,号问渠,河北元氏北岩人。

清末·智宝谦

智宝谦,字文生,河北元氏北岩人,任职清朝光绪卅一年即公元1905年,元氏县官立高等小学堂,首任校长,那时称校董。(2010年参考元氏县志整理,2016·03·08编辑)

清朝·智照环

智照环,山西榆次县使张村祖籍,清朝雍乾之间,被授以武略将军之职。武略将军是散阶从五品,京城任职应为从四品官阶。根据山西榆次县《使张村志》记载整理

清朝·智謙益

智谦益,山西榆次县使张村祖籍,清朝武职京官正五品。(可任职: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根据山西榆次县《使张村志》记载整理

清朝·智夺标

--插檐的来历

迟姓名人_姓迟的历史人物_迟姓的历史人物

使张村至今保存着一块上书“惠我无疆”落款为“大清光绪二十五年秋” 字样的,红底黑字、做工精细、质量上乘的插檐。何为插檐,就是村里唱戏时挂在台口上方的与台口等宽,高约0.5米的一块条状布。不知道它的官名叫什么,从字典里、《辞海》上也难以查到,反正老百姓土语叫做“插檐”,说到插檐,关于其来历有一段真实的故事:

清光绪年间,一年的夏秋之交,数十名清朝官兵,赶着数十匹马如入无人之境,从农民丰收在望的庄稼地里向村里走来。这伙人赶着马,有大道他偏不走,而专门从老百姓的庄稼地里走,而且气势汹汹,横冲直撞,把庄稼糟蹋得一片狼藉。村民见状,忙将此事报告村长。村长闻报大惊,随即过问,领头得说:“践踏你们些庄稼根本算不得什么,我们是大清王朝得军队,这些马也是大清王朝得军马,踩就踩了,吃就吃了,根本不用赔偿损失”。

当时本村举人智夺标正在家中,闻听此事,十分生气,对村长说:“不管他是什么人,是什么军队,损坏了庄稼就得赔偿,不赔不行,与法与理都讲不过去”。接着又对村长说:“你多集中些年轻力壮得人,先把这些马关起来,关在村公所院内(即奶奶庙院内),我们再想对策处理”。

此事震动全村,100余名年轻力壮村民,把马关进村公所院内,把这些所谓得大清王朝的官兵也全部控制起来。

智夺标对村长说:

“据我所知清朝军队使用的战马,全是公马,你叫一些懂马的人,我也参加,和你们共同观察一下,这些马到底是公的还是母的,如果是公马那就证明这些人是军人,马也是军马,事情可就闹大了,人家不会善罢甘休,我们一个村里怎么能惹得起清朝的军队,不过你们不要怕,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候我们再说,只得走着看,看着走,如果这些马是骒马(母马),那就证明不是军马,这些赶马人的大清军人的身份也值得怀疑,就是军队和军马,损坏了庄稼也必须赔偿。但我们强行、硬性地扣押军人和军马是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的,你们不要怕,天塌下来我智夺标顶着”。

智夺标、村长,还有懂马的行家里手打开了关着马的村公所门,对马逐一进行了观察和识别,结果基本全是母马仅有少量的公马。而且这些马的体质大都很差,远远不能达到军马体质的要求。

智夺标和村长又找到当头的后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的弊端,直击要害。但这个当头的非常傲慢,摆出一副不见棺材不落泪,见了棺材也不落泪的样子,拿出了他的护身文书。

智夺标看过文书,看出了其中的破绽,随即将文书收起,对当头的说:

“文书暂不能给你,等弄清真伪再当议论。我乃大清举人,见过的世面多了,你等全部暂扣村里,生活及个人安全均由我智夺标一人承担,你们尽量放心才是”。

当官的见此状,立时脸色发青,浑身打战,连忙跪地求饶,智夺标义正词严地说: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事已至此,求也无用,等我见了官府再行定夺”。

智夺标随即将此事写成状子,送到县上,经榆次县知县秉公审理,方查明原来这伙人是穿着清朝军服的马贩子,根本不是什么军人和军马。

此次智夺标等所扣之马就是从蒙古草原贩回的马,他们的护身文书是伪造的,军服是花高价从退役军人手里买的。榆次知县当即做出双倍赔偿使张村的公正判决,这些伪清朝军队的马贩子也受到大清法律的相应制裁。

使张村人大获全胜,举人智夺标为使张村人民打胜官司,争了气,深得村民敬仰和知县赞扬。榆茨县知县得知使张村新戏台新近落成,就奖励了一块写有“惠我无疆” 的插檐。(搜集推介 2011年2月2日)

清朝·智纳言

智纳言,曾用名,智生堂。清同治五年(1864年)出生在榆次县使张村西南角俗称南湾子的一座大院子里。此院前后两进,大门上方挂有“守御第”金字匾额,四周大片枣林环抱可谓清净幽雅,家庭是一个富裕的官宦之家,其父智谦益为清朝正五品武官,在京城供职。

他一生淡泊名利,不愿做官,大半生经营钱庄、票号。还办过实业。最初是给著名晋商太谷曹家三多堂在太原开办的锦泉和钱庄顶生意,任大掌柜(即经理)。后任太原利和银号董事长兼总经理。且被民国山西督军阎锡山参加、由官僚资本组成的,他以集股的形式组成的,设在榆茨的晋誉银号聘为董事长兼总经理。银号倒闭后,他以集股的形式,在太原大铁匠巷开办了半机械化的“晋丰裕粬店”。当时民国政府提倡“实业救国”,该店是国内较早的民族工商业之一。且具有相当规模,仅院内房屋就有七十余间,效益也相当可观。他在当时声誉显赫,威震太原。

传说,当时的阳曲县有县没有城,阳曲县政府设在紧邻晋丰裕粬店的地方,为此直接影响县政府办公。县政府的官员很不满意,反映强烈。县长为此事十分恼火。一日县长差人把他叫到县政府,限令他在半月内将店迁走,如违抗后果自负。两人一个比一个硬,一个是强龙不压地头蛇的县长,一个是和阎锡山合伙开过银号的富商。二人硬对硬,谁也不服谁。

于是就打起赌来,赌注是县长的职务和智纳言的粬店。县长说:“我要不让你限期内迁走,我就不当县长”。智纳言说:“我要是在你定下的限期内迁走,这个粬店归你。”又说:“我让你半月内下台,如果你不下台,我就不是智纳言”。

二人为各自获胜,在半月期限内各显神通。县长重金买通了阎锡山手下的高干,求其在阎面前说好话;而智纳言是亲自到省府面见阎锡山,对阎说:“阳曲县长故意刁难我,这么大厂子怎么能说迁就迁。此店是根据政府‘实业救国’政策开办的,而且对抗日极为有力”。又向阎进言:“此人不能胜任县长,如让他继续任县长对抗日有很大的不利,阳曲县长还是易人为好”阎听了他的话很生气地说:“净是胡闹,一个粬店能影响什么,干脆让他不要当县长了”随即通知属下立即免去阳曲县长的职务。

半月到了县长哭丧着脸来向他赔礼认错,说:“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大人,请大人多多谅解”。请求智纳言为他在阎锡山面前说好话,他要继续当阳曲县长。智纳言听后,坦然一笑说:“你知错认输就行了,我和阎长官说说,尽量还让你当阳曲县长”。

智纳言先生,热心公益事业,日伪时期他任使张村维持会长(村长)。所谓维持会长,就是面对国民党、共产党、和日本人,用阎锡山的话说,就是在三个鸡蛋上跳舞,还不能踩坏其中的任何一个鸡蛋。

一日,日军数十人闯入村西关帝庙,要把关公像劈了烧火煮饭。他知道后,让村民白保只从他家推了一独轮车的木材,给了日本兵,使人们敬仰的关公免受刀劈火烧之苦。这件事后,他自己出资建起新关帝庙称圣贤庙。

智纳言先生还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开明的爱国人士,抗战时期,他资助了时称“黑军”的榆茨东山抗日游击队一百石小米(7000公斤),用于抗日。游击队领导对他的爱国行为非常赞赏,亲自护送他骑马回到使张村。

智纳言先生也是一位自尊、自重、不贪外财的人。民国动乱,为保护太谷曹家的财产不被洗劫,他将曹家的白银用马车拉回,全部倒入村中南湾子他家的井中,派人日夜守护。变乱过后,他用马车装上白银,如数送归曹家。当时的太原《太原商报》曾报道过他的事迹。

智纳言先生是一位爱国的开明士绅,是近代使张村外出经商成功人士的典型代表。他德高望重,是使张村近代史上颇具影响、举足轻重德重要人物。智纳言先生于1948年因病逝世于太原,享年八十四岁。

山西榆次县《使张村誌》文摘第十四章人物第一节人物传 (2011·1·31搜集整理编辑)

智氏文化丛书编委会主编

上一篇: 方姓:一山衍派 六桂联芳
下一篇: 【桓氏】我的家族发展史@名人@族谱@百家姓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