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江西省景德镇浮梁县江村乡严台村:古迹众多 文化多彩

江西省景德镇浮梁县江村乡严台村:古迹众多 文化多彩

江西省景德镇浮梁县江村乡严台村:古迹众多 文化多彩严台村位于江西省浮梁县北部,与安徽省祁门渚口乡、闪里镇毗邻,距江村乡政府6.5公里,距浮梁县城70公里。据《景德镇市地名志》和《济阳江氏宗谱》载

严台村位于江西省浮梁县北部,与安徽省祁门渚口乡、闪里镇毗邻,距江村乡政府6.5公里,距浮梁县城70公里。据《景德镇市地名志》和《济阳江氏宗谱》载,严溪村起源于东汉光武年间(公元25—56年),至今有近2000年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东汉名士庄光为了远离政治,也为避光武帝讳,便改名为严子陵,严溪也因此而得名。由于严溪是东汉严子陵隐居垂钓之地,为仰慕严子陵的高风亮节,于是江氏始迁祖改称严溪为严台。

浮梁县历史名人_浮梁县古代名人_名人县历史浮梁人物介绍

名人县历史浮梁人物介绍_浮梁县历史名人_浮梁县古代名人

浮梁县古代名人_名人县历史浮梁人物介绍_浮梁县历史名人

浮梁县古代名人_浮梁县历史名人_名人县历史浮梁人物介绍

严台全村面积2570公顷,现有水田736亩、林地27915亩、茶园1700亩,盛产功夫红茶和油茶。茶叶大王江资甫经营的“天祥”茶号所产功夫茶在1915年获得 第一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从此严台功夫茶被列为世界公认三大高香茶之一。1950年毛泽东送给前苏联斯大林70寿诞生日贺礼茶“孚丁”的鲜叶采于严台村塔里桃树湾。

严台村是宋代以来江西、安徽交界处具有代表性的村落之一,作为江氏宗族聚落,村庄选址、布局与“八仙下棋”的地势巧妙结合,将村内大街小巷规划为叶脉状,一股街、二股街和前山路构成了叶片上的主脉,前山的三股街就象二股街上的支脉,村中的上弄、杏坞里、方井里、花屋弄、二股街等60多条小巷象叶片上的细纹布满叶片。

严台村古民居、古桥、古道、三股街和前山路的形成主要是依据德一公祠、德二公祠、德三公祠和德四公祠所建的街道,后人依次称为一股街、二股街、三股街和前山路。街巷大多建于明代,街心用青石板、细石片铺砌,两边用河卵石砌护。

严台村现存清代民居66栋、近现代民居156栋、古街4条、古道1条、古祠堂遗址1处、门楼1栋、古围墙1处、河流2条、古油坊1栋、名人古墓1座、银杏和红豆杉等古树名木20余棵,以及石鼓、石墩、古戏台、古井、日用器物、碑文和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等。

严台村66幢清代民居中有22幢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居建筑形式主要有明三间、四合院、三间穿堂式等,多为砖木结构式楼房,有阶梯式、弓形、云形的马头墙,有利于采光、聚水的天井,传统的双坡屋顶半掩半露,呈现赣派与徽派相结合的特点。

严台村在布局中运用中国阳居风水原则,北靠武云山,东西两边傍富春山,南有笔架山。发源于西北的横坑水在 村前环绕,经过富春桥折向东南。村中两股水分别从武云山和富春山中迂回流向南边,在前山会合后流向村口,穿过村门——“严溪锁钥”的桥洞融入横坑之水。

富春桥为明代弘治十五年(1502年)建造,属桥亭结构,是古时候进入严台村的必经要道。

登云桥为清代同治年间建筑的单孔石拱桥,用规整青石砌成,属桥亭结构,“登云桥”青石刻字悬于桥心顶。

庆云桥为明代御医桥,属明代皇帝恩赐御医而建。江庆云曾为明代皇帝治好疾病,皇帝恩准他在家乡建庆云桥,赐三步金阶,以为其光宗耀祖。明代曾有个状元赠送“上国歧黄”和“观光上国”额匾。

江双发民居又称“花屋里”,为清代典型建筑,砖雕、石刻精美绝伦,木雕装饰古朴典雅,天花板保存完整。

江鸿惠民居为清代典型建筑,门檐前较大型对称的镂空砖雕保存完整,磉墩、石阶雕刻的瑞禽、瑞兽、树木栩栩如生。

严台村的节令食品有糍糕、米糕、发糕、洋糕、清明粑、粽子、雄黄酒、麻糍等。

健康之旅 美丽之行

上一篇: 中国历史上的31个千古谜团,至今无人能解
下一篇: 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大唐女将樊梨花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