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源出有六:
1、出自姬姓。据《通志·氏族略》与《辞源》所载,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其弟、文王第五子叔武于郕(故城在今山东省宁阳北),建立郕国。其后人以国为氏,后去邑旁为成姓。
2、亦出姬姓。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武王将另一个王族叫季戴的,分封在另一个也称为郕邑的地方,即今河南范县濮城一带。季戴也在郕邑建立了郕国,其后代也以国名郕为姓,后改郕为成,形成了成姓的一支。
3、出自芈姓。据《千家姓查源》所载,春秋时,楚国君主若敖有公子名成虎、其孙号成得臣,以王父之字为姓,其后人遂以成姓。
4、春秋时周有成邑(故城在旧河南府境),鲁有成邑(今山东省宁阳东北九十里),曾有大夫食采于上述两地,子孙或以成为姓。
5、商周时期,宋微子之后有成姓;另外苦成子分出成姓。
6、出自他族。据《北凉录》所载,汉武帝时,古匈奴部落屠格族有成姓;据《宋书·夷蛮传》所载,宋时南蛮有成姓;明云南广通县回蹬关巡检司土巡检名成青可;清时岭夷盐井溪夷人姓成;今蒙、满、朝鲜等民族有此姓。
得姓始祖:成叔武。周文王姬昌之子。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纣王以后,大肆分封诸侯,除奖赏土地给有功之臣外,为加强宗法统治权力,还把他的众多兄弟进行分封。其中将叔武封于成阝,遂产生成姓。虽成姓渊源众多,但叔武之后在各支成姓支派中影响最大。他的子孙世代承袭,相继有成肃公、成简公、成桓公等人知名于世,被后人认为是成姓人的主体。故大多成姓尊成叔武为其得姓始祖。
据《古虞金罍成氏宗谱四卷》(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民国五年(1916年)藏于:国家图书馆;南开大学;浙江图书馆,记载:
始祖敬,字孝本,行恭一,约元代迁居上虞县嵩城(今崧厦镇)盛里巷。始迁祖澜,字仕观,行观一,明代避潮患自盛里巷迁居本邑邑城金罍驿(在今丰慧镇东部慈桥村一带)观桥头。
卷一原序、条例、祖像、传记、建祠纪略、藏谱字号、后叙,卷二世系图、昭穆失考编,卷三至四行传。书名据卷端题。地址中国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
记录始祖成敬,生于元。始迁祖:成澜,生于明。
成衎,字中行,宋代,萧山(今属浙江杭州)人。宋代官吏。赐进士。官至兵部侍郎。
成迁姚始祖成廷禄,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自上虞县岑仓堰迁居余姚县胜山(今属慈溪市新浦镇)。
新浦发现《成氏草谱》稿本一册,不分卷。此谱系孤本,《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及励双杰《慈溪余姚家谱提要》均无载,《浙江家谱总目提要》仅记成氏宗谱三种,上虞一种,兰溪二种,亦无此谱。
谱首有吕遵贤《序》云:“自周成王子封於郕,为成氏得姓之始。至宋有讳闵谥简者,扈驾南渡,于是两浙有成氏,其后裔居处不一。而居上虞岑仓堰者,则自简公第十八世孙观五府君始。今岑仓堰一支,奉以为始祖者也。旧有抄谱,雍正年间重录之后,其中错乱失次,并间有别字,盖成氏式微久矣。今岁新正,宗长其元同中馀嘱余儿子兰孙,将抄本所载与木主校对,一一整理其世系,总写一本,各房分写三本,以俟修谱者采焉。世系既正,请序于余,余欣然喜曰:成氏将兴矣乎!夫一族将兴,必自培本始,水有源,木有本,人可昧所出耶?今之整理世系,培本之机已动也,自是建祠宇以置产,教子孙以读书,安见式微不转为望族哉?是则所厚期耳。光绪元年岁在乙亥上巳日,勾馀七十一叟吕遵贤谨撰。”
是谱修于民国16年(1927年),黄启钿《初修成氏草谱序》略云:“民国甲子春,予往游胜山,适遇成君锦沧,邀予过其家。询其家世,成君虽知而不知其详。即出原有抄谱一本,乞予查阅。予观成氏之宗始于宋建炎间,有闵公扈驾南渡后,两浙始有成氏也。其后居岑仓堰者,系闵公十八世孙观五府君。岑仓堰一祠,奉以为始祖者也。至三十二世廷禄公在清嘉庆时迁居余姚胜山,征诸旧谱,斑斑可考。自廷禄公传下五房,子孙相继,迄今已有六世矣。迩者,房长圣贵、总董圣高,自念创建廷禄公祠以来,虽每岁春秋设祭,略展孝思,而于谱牒不辑,犹为缺典,爰集五房公议。议定初修草谱五本,俾各房支系有所统属焉。民国乙丑冬,浼予缮修。予属姻娅,不获辞。即详加采查,谨仿欧阳氏例,以九世而易五世之式,凡名讳、行第、生娶、卒葬,详书特书,不稍假借,并录前抄谱于其首,以备考核之助。”
据成圣高《祭簿原序》中云:“至三十一世兆凤公传丁两房,曰廷禄公房、廷富公房。二公在清嘉庆时居余姚胜山,伯仲分析。廷禄公生六子。”故此谱实为廷禄公(1801—1868年)支谱也。
此支胜山成氏聚居地今属慈溪市新浦镇。(童银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