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由《水浒传》中的人物性格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由《水浒传》中的人物性格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由《水浒传》中的人物性格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由《水浒传》中的人物性格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哲学课程、哲学原理,在我们学习理解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和枯燥性,容易被我们排斥,或望而止步

由《水浒传》中的人物性格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哲学课程、哲学原理,在我们学习理解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和枯燥性,容易被我们排斥,或望而止步。

今天,我们从一篇文章谈一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目的在寓教于乐:

普遍性 = 共性 = 一般;特殊性 = 个性 = 个别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A: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B: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及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

我们主要是分析3个人物:李逵;武松;鲁智深。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下关于对比阅读和李逵这个人物,后面的内容,我们再去分析武松和鲁智深,然后,我们再综合起来。下面运用的文章的内容,属于作者原创:

由《水浒传》谈对比阅读的方法

关于阅读的方法,很多人讲过很多的方法,概读、精读、复读,都是满满的道理和智慧,只要我们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要去灵活把握运用,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今天,我在这里要和大家交流的是一种对比读书的方法。

对比是一种文学创作的手法。凡事有比较才有鉴别。老百姓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就是这个道理。通过对比,美和丑、是与非、善和恶、真与假就水落石出了。所以,文学作品中本身就包含着对比的内容。

就阅读的方法来说,对比还是必要的。

对比什么?可以对比事件,也可以对比人物,还可以对比环境。可以横向比,也可以是纵向比。就事件来说,可以对比不同的事件,也可以对比同一事件的不同方面,还可以对比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就人物来说,可以对比人物的性格、心理、语言、外貌、动作等。相反的事物可以对比,同类的事物也可以进行对比。简而言之,只要你愿意,在阅读的过程中,所有的事物你都可以拿出来比一比。

怎样对比?可以先确定一个要研究的主题,然后,你再围绕这个主题去寻找有关的材料,相关的事物,进行对比,或许就可以找到一些我们想要的东西。

另一种方法就是我们可以先把一些零散的内容搜集起来,然后整理出来,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这时候就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许多微妙的地方,也可以于微妙处发现一些宏大的观点。这种方法会让我们看到书中隐藏着的另一个世界,看到生活中更多的内涵和智慧,给我们的人生带来诸多的启迪与收获。

水浒传人物性格特点以及主要事迹_水浒传的人物事例性格特征_水浒传人物事迹性格

让我们来看下面一组关于人物性格对比的情况:

在《水浒传》中,李逵、武松和鲁智深这3个人物大家都很熟悉,甚至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一个字——勇,但我们要是通过对比的方法,还是可以读出他们的不同,而且似乎还可以看到人物未来的命运和结局,毕竟,性格决定命运不是没有道理的。也可以看出作者在人物塑造方面的独具匠心和名著的魅力。

李逵,只能战胜弱于自己的对手

和武松相比,李逵是一个只能打败没有自己武功高强的对手的人。当然,这很正常。但问题是如果李逵遇到比自己厉害的对手,他就必死无疑了。他也不懂“三十六计走为上”,你看他打仗的时候那些举动就知道,总是把衣服一脱,光着膀子,眼睛瞪的如两盏灯,举着板斧,哇呀呀乱叫,就差背一副棺材上去了。其勇固然可嘉,也有“两强相遇勇者胜”的说法,而很多时候,真正的高手之间的较量不仅是比力气,比武功,更是比沉稳,比智慧。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江湖间行走,一旦有了闪失,可能就要脑袋搬家。从来不是就有智取和智勇双全的说法吗?更有以弱胜强的案例也不胜枚举。

通过对比,我们还可以发现李逵粗鲁、莽撞、可恶,做事不过大脑,这也就不说了,本是在滥杀无辜,却还要打着替天行道的幌子,简直就是弃天行道。貌似是一个革命者,却不过是杀人的一个利器。

李逵,没有死在战场上,真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偶然,而最终是宋江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时刻把他带走了,是一种不幸,也是一种必然。

水浒传人物性格特点以及主要事迹_水浒传人物事迹性格_水浒传的人物事例性格特征

上一篇: 描写人物外貌的比喻句
下一篇: Q版人物怎么画?q版漫画人物绘画教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