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政治上主张依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种,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历史上,法家有三大代表人物,分别是战国初期的申不害和商鞅,他们开创了法家学派,还有就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他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我们一一来介绍一下他们。
申不害,以“术”著称,韩国灭掉郑国后,韩昭侯重用申不害为丞相,他在韩国为相15年,主持改革,内修政教,外应诸侯,推行“法制,术制”,使韩国君主专制加强,政局得到稳定,贵族特权都受到了很多限制,百姓生活得更加富裕。
商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变法者,也是第一个成功的变法者,秦国也正是依靠商鞅变法才逐渐强大起来,但也正是由于改革,商鞅触犯了很多旧贵族的利益,导致最后被车裂的悲惨结局。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的改革家,思想家,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主张变法。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还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制定了“法”,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作为秦国的法家代表,受到了秦王嬴政的赏识,但同时也遭到了李斯等人的嫉妒,这也为日后埋下服毒自杀的悲惨结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