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黄显声(黄显声将军)

黄显声(黄显声将军)

黄显声(黄显声将军)1945年,毛主席远赴重庆谈判。一天,他正在看文件,突然从椅子上跳起来,亲切地握着一个女子的手说:“你很了不起,我常常记起你呢!”在民国历史上,虽然涌现出诸多奇女子,有的相貌过人,有的才华横溢,有的阅历丰富,但白薇却与旁人与众不同。黄显声(黄显声将军)白薇不仅才华横溢,才情过人。但是和她的才华相比,其经历却更加传奇和独特。白薇和家人在一起祖母赵翠

1945年,毛主席远赴重庆谈判。一天,他正在看文件,突然从椅子上跳起来,亲切地握着一个女子的手说:“你很了不起,我常常记起你呢!”

在民国历史上,虽然涌现出诸多奇女子,有的相貌过人,有的才华横溢,有的阅历丰富,但白薇却与旁人与众不同。

黄显声(黄显声将军)

黄显声(黄显声将军)

白薇不仅才华横溢,才情过人。但是和她的才华相比,其经历却更加传奇和独特。

白薇和家人在一起

祖母赵翠兰,原本是太平天国女将洪宣娇的部属,能歌善舞,精通刺绣,擅长绘画。南京被曾国藩的湘军攻破后,在湘军中任军官的黄秋芳,看到时年十五六岁的赵翠兰,娇小玲珑,清纯可人,就产生了纳妾之心,碍于续弦樊氏的虎威,只好将其私藏于清江。

赵氏孤儿寡母,处境更加艰难。黄达人在年幼时就担当起了兴家立业的重任,14岁时娶了23岁的何姣灵为妻。成年后,秉承母命,东渡日本留学,改名黄明,参加同盟会,广交革命志士。

白薇

何姣灵生有六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黄达人又长期在外念书,作为长女的白薇,自小就尝尽了生活的艰难,她的童年是在家务和农活中度过的。

白薇学了《近世中国外交失败史》后,感动于辛亥革命烈士的壮烈事迹,凭想象画了一张罗兰夫人白衣就刑图,贴在墙壁上,天天凭吊。

当她稍明事理,就对母亲包办的婚姻非常不满,对又瘦又矮、形象猥琐的李高更是看不上。祖母在世时,护着白薇,坚决反对年纪还小的白薇上门去给生病的李高冲喜,并宣称孙女不满16岁绝不嫁给李家。

白薇

白薇16岁时,婆家何寡妇前来逼婚。无奈之下,她只能服从。自从进了李高家的门,白薇就跌入了痛苦的深渊。

李家原本也是书香门第,无奈李高的父亲早死,家境日趋衰落。母亲何寡妇又是远近闻名的泼妇,她原本指望白薇的父母会给她一份像样的陪嫁。

没想到白薇的父亲是个新派人物,看不惯乡间的奢侈,故意不给女儿多办嫁妆,只置办了两个箱子,里面除了几件换洗衣服和一些书籍外,仅有几吊铜钱压箱。

这使何寡妇很是不满,借机为难白薇。而李高从小又娇生惯养,唯母命是从,也就跟着母亲折磨她了。

何寡妇死了丈夫后忍不住寂寞,与大伯小叔关系暧昧,不小心怀上了他们的孩子,因惧怕乡间舆论而将其扼死。为此,她总希望媳妇白薇的肚子大起来,好为她奶养一个私生子。奈何白薇几年未曾怀孕,这更使她恼羞成怒。常找岔子发泄怨气。

1915年春天,白薇来到衡州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后,插入本科二年级就读。她来时年近23岁,面黄肌瘦,沉默寡言,引起了年龄较小的同学们的窃窃私语。

张勋

白薇对诗词平仄和文字考证的教学很是反感,对小说也不感兴趣,只喜欢看杂志,尤其是《新青年》上那些宣传民主和科学,反对礼教和迷信的文章,更是爱不释手。

白薇的四妹黄显(九思),也为未来的婚姻焦虑,白薇劝她一同远走高飞,前往日本留学,可四妹顾虑重重,白薇好说歹说,四妹总算答应与她一同逃跑。

毕业前夕,黄达人害怕白薇毕业后不辞而别,有损自己“礼教名家”的声誉,专程从家乡来到长沙,宴请了昔日的留日同学,如今的女一师的郝校长和一些教职员工,恳请他们代为说服白薇姊妹毕业后回家乡从教。

1918年,白薇辗转到了日本东京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生存。四妹和同学们的资助在旅途中已耗费殆尽,自己叛逃家庭,让父母支持无望。

她刻苦自勉,毕业后考入了享受公费的东京御茶水高等女子师范学校。在校期间,白薇刻苦学习,不仅主修了生物和数理,而且选修了美学、哲学和佛学等课程。

不久,她就因劳累过度和营养不良病倒了,功课耽误过多被迫留级,公费也因之停发,本已困窘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日中联谊会通使和东京的中国青年会马干事知道后,介绍她到东京一个美国牧师司坦勒家做工。

白薇光彩照人的神态和优雅大方的谈吐,一时间成为宴会中的亮点。有人借机诬陷她是“茶花女”。

随着与凌璧如、凌琴如兄妹、张万涛、钱歌川等留日同学的交往,白薇逐渐摆脱了屈从命运的阴霾心理。尤其是在田汉的引导和帮助下,她初试牛刀的创作,反响不错,更增添了对生活和创作的信心和勇气。

田汉

在田汉的引导下,白薇对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凡是能找到的手不释卷,乃至忘我的阅读使她的视力急剧下降。

1922年8月,白薇的《苏斐》杀青了。为了检验其艺术效果,她还与留日学生一道,在留日学生赈灾会上演出了这幕剧。白薇自演女主角苏斐,邀请好友凌璧如饰演男主角华宁,在留日学生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1926年,《苏斐》同时刊登在《小说月报》和《语丝》第17卷第1号,署名素如女士。从此,白薇叩开了通往文坛的大门。

白薇在文学上初试牛刀的《苏斐》,无疑是她当时所处的环境、自身的感触和所学所思的结果。也是当时社会风气中的个性解放、婚姻自主,以及她自身的经历,促使她写出了这部因追求真正爱情而产生的悲剧。

白薇作品选

可真正将黄彰蜕变成白薇,则是她遭遇了她生命中的克星杨骚之后。

凌璧如和杨骚既是同班同学,又是志趣相投的好友。在他的介绍下,白薇和杨骚早在1923年就相识了,只是当时他们心中各有所系,未曾深交罢了。

时年24岁的杨骚,风流倜傥,瘦削英俊,有浪漫诗人的忧郁情怀。两人年龄虽然相差6岁,却爱好相似,处境相同。在交往中,彼此坦诚相待,引为知己。

杨骚

1924年夏,杨骚向见过几次面的白薇射出了“丘比特之箭”,白薇和杨骚在各自的爱情失落中,产生了相互依恋的浓厚情感。

白薇和杨骚1923年在东京初识,1924年夏建立恋爱关系,1925年杨骚远渡南洋教书谋生,两人暂别,1927年在上海重逢同居,到1933年情伤分手,他们在一起共同走过了近10个年头。

10年间,几多缠绵、几多哀怨、几多温热和几多冰冷化为一部感天动地的情书集《昨夜》中。粗略统计,他们之间的情书多达179封。在《昨夜》里,“生”与“死”,“爱”与“不爱”成为他们谈论的主题,充斥在他们往来的书信中。

杨骚

之后,她便离开广州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湖南资兴。年迈的父母总算接受了留学归来的女儿,帮助她解除了与李高的婚姻关系。1927年春,白薇婉言辞谢了乡亲们劝她留在家乡办学的好意,奔赴革命中——武汉。

7月15日,汪精卫控制了武汉的国民党中央,对共产党实行“清洗”和屠杀。白薇辞去编译局和中山大学的职务,来到了上海,加入了创造社的行列,她的名字被列人《创造月刊》的执笔名单上。

杨骚和白薇合影

杨骚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因林和清的引见而结识了鲁迅,并得到了他无私的教诲和培养。经杨骚介绍,白薇也开始了与鲁迅的交往。

鲁迅

1928年的除夕之夜,白薇与杨骚打破了柏拉图式的生活,灵肉合二为一了。可随之而来的,不是爱的甜蜜而是爱的耻辱。

白薇不幸被杨骚放浪形骸时染上的淋病祸害了。这对原本就已旧病缠身的白薇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她在哭诉“你给了我这样奇重奇重的病自己便走了,真是无情”的同时,祈求杨骚:“你快把宿病医好来!”

张友松

据文学翻译家张友松回忆:

白薇本是坚强的女中豪杰,唯独在对待杨骚的感情上优柔寡断,一误再误,越陷越深,难以自拔。他们时而和好如初,时而大吵大闹,时而柔情蜜意、恩爱无比,时而发誓绝交,悲愤不已。这种恶性循环,彻底摧毁了白薇的肉体和精神。

此时的白薇并没有显得很喜悦,许久才说道:“我已经倒下了,写不出什么好作品了。”

毛主席用两只手握着白薇的手说:“你是一个非常勇敢和坚强的女性,你可以的!”

毛主席在重庆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在中南海丰泽园再度见到白薇。毛主席幽默地说道:“你还是这么年轻,看来骨头硬得很,即便国民党再厉害也压不倒你哟!”

杨西北不敢告诉对方,自己就是杨骚的儿子,只是声称自己是从漳州来的。白薇看着他笑了,接着说:“你知道吗,我从前的爱人也是漳州人。”

1987年,白薇病逝,享年94岁。临终之前,她自嘲自己是个“三无”女人:生无家,爱无果,死无墓。

本文由小聊古史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上一篇: 玛雅人长什么样(玛雅人长的什么样子)
下一篇: 辽沈战役廖耀湘败于“反间计”(辽沈战役中的廖耀湘)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