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号
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人类航天史上,第二次严重的航天飞机事故发生了,这就是人尽皆知的“哥伦比亚号”事件。同年1月,美国七位宇航员在万众瞩目下,哥伦比亚号,登上了“哥伦比亚号”,执行为期十七天的太空科研任务,本次也是哥伦比亚号,第28次执行飞行任务。按照原定计划,十七天的时间里,宇航员将完成医学等实验,之后顺利返航回到美丽的地球,并给这次飞行计划画上一个完美的记号,但是在2月1日,也就是返航当天,“哥伦比亚号”却发生严重空难。
哥伦比亚号(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牺牲宇航员)
上午八时许,原本在期待着“哥伦比亚号”光荣返航的美国公民,却在天空中看到一团烈火,随后发现有碎片掉落,此时NASA指挥中心发现“哥伦比亚号”飞机左侧的四个温度监测计出现故障,并且已经与“哥伦比亚号”失去联系。随着一声爆炸,“哥伦比亚号”突然解体,无数碎片掉落到地面,机舱内七名宇航员瞬间气化,“哥伦比亚号”彻底消失!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牺牲宇航员
2013年,NASA前飞行主管韦恩·哈尔爆料,当年NASA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之后就已经预判到,哥伦比亚号在返回途中会有很大几率解体,但是在为期17天的航天任务中,NASA并没有采取任何的补救措施,并对这一事实进行了隐瞒,也就是说7名宇航员在执行航天任务的时候,在NASA高层眼里,他们就已经被判死刑,那么,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为什么不考虑救人呢?
2001年,哥伦比亚号,哥伦比亚号准备进行一次载人升空任务,但是这次发射任务进展得并不顺利,在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影响下,该次发射任务累计推迟了18次,直到2003年1月16才正式升空,然而在推迟了这么多次之后,问题依然在航天飞机发射之后出现了。
在发射后的第二天,也就是17日,工作人员收到连夜冲洗的高分辨率胶卷后,在发射后81.9秒时发现了碎片,通过照片拍摄的角度来看,似乎是外挂燃料箱左脚架区域的一个大物体撞击了航天飞机的左机翼下侧,18日-19日,波音公司的工程师分析出两块较大的碎片大概有20x20x2英寸和20x16x6英寸(约50厘米),以822公里/小时的速度撞击到了左机翼,但更精确的位置以及撞击带来的后果无法精确判断。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空难事件
“哥伦比亚”号是美国海军“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2号舰,舰名来自于南卡罗莱纳州的哥伦比亚市。1940年8月18日开工建造,1941年12月7日完工下水,1942年7月29日服役,舷号“CL-56”,战争期间主要活跃于大西洋战场与太平洋战场。
从服役起作为美国海军轻巡洋舰部队主力参与了在太平洋上对日本的多次海战。1943年瓜岛海战中炮击了肖特兰和马丹。9月参与科隆班加拉海战。
11月的奥古斯塔皇后湾海战中,该舰与三艘“克利夫兰”级姊妹舰(“克利夫兰”号、“蒙彼利埃”号、“丹佛”号)一同作战,以炮火优势成功压制日舰编队,并巧妙的规避机动躲过了日方射来的炮火和鱼雷。海战结果美日舰队互有损伤,日轻巡洋舰“川内”号被击沉。日军被从登陆海域击退,哥伦比亚号,战后日方舰队指挥官大森仙太郎少将因作战不力被撤职查办。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