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这词,到底是从何而来的?人们在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中国所称的普通话或汉语,在海外,尤其是中文教育保留得非常完整的马来西亚都称为华语。这是近百年来因海外华人移民而出现的吗?
普通话起源(普通话起源于中国哪里)
追溯历史,论及“华语“一词,学界普遍引用南朝梁僧祐(445—518)在《出三藏记集》的〈安世高传第一〉篇,记录:“世高才悟机敏,一闻能达,至止未久,即通习华语。”
安世高,这位来自西域安息帝国的太子,后来出家,他非常聪慧,来到中国不久,就学会了华语。僧祐是南梁著名的高僧,也是杰出的佛教史学家。这表示,至少在约1500年前,“华语“一词已见于中国古籍。
今日,马来西亚所使用的“华语”一词,百余年来因历史的变更而出现不同名称,如官音、官话和国语等。回溯“华语”一词历史源头,华语是更贴切之。
马来西亚唐人街
“华语”一词出现在中国民族混杂的时代,从中国本土移植出来而扎根于海外。“华语”这一名称的出现不仅符合命名的传统,也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
“中华”,不限于地理层面,也包含历史文化的沉积,所指同宗同源。如今,华语是联合国六大官方语言之一,这个世界性的语言不再是中国独有,也是海外华人之。因此,全世界的华语使用者都为华语的发展做出贡献。
语言并非一滩寂静的湖水,她会随时空的不同而发生变换。华语到了异国他乡,如同流入了另一片海洋,会与当地独有的风土人情融合,产生变化。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族群及宗教的国家,多数的马来西亚华人自小在马来语、英语和华语,以及各种方言的环境中成长。
因此,这使马来西亚华语,不论是在语句结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上,都和标准汉语已不尽相同。这个现象其实是经过了一个自然、有机的过程。这不仅发生在马来西亚,海外各地的华语发展亦然。
这是因为华语流到国际的汪洋,必然会吸纳及融合了当地的各种元素,演变成为地方特色。
其实,在“华语”历史的长流中演变,多少会有地方或独特性词汇,以及外来词的出现。有些被吸纳为正规华语,尤其是佛经的翻译,使华语更为丰富和多姿。不过,有更多则淹没于时代的潮流中。
新兴词汇,或中国境外的中文词汇,只要流传的时间够久且幅员够广,也会被吸收为正规汉语的可能。虽然如此,学习规范和说标准话语还是有其必要性,主要是使华语使用者沟通无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