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全皇后钮祜禄氏,她虽然在大清皇后队列里不是备受后世关注的一个,但她却是道光一朝最有名的一个皇后,
道光的皇后是谁(道光的皇后和妃子分别是谁)
当年全皇后刚入宫参加选秀时,不过是一名略微秀气的八旗少女,并没有艳色绝世的容貌,
有的只是江南水乡滋养出来的几分灵气,
然而道光帝一眼就看中了她,随即就将她封为“贵人”留在了宫中。
原以为道光帝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毕竟偌大个后宫里,很难再找出个像钮祜禄氏这样的江南风情来,
谁知,平日里没少吝啬的道光帝,这回竟像忽然开了窍一样,在钮祜禄氏入宫刚一个多年头的时候,迫不及待地将她晋封为“嫔”,
估摸着这是道光帝怕自己心爱的美人位居嫔位以下,平日里吃不得肉、穿不得彩,
他全然不记得与全贵人一同晋封为嫔的另两名女子,富察氏和纳喇氏,可都是陪伴他熬过了多少个春秋,
何况纳喇氏为道光帝生下了长子奕纬都长到13岁了,她也才刚刚获得嫔位而已,压根就没能越过钮祜禄氏这个新人,
就这样,年仅十五岁的钮祜禄氏,已引起了后宫所有嫔妃的注意,她们敏感地察觉到了这个年纪不大的新人手段很不简单,怕是日后会成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果不其然,真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钮祜禄氏嫔位还没坐热,不到一年的工夫道光帝又坐不住了,
急匆匆又把钮祜禄氏拉上了“妃”位,来彰显自己对她的爱宠之情,还别出心裁地赐给她一个“全”字的封号,
意为“才”、“智”、“貌”样样都全.......
似乎命运对钮祜禄氏也多有眷顾,刚成为全妃的她肚子再度争气起来,于是,道光帝还没等到孩子临盆,又将宠妃晋封为了“贵妃”,
就这晋升速度,别说在道光帝的后宫,哪怕是整个大清朝的后宫怕是都找不出几个来,
由此可见,钮祜禄氏自进宫那天起,就已经将道光帝迷得神魂颠倒了,
即使她生下来一个女儿,并不是道光帝期待的阿哥,压根不影响道光帝对她的宠爱。
不过这个时期的全贵妃并没有到独步清宫的地步,在她神速般晋升的同时,还有另一位钮祜禄氏女子紧随她之后,
这便是此前的祥嫔,后来的祥妃,这两位钮祜禄氏似乎很有“缘分”,两人同时进宫,
又是先后怀孕,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又“杀出一匹黑马”,便是静贵人博尔济吉特氏。
更让全贵妃郁闷的是,她和祥妃生出的都是女儿,偏偏静贵人生下了一名皇子,
要知道一名皇子对道光帝的意义,
此时他已经年近半百,膝下只有一个儿子,就是前面我们说到的皇长子奕纬,一个不受他喜爱的儿子,
现在静贵人生下了皇次子奕纲,这意味着储君人选又多了一个保障,喜出望外的道光帝将静贵人晋封为静嫔,之后又火速将她晋封为静妃,
然而,静妃的运气不怎么好,奕纲在出生四个月后就夭折了,很难说为何道光帝前半生的子嗣屡屡夭折,莫说皇子,就是膝下的皇女也只活下来一人。
好在,这个沉闷的气氛最终被静妃打破,
道光九年先是祥妃又生下一个女儿,静妃紧随其后生下来一名皇子,也就是皇三子奕继,
从名字上来看,道光帝或许认为自己年老力衰,怕是以后再难有儿子,所以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了皇三子身上,所以给他取名为“继”,
如果不出意外,未来的储君怕是这位皇三子无疑了,
老皇帝这一门心思盼望着这个儿子快点长大,可后宫嫔妃们却百感交集起来,
她们一边羡慕静妃的肚子争气,总是能生出皇子来,一边又有些不甘心,谁都知道在这个宫里,只有成为皇太后才算真正熬出了头,
可令道光帝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寄托了他全部希望的儿子,刚满月就不幸夭折了,
老皇帝还没从这个打击中走出来,紧接着又发生了一件大事:皇长子奕纬于也去世了。
这下莫说是道光帝,朝中大臣们也开始坐不住了,因为老皇帝没有儿子了!而皇长子也没留下子嗣!
眼下后宫里,只有全贵妃和祥妃怀有身孕,
于是几乎前朝后宫所有人都盯着她们隆起的肚子,盼望着她们能生下皇子。
全贵妃和祥妃当然也都希望自己能生下一名皇子,她们很清楚,倘若生下皇子,这对她们自己、她们的儿子、她们的家族都意味着什么,
同时,两个女人之间,不可避免地为谁能生下皇子暗暗较起了劲,
不久,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中,全贵妃首先临盆,她终于生下了一名皇子——皇四子奕詝,未来的咸丰帝,
七天后,祥妃也生下了一个儿子,是为皇五子奕脤。
据野史说,祥妃的预产期应该早于全贵妃,但是全贵妃担心祥妃比她早一步生下皇子从而失去先机,于是就服用了催产药物,先一步生下了皇子,
结合后来咸丰帝虚弱的体质,这种说法不见得是空穴来风,
全贵妃有孕的时候,祥妃和静妃都没少承宠,此后有一段时间老皇帝一直都是祥妃和静妃打转,全贵妃岂会不在意此事呢?
如今总算是扳回了一局,她生下的儿子成了事实上的皇长子,论资排辈争夺皇位的话,也站在了最前面。
全贵妃和祥妃都生下儿子之后,静妃也不甘落后,生下了皇六子奕?,未来的恭亲王。
值得注意的是,道光帝的这三个“老来子”都健康地活到了成年,
没再发生夭折的意外事件,这也是道光帝后宫中的奇事一桩了,前后反差为何如此大?是不是发生了什么隐秘的事未见于史呢?
现有的史料不足以解释这一现象是什么原因,
不过儿子一多起来,道光帝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甚至慷慨地将祥妃所生的皇五子出让,过继给皇太后的亲儿子惇恪亲王绵恺做子嗣。
从这件事上来看,祥妃怕是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受宠,
同样都是生下了皇子,道光帝对全贵妃的宠爱更是一日千里,道光十三年道光帝的第二任皇后佟佳氏去世后,
道光帝将全贵妃晋封为了“皇贵妃”,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准皇后了,而同一天,静妃也被封为静贵妃,
唯独祥妃,看起来一直受宠的祥妃,没有得到晋封不说,似乎她突然就失宠了一样,
这一年的万寿节,她生下的女儿五公主,没有出现在皇子皇女的队列里;
当年年底,五阿哥出痘送圣,祥妃赏赐了奏乐的升平署太监,而道光帝也很反常地没有按例给这些太监赏赐;
次年,这一年道光帝将全皇贵妃册封为皇后;
到了道光十五年,祥妃和她的女儿五公主都没有参加元旦活动;
更奇怪的是,
根据起居注记载,道光十六年,祥妃这个正儿八经的妃子领缎匹的排序还在佳嫔之后,其待遇远不达妃位标准,甚至也不及嫔位,而是贵人之例;
道光十七年,道光帝似乎也没了耐心,直接将祥妃降为了贵人,甚至其位序还在贵人之末。
祥妃究竟为何失宠?
野史上也是众说纷纭,据说这是由于道光帝实在太过节俭了,不得不通过降低嫔妃的位份来削减宫中用度,
这么说似乎是有一些道理,在整个道光朝,后宫屡次出现一批嫔妃升降现象,不排除是道光帝节俭成风所致,
毕竟他还在潜邸的时候,与原配妻子钮祜禄氏(孝穆皇后)一直过着粗茶淡饭的日子,饭桌上几乎看不见一块肉,两口子经常就着茶水吃块烧饼这就算是一餐了,孝穆皇后作为一堂堂的尚书小姐,也不晓得如何跟着丈夫清苦了十几个年头,最后也没能看到丈夫坐上皇位就去世了。
道光帝成了皇帝之后,吝啬的性格只多不减,
据说一次道光帝心血来潮给自己的第二位皇后佟佳氏过生日,这在当时的大清后宫怕是仅此一例的现象了,文武百官也都高高兴兴地去参加了皇后寿宴,满心期待尝一尝皇家御厨的手艺,谁知最后端上餐桌的竟只有一碗素面,全场怕是唯独皇后吃得很开心,毕竟这是丈夫头一回给自己过生日.......
然后,就算是集中出现了嫔妃升降现象,但若将此作为祥妃失宠的原因怕是不够的,
祥妃一直是后宫生育主力,膝下有儿有女,都说母以子贵,可母亲的地位反过来也影响子女的前途,
道光帝即使再节俭,难道就不会为儿子和女儿考虑吗?
想来祥妃失宠,还有更为主要的原因。
尤其是在全贵妃坐上皇后宝座之后,她的失宠,是否与全皇后什么瓜葛呢?
全贵妃钮祜禄氏既已成了皇后,当然就不免要掌管六宫。
这时候后宫嫔妃们才发现,这个原来是那么工于心计,
前皇后在世的时候,后宫嫔妃多少还能雨露均沾;全皇后上位后,全然不是那么回事了,
这位年轻的小皇后,所谓打理后宫就是盯着皇帝与嫔妃们,生怕有人趁她不注意悄悄“拐”走了皇帝,
本来这都是野史上的记载,有些甚至记载她为了争宠设局谋害过其他嫔妃,
宫闱深幽,究竟发生过什么秘事,怕也不是那么好得知的,大多是没什么可信的传言。
但是自打全皇后管理后宫,知道她去世,整整七年的时间里,诺大个皇宫竟然没有一名婴儿出生,
本来道光帝年纪有些大了,这倒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可自打全皇后去世后,后宫竟如雨后春笋般,又给老皇帝生下来四女三子,
若说这些跟全皇后没有关系,怕是没什么说服力的。
或许全皇后一路披荆斩棘,年纪轻轻就坐上了皇后宝座,这花光了她的运气,
那是一个极其平常的一天——道光二十年正月十一日,
一代宠后全皇后钮钴禄氏暴毙在了圆明园寝宫。
根据清宫医案的记载,钮钴禄氏自道光三年流产后就逐渐患上寒湿下注和经带等病,身体并不是很好。
到了道光九年,孝全皇后(时为全贵妃)身体就已经因长期患月经病而凸显肾气衰竭的病症,而后长女的夭折可能又给了其身体不小的打击。
道光十九年已亥八月,皇后生病。八月十七日(1839年9月24日),道光帝奉皇太后视皇后疾。
十月初十日(1839年11月15日),皇太后六十四岁寿辰,皇后向皇太后请安,此时皇后病情可能痊愈或者平缓,到了次年正月病情再次发作。
..........
总之,根据以上记录,年仅33岁的皇后是死于旧病复发,不过后世文人墨客并不买账,
结合以上祥妃失宠,
不少人将怀疑的目光撇向了道光帝的嫡母——皇太后钮钴禄氏。
皇太后钮钴禄氏,是嘉庆帝的第二位皇后,礼部尚书恭阿拉的女儿,
她早年以侧福晋的身份嫁给了还是皇子的嘉庆帝,这段婚姻还是乾隆帝给儿子安排的,乾隆帝退位后,又“越俎代庖”把钮钴禄氏封为了嘉庆帝的皇贵妃,这个时候嘉庆帝还沉浸在喜塔腊氏去世的悲痛之中,
哪有什么心思册立皇后,可老父亲乾隆根本就不管儿子什么心情,不仅指定了钮钴禄氏为下一任皇后,连封后大典的日子都定好了,只可惜他自己没能等到那一天就去世了,
不过嘉庆帝到底是没勇气推翻老爹的旨意,最后乖乖地将钮钴禄氏封为了皇后,
这一对帝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过着中规中矩的生活,
不过乾隆帝的眼光还是很毒辣的,嘉庆帝在避暑山庄突然去世后,众人没有找到传位诏书,派人到宫中询问皇后的意见,
到底是大家出身,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钮钴禄氏没有选择自己的儿子,而是选择了丈夫与元后喜塔腊氏的儿子绵宁,
几乎在同时,避暑山庄那边也找到了嘉庆帝的鐍匣诏书,选择的继承人就是旻宁,
无论如何,钮钴禄氏在这件事上大公无私的态度,获得了继子旻宁极大的尊重,道光帝很是感激这位仅比自己大六岁的继母,对她的要求和愿望,都竭尽全力地满足。
按常理说,一朝的皇太后只是颐养天年,可是历史上好多太后都与政局息息相关,
皇太后钮钴禄氏有没有参政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后宫必然是有不小的影响力的。
那她与全皇后之死有什么关系呢?
据野史说,全皇后在后宫中引起嫔妃们的众怒,大概成了嫔妃“公敌”,于是她们纷纷跑到太后宫里去告状,
其实太后算起来也是全皇后的姑母(或姑祖母),
本就是同族,如今又成了婆媳,关系应该亲上加亲才是,
可皇太后的性情很是刚直,这一点从她把别人生的儿子推上皇位也能看得出来,
她见全皇后一点也没有皇后该有的气度,还整日在宫里惹事生非,就渐渐有了厌恶。
那么,即使厌恶也不至于害死皇后啊?
换句话说,即使全皇后有什么不妥,顶多夺下她管理后宫的权力就好,至于要了她的小命吗?
当然,不得不再次提其祥妃这个失宠的女人,
祥妃的儿子后来过继给了太后的儿子,从这一点来说,很有可能祥妃老往太后宫里跑,与太后相处得不错,也很有可能趁机告了不少皇后的状,
可能还涉及她的儿子为何晚生于皇后之子的问题,
导致太后与皇后这对婆媳,产生了诸多不愉快,也使得夹在中间的道光帝很是为难,心中升起一团火无处发泄,只得不断找始作俑者祥妃算账,
甚至毫不留情地将祥妃唯一的儿子过继了出去.......
祥妃被降为贵人,意味着婆媳斗法最终以皇后一方胜利而告终,
皇太后这才尝到侄女皇后的利害手段,于是趁着抓住皇后错处的机会,毫不留情地处置了她。
如果有以上可能,那么全皇后究竟做了什么呢?
相传,全皇后为父乞官被太后责备,羞愧自尽了,这一说法来源于《清宫词》中第二首写全皇后的诗:
如意多因少小怜,蚁杯鸩毒兆当筵,温成贵宠伤盘水,天语亲褒有孝全。
作者在这首诗的后面做了这样一个注:孝全皇后由皇贵妃摄六宫事,旋正中宫,数年暴崩,事多隐秘。其时恭慈皇太后尚在,家法森严,宣宗亦不敢违命也,故特谥之曰:全。
这首诗的前两句,似乎是说全皇后在参加新年宴会时,被一杯毒酒夺取了性命;
后两句借用宋仁宗张贵妃为其伯父尧佐乞官的事,似乎想说全皇后也做了类似的事,被皇太后训斥后羞愧自尽。
不过这种说法最大的漏洞是,全皇后的父亲早在她封后那年就去世了,按照全皇后的性格来看,她又怎么会如此堂而皇之地为自己的亲人乞官呢?
另一说法是,全皇后为了儿子奕詝的未来,曾摆下宴席欲加害于静妃的儿子奕?。结果奕詝出卖了自己的老娘,但凡看见弟弟奕?要吃桌上的鱼,他都会狠狠地踩一脚,
聪明的奕?也似乎发现了异状,再也没夹过鱼,这时宫里的猫跑来吃下了奕?掉下的鱼肉,结果倒地身亡了,奕?大惊,回家告诉了母亲静贵妃,静贵妃也大吃一惊,忙去告诉恭慈皇太后。太后大怒,便命令道光帝赐死皇后。道光帝虽然不舍得皇后,但母命难违。孝全皇后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够保全,只好自尽。
这个版本也是有漏洞的,所谓“人赃并获”是前提,全皇后可是皇后,哪怕是皇太后跑过来质问,也没权给她让定罪,更何况三言两句如何能让道光帝下定决心处死皇后呢?
道光帝的后宫虽有一些怪异的事,嫔妃争宠、婆媳斗法的现象或许存在
但是将全皇后之死算在宫斗上,是没什么依据可言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