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社会公德意识就是人们在对社会公共生活准则的认识、理解和提高的基础上,经过群体长期修养和个体磨炼形成的稳固看法和观念。
良好的公德意识有利于形成追求高尚的、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整个国家公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命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公德的内涵和外延愈加丰富,对社会公德意识的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时期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初期,初中生明辨是非和控制情绪的能力较弱,处于社会公德意识培育至关重要的阶段。
一、初中生社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
新的社会交往规范的建立和完善愈加迫切和重要,由此对新时代公民的社会公德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伴随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相互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交往关系逐渐延伸到虚拟空间。网络空间快速发展,使得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人们通过“错时”交流方式进行社会交往,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舆论的产生和传播方式也随之变化,舆论生态被迫重塑,互联网对我国社会公德建设的影响也愈加深远。
尤其是自媒体的野蛮生长,内容生产、信息输出对于个人来说如探囊取物,其中不乏哗众取宠、唯利是图、享乐奢靡的糟粕,网络空间内信息芜杂、信息失真的状况不断加剧,秩序混乱不可避免,极大影响网络环境健康以及网络中社会公德规范的形成。
初中生青少年群体,价值观形成尚未稳定,在复杂的网络空间内容易被虚假丑恶的内容污染,因此,初中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培育迫切需要在互联网使用规范方面加强研究、创新方法、与时俱进。
现实空间和虚拟网络交往相互交织,交往环境愈加复杂,社会规范失序和社会公德缺失的威胁不断产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育重要性愈加彰显,初中生等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意识培育需求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加艰巨的任务。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社会公德意识培育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初中生社会公德认知,增强初中生社会公德意识,增强学生的辨别力、判断力,促进学生在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助力初中生全面健康发展。
初中生处在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强的阶段,但同时他们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认知水平处在他律期(即权威阶段),道德认知较为僵化,自我意识严重,对于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守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没有形成稳定的法律和道德认知惯性,容易受到现实和网络种种扭曲价值的侵蚀,甚至做出反社会行为。
此阶段的学生尤其需要教师、家长的正确引导和科学教育。强调道德和法治课程中的社会公德意识培育,有助于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实现对社会公德完整准确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公德观、价值观,成为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新时代青少年。
我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增长成就,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由于历史原因,社会公德建设水平一定程度上滞后于时代发展,公民社会公德意识与社会进步之间存在差距。
为此,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公德建设,并提出“以德治国”理念,旨在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我国长期的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社会公德是最基本、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和规范,直接体现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与水平的高低,社会和谐的实现,离不开较强公德意识的公民,尤其离不开初中学生这样的青少年群体。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水平体现整个社会的公德意识水平,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因此探讨初中生公德意识现状,加强和改进公德教育,增进初中生社会公德意识,提升初中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水平,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二、社会公德核心概念
1、社会公德与行为意识的紧密相连
社会公德意识的获取途径则有两种,一是直接经验,个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亲身经历的社会公德行为。
例如,中学生在公交车上为老年人让座,这种助人为乐的行为受到了周围乘客的认可和表扬,学生自己也感受了帮助他人的价值感,这种助人行为在多个场景中被强化后,会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公德意识,即要做到助人为乐。
二是间接经验,社会、学校、家庭等场景的公德行为示范和教育引导为中学生提供了间接的公德行为体验,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成较为稳定的社会公德意识指导行为实践。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播放关于倡导爱护环境的宣传片及案例视频,引发学生共鸣,激起社会公德情感,使得学生形成正面的社会公德认知。
2、社会公德与社会公德意识
社会公德意识在人的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是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强弱和是非通过个体行为表现出来。但同时,作为意识形态范畴的社会公德,也会随着社会公德意识的实践载体变化而发生变化。
如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社交往行为拓展到虚拟空间并不断丰富,产生一系列新的社会公德问题,人们由此形成不同的新的判断,社会公德意识便随之更新。
社会公德意识主要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个方面。公德认知是对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应遵守的公共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知识的了解,知悉社会公共领域的可为与不可为、崇尚与排斥。
公德情感是对社会公共生活行为和认知产生判断后的情绪体验和取态,对于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持厌恶、拒斥的态度,接受和肯定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积极行为。公德意志则是指坚守社会公德意识、持续践行社会公德行为的毅力,表现为对同类社会公共行为态度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程度。
三、初中生缺乏社会功德意识的原因
1、当前培育初中生的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社会公德意识培育主要载体和依托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单纯的“讲道理”是为了培育社会公德意识而培育社会公德意识,这种过分依赖《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习惯和氛围极大地限制了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的内容全面性和渠道多样性。
《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普遍没有意识到文学作品的社会公德意识培育功能,没有有意识地在合适的章节、恰当的内容讲解中融入社会公德培育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的情感进一步转化为符合新时代社会公德内涵的认知和行动欲望。
2、教师的榜样示范性教学不够完善
《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是初中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任务的主要承担者,社会公德意识培育过程中不仅要充当社会公德意识的教育者,也要成为学生言谈举止的重要学习对象。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责要义,对于抽象负责的社会公德意识培育工作而言,相比于口耳相传,身正为范更加重要。初中学生正处智慧快速增长、接收信息能力强的阶段,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成为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
如果教师不能做到言传身教,不注重日常的公德表现,不遵守社会公德规范,那么课堂上苦口婆心的教诲就成了一纸空谈,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公德观念,产生错误的引导。
3、课程教学材料单薄
《道德与法治》又是应试学科之一,不可避免的存在应试要求,这就使得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的导向被应试需求分散弱化,尤其是对于“科举情结”严重的中国人来说。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普遍以“考试”为尊,《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选择更多以促进学生的社会公德知识掌握为参考依据,对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培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教学方法单一,公德意识培育作用有限。
因此,《道德与法治》课在道德教育理论知识的灌输上占用了大量时间精力,导致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只停留在书本上。学生没有在真实的社公德实践课程中受过熏陶,社会公德意识培育就是空洞的,容易出现认知和实际脱节,产生知行不一的情况。
四、总结
培育社会公德意识是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初中生作为社会的一员,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对初中生进行社会公德意识培育不可或缺。
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则是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的主要平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育社会公德意识的实效性,提高初中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水平需要之后老师们着手的问题,希望家校学生一体,共同重视起初中生的公德意识问题,共同培育祖国的新生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