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心理学发展史简介

心理学发展史简介

心理学发展史简介在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之中,许多考生对于心理学发展历程中所出现的各流派及其学说往往难以理解。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之中,许多考生对于心理学发展历程中所出现的各流派及其学说往往难以理解。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就内容而言,教师招聘或是特岗教师中考生大多非心理学专业出身,对于心理学知识比较陌生。加之现代心理学源自西方,其著作、学说均翻译自国外,不易理解,一些学说内容又与西方的时代、文化背景息息相关,这些都容易造成考生理解上的障碍。

、考生学习、复习过程中未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和梳理。心理学各家流派学说与教育心理学中的内容息息相关,有些考生从“务实”角度出发,只关注某些版块的内容,而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这样其知识结构就比较片面、零散,最后可能导致前后内容相混淆。

本文即意在通过以心理学发展历程为时间轴纵向加以梳理,希望对考生的学习、复习有所帮助。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在欧洲,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时代,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心理学往往作为哲学的附庸,未形成独立的学科。

随着近代哲学思潮的兴起以及实验生理学的影响,现代心理学方告成形。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以实验的方法系统的研究心理现象,这也成为了心理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自19世纪现代心理学诞生后,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主要的流派: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奠基人:冯特

代表人物:铁钦纳。

主要观点: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以此为基础对心理经验的结构展开分析,寻找心理的元素。

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以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地位:构造主义流派的产生使心理学走上独立道路,20世纪前30年,该学派在美国心理学中占优势,30年代以后趋于瓦解。

缺陷:构造主义学说有简化论的倾向,将人类所有的经验简化为单一元素——意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构造主义心理学既有非凡的建树,同时也因其缺陷而饱受争议,正是在对构造主义的反对浪潮中,形成了以下的心理学学派。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诞生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创始人:心理学家詹姆士

代表人物:杜威、安吉尔等。

学说观点:机能主义主张研究意识,但其反对构造主义将心理活动看做单一元素——意识,而是看成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看成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该学派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不赞成构造主义对心理结构进行分析。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主要观点: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

(2)反对内省法,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

地位:20世纪20年代行为主义产生以后很快风行美国乃至全球,引发了一场心理学史上的“行为主义革命”,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四)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初的德国。

创始人: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

主要学说:“Gestalt”在德文中意为“整体”,它代表了这个学派的基本主张和宗旨,所以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也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五)精神分析心理学

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建

上一篇: 2022年威海教师招聘专业基础知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下一篇: 2016年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知识点: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