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始皇一统天下,独留卫国未灭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横扫六国,实现天下大一统。然而,卫国却成了例外,依旧存在于世间。原因在于卫国国力弱小,仅占据一城之地,长期依附于秦国。秦始皇因此未对其出手,直至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废除了卫君的爵位,卫国才宣告终结,成为周代诸侯国中生存时间最长者。
2、曹丕首创驴鸣葬礼
“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文章才华横溢,与曹丕交情深厚。公元217年,王粲离世,当时曹丕仍为世子,深感悲痛,遂召集众多文人前来吊唁。他提议道:“王粲生前钟爱驴鸣之声,让我们一同模仿,为他送行吧!”于是,葬礼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驴鸣声。
3、杜甫忙碌一生,避父名讳
网络上曾风靡一时的“杜甫很忙”梗,实则反映了杜甫真实的生活状态。他一生忙碌,鲜有闲暇时光。因杜甫之父名为杜闲,古人讲究避尊长讳,故杜甫在创作时极为谨慎。他一生诗作众多,保存下来的就有1500余首,然而却从未在任何一首诗中使用过“闲”字,展现了他对传统礼仪的敬重。
4、青楼源于管仲之创
管仲,历史上著名的贤相,曾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他不仅政治才能出众,更创造性地设立了青楼。他将女奴隶和女战俘集中起来,创办国营青楼,此举吸引了众多外国商人前来齐国交易,使得齐国财富日益丰厚。因此,后世青楼皆将管仲奉为祖师爷。
5、历史上曾上演男版东施效颦
西晋时期,潘安与左思同为文学家。潘安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子,而左思则相貌丑陋。每当潘安驾车出行,妇女们纷纷向他投掷水果和鲜花。左思听闻此事后,也驾车出游,结果却遭到妇女们的唾弃。他无奈只得伤心而归,成为了一场男版东施效颦的闹剧。
6、司马相如为追星改名
汉朝名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传颂千古。然而,他的原名却叫“犬子”。父母为他取此名,意在让他健康成长。然而,司马相如长大后觉得此名难以登大雅之堂,又因他极度钦佩战国时期的蔺相如,于是决定改名为司马相如。
7、宋朝男子钟爱戴花
宋朝时期,男子们热衷于在头上戴花,这一风尚从皇帝到百姓都广为流传。皇帝甚至会亲自赐花给臣子佩戴,以彰显荣耀。有一次,王安石、王珪、韩琦、陈升之四人聚会赏花,他们将一种名为“金带围”的芍药花插在头上。后来,这四人竟都成为了北宋的宰相,传为佳话。
8、康熙首尝巧克力
康熙皇帝对西洋玩意儿颇感兴趣,他推广过西药,研究过西方数学题,还特别喜欢品尝“绰科拉”。这“绰科拉”便是我们如今所说的巧克力(chocolate)。他曾派人向意大利主教讨要药物,并顺便提及若想有巧克力的话,也希望能品尝一番。于是,主教便进贡了50块巧克力给康熙,他对此欣喜不已。
9、唐朝称爸爸为“大人”
在唐朝时期,人们的称谓与现代大不相同。当时称呼爸爸应使用爷爷、阿爷或哥哥;称呼哥哥则用阿兄;而称呼爷爷则为阿翁。此外,女子不能称呼自己的丈夫为“相公”,因为在唐朝,“相公”一词专指宰相。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称呼官员为“大人”实际上是在称呼他们的父亲,因为在唐朝,“大人”正是爸爸的意思。如今很多古装剧在称呼方面存在误导。
10、老公在古代指太监
前几年,一位历史教授曾对现代夫妻间的称呼方式提出批评,原因是“老公”这个词在古代原本是用于称呼太监的,更准确地说是称呼宦官。因为在古代,太监必定是宦官,但宦官并不一定能做到太监的职位。《官场现形记》中便有这样的描述:“他就立刻进京,又走了老公的门路。”这里的“老公”便是指太监,意味着通过太监打通关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