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面对师幼互动能力是其社会交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师幼互相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良好的师幼互动可增强幼儿的安全感、自信心及探索精神。费尼(1987)等人在儿童生活中我是谁?-关于年幼儿童教育的介绍一文中指出:在教师与幼儿的交互作用中,教师的诚实以及他们的对幼儿的尊重与细心照顾对于儿童的安全感、自信心以及童年期对事物的积极探索都是必不可少的。 (2)影响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亚历山大(1988)等人,艾里克森(1989)等人认为儿童进入幼儿园接受正规教育时,与教师建立积极的关系是他们适应新环境的一个
2、很主要的方面,不同的师幼关系将直接影响幼儿不同的适应状况。 (3)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能力。豪斯(1994)与其同事研究得出:与教师有情感安全性关系的幼儿对同伴更为有好,更加爱交际也更容易为同伴所接受,并且在与同伴交往时很少发生侵犯性行为;而过于依赖教师的幼儿则表现出更多的退缩性行为和侵犯性行为(4)有助于幼儿自我概念、学业成绩及社会性的发展。林奇(1992)等人发现师幼关系与幼儿自我概念的发展以及他们对自己行为与学业成绩的期待密切相关。一、案例背景: 随着对新纲要学习贯彻的不断深入,使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及其重要而深远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因地制宜地开展区域活动,把
3、开展区域活动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进行研究。通过一个阶段的实践,已初显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令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如:活动中教师只顾自己的教育目标,不顾幼儿的体验。教师预设活动和幼儿的生成活动出现对立等问题。在今后的区角活动中,我们要进行不断深入的实践、反思和改进,让每个幼儿自由选择、自由结伴、自由活动,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也使幼儿良好的社会性行为也得到培养。 二、案例描述: 星期一下午,区域活动即将开始。老师让孩子们围坐成一个半圆,给他们分配区域活动的项目。当老师正在讲述“我们今天的活动有娃娃家、美工区、建筑区、操作
4、区”时,周浩宁忽然按捺不住兴奋高声喊起来:“我要喂娃娃!我要喂娃娃!”喂娃娃是班级新开设的一个活动项目,在前几次分配游戏时一直都没有安排到他,这一次一听到老师说到操作区,周浩宁就立即叫了起来。老师的话被周浩宁的喊声打断,脸上平静的表情转为微怒。老师朝周浩宁看过去,发现周浩宁的目光并不在老师这边,而是盯着角落里的操作区。老师便提高了音量对周浩宁说:“周浩宁,老师看你今天是不想喂娃娃了!”周浩宁听了老师的话吃了一惊,快速转过头来,瞪大眼睛,大声问道:“为什么?”老师听了周浩宁的反问,显然也有些吃惊,进而,表情中的怒气有所加重,语气更加强了几分。“你说为什么?!你还会问老师为什么!”周浩宁的嘴巴微张
5、着,盯着教师看了一会儿,忽然间好像意识到了什么似的低下了头。老师接着分配活动,周浩宁显示出紧张、焦虑的神情,抬起头偷偷瞥了一下教师,不再讲话。 三、案例分析: (一)、教师的教育观念没有转变这是我们在学期初刚设立区域活动时,教师给幼儿分配区角活动项目时所发生的一次事件。从这个师幼互动的事件中我们发现,教师是主动的,幼儿是被动的。教师的身份是管理者、制约者,而不是一个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如“教师给他们分配区域活动的项目教师的话被周浩宁打断愣了一下脸上的表情转为微怒”教师始终以管理者、制约者的身份出现,依次给全班幼儿分配活动项目。她对幼儿的行为期待是:幼儿应该安静、认真地坐在那儿听教师的安排,
6、否则就是不守纪律,并且是不能被允许的。周浩宁高喊“喂娃娃!喂娃娃!”的行为显然与教师对他的行为期待发生了冲突,与教师期待的行为相差太远。教师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从区域活动中,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没能把握好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师的行为让周浩宁由积极地主动参与变成了消极被动的状态。原因是教师以自我为中心,过于强调纪律。无情的纪律控制了幼儿对游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并没有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心中只有自己的教育目标,全然不顾幼儿的体验,没有将幼儿发过来的球接发出去,而是将球丢到一边,按自己的思路发球,并且以自己的行为无情地扼杀了孩子玩喂娃娃游戏的兴趣,从而也可能影响良好师生关
7、系的建立以及幼儿个性品质的形成。 (二)、消极的师幼互动这是一个以“纪律约束”为主题的师幼互动。教师向周浩宁发出了第一个带有负情感特征的施动行为“周浩宁,老师看你是不想玩喂娃娃了!”。在此之前,周浩宁对玩喂娃娃的游戏可谓心驰神往,他丝毫没有意识到此时此刻自己以高喊“喂娃娃”来表明自己想玩喂娃娃的愿望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相反,他当时对教师最热切的行为期待是希望教师分配他去玩喂娃娃游戏,根本忘记了教师平常要求的“小手放好,小脚并拢,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老师”。因而,对教师的“老师看你是不想玩喂娃娃了!”这句话,周浩宁是很吃惊的,教师的这个行为和他的期待相差太大了。于是,他下意识的发出了一个带有进
8、取性情感特征的反馈行为“为什么!?”,表明他的惊讶与对教师疑问。教师对周浩宁的这一反馈行为也有些意外,老师希望周浩宁马上坐正安静地听教师讲话,没想到的是“一个违反了纪律的幼儿非但不认错反而要问为什么!”于是,教师发出了负面情感特征更强的第二个施动行为“你说为什么!你还会问老师为什么?!”,借以重申纪律约束的主题。这一次,周浩宁终于明白了教师的意图:“在分配活动项目时。大声讲话是不对的,教师生气了,在批评周浩宁。”于是,先前兴奋的神情转为沮丧,低下头来不再讲话,以这种畏惧性质的、非言语的反馈行为表明自己对教师约束纪律的接受。教师也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分配活动项目上面,师幼互动的行为事件结束。我觉得
9、,正当周浩宁的行为与教师的期待发生了冲突时,教师应该引导周浩宁改正这个错误,而不是发起这么一个消极的师幼互动事件。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假如我是孙悟空是孙悟空【设计意图】神通广大的美猴王孙悟空是孩子们心中的英雄,孙悟空七十二变、火眼金睛、腾云驾雾的神奇本领,小朋友更是向往不已。孙悟空的“变”和“神”可以激发孩子们的丰富想象力,引发幼儿说的兴趣。因此,围绕假如我是孙悟空开展讲述活动,能让幼儿在游戏中想象,充分体验创造想象的乐趣。本节教育活动的核心是 “大胆想象、表达愿望、培养爱心”。我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育活动:情景表演,兴趣激发多变软棍,启动思维讨论本领,语言讲述课件欣赏,开拓思维绘画心愿,放飞
10、爱心。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得到了质的飞跃,“乐于分享、爱心帮助”的情感得到了提升。【活动目标】1能大胆想象,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愿望。2激发幼儿的爱心,增强幼儿关心帮助周围人和事物的情感。3能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愿望。【活动准备】1可塑软棍棒、魔术盒、心愿卡、氢气球、水彩笔等。2通天大道宽又阔、让爱传递音乐磁带。【活动过程】一、情景表演,兴趣激发播放西游记音乐通天大道宽又阔,师幼手拿软棍模仿孙悟空进行表演。二、多变软棍,启动思维运 用孙悟空的新式武器可塑软棍金箍棒,变出各种各样的造型,如青蛇、蜗牛、尾巴、拐杖、眼镜、饼干等物品,并提出问题:1假如你是孙悟空,你的金箍棒能变成什么
11、?(表达一句完整的话,如:金箍棒变变变,变成蜗牛爬的慢。金箍棒变变变,变成.)2你变成的物品哪些人需要他?(如:老爷爷需要拐杖,饥饿的孩子需要饼干.)三、讨论本领,语言讲述教师表演小魔术,吸引幼儿注意力,感受“变化”的神奇。启发幼儿讲述,孙悟空都有什么高超的本领(七十二变、火眼金睛、腾云驾雾等)?你喜欢孙悟空吗?你为什么喜欢他?教师边表演边讲述,“假如我是孙悟空,我想变成一辆洒水车,把灰灰的马路变得干干净净!”,启发幼儿讲述,“假如我是孙悟空,我想.”问题引领:1假如你有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你会变成什么?2假如你一个跟头能翻十万八千里,你想到哪里去?想去干什么?四、课件欣赏,开拓思维分别观看图片遭遇干旱、土地沙漠化、火灾、传染病、嫦娥二号卫星发射等,拓展思维,启发讲述。总结讲述,提出问题:我们如果真想实现这些愿望,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好学习,掌握真正的本领。)五、绘画心愿,放飞爱心请幼儿在心愿卡上画出自己的愿望,向老师和同伴讲一讲。播放音乐让爱传递,拿起心愿卡,师幼表演。感慨我们都是幸福的孩子,我们生活在如此美丽的大家园,身边有那么多爱我们的人,在幼儿园里有爱着我们的园长妈妈和老师们,让我们向她们鞠躬说一声“谢谢”。我们也要去爱我们身边的人,更要把爱心传递给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把心愿卡系在氢汽球上,放飞爱心.
发表评论